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房产

每经网首页 > 房产 > 正文

上实城开借壳H股融资功能未尽显

2012-06-06 01:18:2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杨羚强 发自上海

通过借壳港股,很多地产商有机会借到在A股市场无法借到的低利率贷款,但真正通过借壳成功募集低成本资金的企业并不多,上实城市开发(00563,HK)算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10年6月,上实控股成功收购中新地产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此后完成对中新地产的重组并借壳上市,中新地产更名为上实城市开发 (以下简称上实城开)。至今,上实城开除了在2011年向 “自己人”(上实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SIHLFinanceLimited)无抵押计息借贷了10亿港元,借款的利率为5.5%;以及向公司高管以高于当时市价的2.98港元/股售出5600万股购股权外,并没有对外公布其他融资。

上实城开2011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共111亿港元的贷款中,大约八成属于银行借贷,另有两成属于其他贷款。而“其他贷款”大部分来自上实集团内部,上实给出的借贷利率仅为5.3%~6.1%。如果不考虑资本化利息支出,该公司去年的平均融资成本支出占各类借贷总额的10%以上。根据该公司公布的贷款利率,该公司固定利率贷款利率达到5.5%~12.7%,浮动利率也达到5.3%~9.1%。

与上实城开相比,同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出于人民币升值的考虑,以及人民币贷款周期短利率高的因素,大量使用海外银行贷款,并通过发债降低融资成本。年报显示,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仅为3.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向上实城开投资者关系部门发出采访提纲,询问借壳上市在融资成本和公开市场募资方面的优势,但后者未予回应。

此外,上实城开借壳上市,还和上实控股控制的另一家地产开发企业上实发展(600748,SH)一定程度上存在同业竞争。尽管上实集团高层此前曾表态将重组两家公司的地产业务,但截至目前上述重组并未实现。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薛迥文说,对房地产公司来说,借壳港股并不是为了纯粹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或获得再增发机会,更大的意义是增加融资的便利性。房产专家陈晟则指出,借壳港股的更大意义在于给各家地产公司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杨羚强发自上海 通过借壳港股,很多地产商有机会借到在A股市场无法借到的低利率贷款,但真正通过借壳成功募集低成本资金的企业并不多,上实城市开发(00563,HK)算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2010年6月,上实控股成功收购中新地产成为其第一大股东,此后完成对中新地产的重组并借壳上市,中新地产更名为上实城市开发(以下简称上实城开)。至今,上实城开除了在2011年向“自己人”(上实集团的全资附属公司SIHLFinanceLimited)无抵押计息借贷了10亿港元,借款的利率为5.5%;以及向公司高管以高于当时市价的2.98港元/股售出5600万股购股权外,并没有对外公布其他融资。 上实城开2011年的年报显示,公司共111亿港元的贷款中,大约八成属于银行借贷,另有两成属于其他贷款。而“其他贷款”大部分来自上实集团内部,上实给出的借贷利率仅为5.3%~6.1%。如果不考虑资本化利息支出,该公司去年的平均融资成本支出占各类借贷总额的10%以上。根据该公司公布的贷款利率,该公司固定利率贷款利率达到5.5%~12.7%,浮动利率也达到5.3%~9.1%。 与上实城开相比,同在香港上市的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出于人民币升值的考虑,以及人民币贷款周期短利率高的因素,大量使用海外银行贷款,并通过发债降低融资成本。年报显示,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仅为3.4%。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向上实城开投资者关系部门发出采访提纲,询问借壳上市在融资成本和公开市场募资方面的优势,但后者未予回应。 此外,上实城开借壳上市,还和上实控股控制的另一家地产开发企业上实发展(600748,SH)一定程度上存在同业竞争。尽管上实集团高层此前曾表态将重组两家公司的地产业务,但截至目前上述重组并未实现。 正略钧策管理咨询合伙人薛迥文说,对房地产公司来说,借壳港股并不是为了纯粹为了降低融资成本或获得再增发机会,更大的意义是增加融资的便利性。房产专家陈晟则指出,借壳港股的更大意义在于给各家地产公司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