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欧元区危机持续恶化 中国已在谋划对策

2012-06-06 01:18:48

在欧元区紧张局势持续恶化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展开应对之策。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希腊退出欧元区后的应对方案。

每经编辑 杨芮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杨芮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欧洲当地时间6月5日,G7财长将就如何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举行电话会议,探讨目前“的欧债问题。

在欧元区紧张局势持续恶化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展开应对之策。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希腊退出欧元区后的应对方案。财政部和商务部均参与制定应对方案。据一位接近发改委的研究人士透露,虽然欧债危机仍在持续恶化,但之前发改委并未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应对方案一样,出台相应的系统性预案。

危机已是“最后关头”

G7财长电话会议前,加拿大财长费海提(JimFlaherty)曾公开表示,我们的确将不间断地讨论欧债危机。而包括G7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在内的G20领导人计划于6月18日至19日在墨西哥举行峰会。

目前,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再成各方关注热点,而作为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的西班牙最近也深陷危机不能自拔,其经济规模占欧元区的14%,是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三国经济规模之和的两倍。

据经济数据机构Markit6月5日公布数据显示,因受到希腊和西班牙问题带来的冲击,欧元区所有主要经济体目前呈现程度不同的下滑趋势,德国也不能幸免。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46.7,创2011年10月以来最低;综合PMI终值46.0,创2009年6月以来最低。

国际金融机构协会达拉拉(CharlesDallara)曾公开表示,希腊退出欧元的成本将无法承受,很可能会超过先前估算的1万亿欧元(1.25万亿美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6月4日发布报告称,在希腊议会6月17日进行重新选举后,希腊在接下来几个月内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至少为30%。

除了希腊,深陷囹圄的西班牙更是成为这次G7财长会议讨论的焦点。西班牙银行业恶化状况远超预期,西班牙央行发布数据显示,西班牙银行3月底的坏账率为8.37%,创下18年以来的高点。而4月底西班牙银行存款减少310亿欧元,在3月同比下滑4.2%的基础上继续下滑。

中国筹划应对之策

据《中国日报》网站早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希腊退出欧元区后的应对方案。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透露,政府正在制定最坏情境下(希腊在今年晚些时候退出欧元区)的应对方案。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此前也曾撰文表示,中国应该为希腊退出欧元区准备第二套方案。为确保希腊退出后欧元区一体化不会受到后续威胁的冲击,中国必须加入国际合作,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一个拥有充分信誉的防火墙。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则表示,对希腊而言,留在欧元区的成本并不比退出欧元区要低。近日,在政治持续动荡的情况下,内外压力都可能会逼迫希腊离开欧元区。希腊政府和“三驾马车”之间陷入僵局,恐慌性情绪导致资本和存款外流加剧。

若希腊被迫退出,在汇率、游资冲击及外汇储备方面均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未来也会因为欧洲形势的迅速恶化而面临这三方面的严峻挑战。而美元大涨、欧元震荡所带来的换汇成本和汇率风险上升的格局,国际资本在构建他们新的资产组合过程中,会增加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中高收益投资比例,欧美经济的不明朗,全球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严重影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和其价值的稳定维护。”

对此张茉楠也表示,“目前出现的趋势是欧洲的银行业,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都出现资本外逃,随着全球债务前景的恶化,新兴经济体很可能将面临如去年下半年一样的全球资本回撤,而且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一步加剧,因此,实现新兴经济体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即使欧债危机恶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可控的。”他还指出,欧债危机恶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中国在外贸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他认为依赖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是被夸大的。“中国外贸的依存度高,但外贸的增加值是较低的。由增加值的角度来分析,影响相对较小。”

“而从应对角度看,希腊退出欧元区是一个比较极端的设想。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极端的状况,影响和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影响可控的背景下,个人认为不必过度反应。”张茉楠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杨芮每经记者李泽民发自北京 欧洲当地时间6月5日,G7财长将就如何应对欧元区债务危机举行电话会议,探讨目前“的欧债问题。 在欧元区紧张局势持续恶化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展开应对之策。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希腊退出欧元区后的应对方案。财政部和商务部均参与制定应对方案。据一位接近发改委的研究人士透露,虽然欧债危机仍在持续恶化,但之前发改委并未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的应对方案一样,出台相应的系统性预案。 危机已是“最后关头” G7财长电话会议前,加拿大财长费海提(JimFlaherty)曾公开表示,我们的确将不间断地讨论欧债危机。而包括G7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在内的G20领导人计划于6月18日至19日在墨西哥举行峰会。 目前,希腊是否退出欧元区再成各方关注热点,而作为欧元区第四大经济体的西班牙最近也深陷危机不能自拔,其经济规模占欧元区的14%,是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三国经济规模之和的两倍。 据经济数据机构Markit6月5日公布数据显示,因受到希腊和西班牙问题带来的冲击,欧元区所有主要经济体目前呈现程度不同的下滑趋势,德国也不能幸免。数据显示,欧元区5月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终值46.7,创2011年10月以来最低;综合PMI终值46.0,创2009年6月以来最低。 国际金融机构协会达拉拉(CharlesDallara)曾公开表示,希腊退出欧元的成本将无法承受,很可能会超过先前估算的1万亿欧元(1.25万亿美元)。评级机构标准普尔6月4日发布报告称,在希腊议会6月17日进行重新选举后,希腊在接下来几个月内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至少为30%。 除了希腊,深陷囹圄的西班牙更是成为这次G7财长会议讨论的焦点。西班牙银行业恶化状况远超预期,西班牙央行发布数据显示,西班牙银行3月底的坏账率为8.37%,创下18年以来的高点。而4月底西班牙银行存款减少310亿欧元,在3月同比下滑4.2%的基础上继续下滑。 中国筹划应对之策 据《中国日报》网站早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希腊退出欧元区后的应对方案。中国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综合研究室主任王海峰透露,政府正在制定最坏情境下(希腊在今年晚些时候退出欧元区)的应对方案。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余永定此前也曾撰文表示,中国应该为希腊退出欧元区准备第二套方案。为确保希腊退出后欧元区一体化不会受到后续威胁的冲击,中国必须加入国际合作,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一个拥有充分信誉的防火墙。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副研究员张茉楠则表示,对希腊而言,留在欧元区的成本并不比退出欧元区要低。近日,在政治持续动荡的情况下,内外压力都可能会逼迫希腊离开欧元区。希腊政府和“三驾马车”之间陷入僵局,恐慌性情绪导致资本和存款外流加剧。 若希腊被迫退出,在汇率、游资冲击及外汇储备方面均将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国宏观经济未来也会因为欧洲形势的迅速恶化而面临这三方面的严峻挑战。而美元大涨、欧元震荡所带来的换汇成本和汇率风险上升的格局,国际资本在构建他们新的资产组合过程中,会增加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中高收益投资比例,欧美经济的不明朗,全球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也会严重影响到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调整和其价值的稳定维护。” 对此张茉楠也表示,“目前出现的趋势是欧洲的银行业,包括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腊都出现资本外逃,随着全球债务前景的恶化,新兴经济体很可能将面临如去年下半年一样的全球资本回撤,而且可能在今年下半年进一步加剧,因此,实现新兴经济体经济和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表示:“即使欧债危机恶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可控的。”他还指出,欧债危机恶化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冲击是不可避免的,而对于中国在外贸方面的影响主要是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他认为依赖性的影响长期以来是被夸大的。“中国外贸的依存度高,但外贸的增加值是较低的。由增加值的角度来分析,影响相对较小。” “而从应对角度看,希腊退出欧元区是一个比较极端的设想。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极端的状况,影响和冲击是不可避免的,但在影响可控的背景下,个人认为不必过度反应。”张茉楠表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