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张霄岭:解决欧债危机首先要稳定银行体系

每经网 2012-06-29 00:33:43

昨日(6月28日),银监会银行三部副主任张霄岭在网易陆家嘴金融改革论坛上发表演说认为,欧债危机的根源是欧元区边缘国家产生了很严重的信用泡沫。

每经网6月29日上海电 每经记者  高翔  发自上海

 

昨日(6月28日),银监会银行三部副主任张霄岭在网易陆家嘴金融改革论坛上发表演说认为,欧债危机的根源是欧元区边缘国家产生了很严重的信用泡沫。

希腊、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在加入欧元区后前几年经济增长迅速。增长原因并不是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而是因为大量资金从核心国家(如德国)流向边缘国家。加入欧元区后,希腊国债和德国国债息差缩小到0.5%,产生了严重的信用泡沫。而全球流动性泛滥又是信用泡沫的另一个原因。

欧元区内部开始失衡,边缘国家在经济上没有了竞争力。近十年来,德国的单位GDP劳动力成本基本没有增加,而希腊则增加了近50%。各国贸易也不平衡,危机各国的贸易都是逆差,真正顺差的国家只有德国。欧洲各国中,只有德国的失业率处在低水平,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家的失业率高企,西班牙30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50%。欧元区边缘国家人口老龄化,造成了过重的财政负担。在政治上,三分之二欧元区国家政府已经下台。

此外,欧元区在成立之初也存在制度上的缺陷——只有货币联盟没有财政联盟,也没有政治联盟。美元上有美国财政部长的签字,美国财政收入的30%要上交联邦政府,美国政府有能力承担这个负债。欧盟国家所有的财政收入只有不到1%交到了布鲁塞尔,故欧盟也无力承担这个负债。

张霄岭认为,欧元区目前最大的风险就是银行体系发生大面积的挤兑。实际上机构投资者已经撤离了资金。市场的耐心是有限的,一旦达到极限,个人储蓄者的挤兑就会发生。

一国要退出欧元区,成本很高。新货币将大幅贬值,银行马上会发生挤兑,贸易严重受损,GDP大幅下滑。

自危机发生后,欧元区国家在采取三种类型的措施:防(防范危机传染和流动性危机)、拖(拖延个别国家主权债务违约时机,典型的是LTRO,是典型的防止流动性危机的拖延措施)、改(金融改革,建立稳定机制)。大部分措施在围绕在“防”和“拖”上打转。

怎样从根源上治理欧债危机?张霄岭认为,首先要稳定银行体系。可行的方法是德国出资,在IMF的帮助下剥离欧元区银行体系的坏账。稳定了银行体系,才能商讨财政联盟的事宜,比如至少一部分预算要由欧盟批准,在这种条件下,德国才能同意发行欧元区债券,替换一些国家的国债。

治理危机的过程注定是漫长的,因为各方的利益不一致,决策分散。但市场的反应却很快。这场危机或许会持续3到5年。

责编 吴永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