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赵勇:万辆劣质单车让仁爱基金利益链条“爆胎”

2012-04-27 01:10:09

赵勇

近日有报道称,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专项公益基金仁爱基金,通过其下属的志愿者工作办向陕西大型国企和地级市老干局捐赠上万辆自行车。受捐者称这些车质量很差,骑两下就爆胎。据媒体调查,该批自行车出厂价100多元,仁爱基金捐赠时却号称价值700多元。也有不少民众质疑,将退休干部当做“弱势对象”捐赠,令人难以接受。

原本应该扶贫济困的仁爱基金却向相对不缺钱的国企捐了这么多自行车,这已经有些反常;更反常的是,这些自行车居然都是仁爱基金下属的志愿者工作办找上门强捐给人家的。这些号称价值700多元的自行车,其实来自天津的小作坊,不仅质量低劣,而且实际批发价格只有100多元。

仁爱基金的宗旨是助学、救助社会弱势群体、改善贫困地区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很明显,“强捐自行车给国企”对信任度本已岌岌可危的官办慈善,无疑又是一次严重的伤害。正如志愿者工作办主任时进龙自己所说,那批劣质自行车“给红十字会抹黑了”。但如此诡异的捐赠,不仅仅是“抹黑”那么简单,因为纵观“强捐自行车给国企”全过程,巨大的利益黑洞已经清晰浮现。

首先是为什么要给相对不缺钱的国企强捐自行车?志愿者工作办主任时进龙的解释是,国企的退休职工也是弱势群体,把自行车捐给他们没什么不妥。至于其他那些更需要捐赠的真正弱势群体,他“管不着”。按照这个解释,让我们看到,“自行车强捐给国企”的背后,是仁爱基金想最便利地谋求捐赠成绩,因为捐给那些分散的弱势群体,没有将上万辆自行车一起捐给大企业省事。并且,基金会还能借捐赠与这些国企和机关搞好关系,一举两得。

其次是这些捐出去的自行车,如此劣质且价格虚高,绝非志愿者工作办主任时进龙所说的 “看走眼”那么简单。事实上,记者调查得知,那家生产劣质自行车的小作坊,已经与仁爱基金合作许久。如此说来,“强捐高价劣质自行车”最大的可能是,经办人借此自肥,自行车捐赠价与购入价每辆相差600多元,一万多辆的自行车差价达到了几百万元。蹊跷强捐背后的利益黑洞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诡异的“强捐自行车给国企”,的确给红十字会抹了黑,但强捐背后隐秘的巨大利益链条,才是更值得关注的真相。欲挽救官办慈善岌岌可危的信任度,必须有刮骨疗毒的勇气和决心,“强捐自行车给国企”丑闻如何收场,正是一张试纸。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