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关于尝试开展金融 标准化文化产权交易的建议

每经网 2012-03-05 21:43:15

民盟   谢卫

 

我国是文化大国,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要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投入和配置,但现实情况是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低,文化资源与资本之间缺乏融通工具,文化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着文化与资本难以对接的瓶颈问题。主要表现在:

1、文化资源丰富,市场化程度低。一方面,我国是文化大国,有数千年的文化历史,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要素。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文化资源都处在党和政府的计划发展中,文化资源更多是用来满足上层建筑和百姓的文化娱乐需求,文化产业也仅仅是刚刚起步,其资金来源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市场化程度较低,文化资源还不能成为可交易的文化产权。文化要素存在一个向文化资本转化的迫切需求。

2、文化要素的专业化程度高,通用化属性差,难以转化为可交易的通用资本。一幅画,一部作品,一个演出,涉及不同行业,确权定价难度大,不易比较,缺乏统一标准,难以用标准化的金融工具来进行交易,不易于资本对接。

3、文化产业融资难。文化企业除了走IPO通道外,暂无更好的直接融资通道。但文化企业因轻资产多,转制时间短,普通规模较小,达到上市要求的很少。现阶段文化企业发生最多的融资是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发生额小,时间较短,目前难以得到银行贷款,因此,文化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

4、百姓投资需求大。我国有丰富的民间金融资源,需要寻求新的投资需求。据估计,中国已经达到小康水平的家庭80%有投资文化艺术品的需求,而现阶段百姓的投资范围和品种十分有限,特别是在股市调整、房市打压的情况下,民间资金寻找投资机会的欲望更加强烈,这部分资金很容易涌向文化市场。近三年来,全国成立的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达到60家,发行了20多亿元的份额化产品,但由于缺乏统一监管,出现了一些混乱的现象,一些文化产品被连续交易,价格暴涨,扰乱了金融秩序。

上述几个问题,导致目前我国文化产权交易市场可喜可忧的活跃氛围。可喜的是因为文化产业已经开始尝试与金融资本的结合,有可能带动文化产业的爆发式增长。忧的是,因为缺乏标准化交易品种和政府监管,文化产权市场空前混乱,处理不当会影响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寻找对策。

相关政策与建议:

    1、政府相关部门正确理解与处理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疏堵问题,确保在规范的前提下促进资本涌入文化市场。当前文化产权市场的混乱局面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下文整顿,以防范金融风险,但是我们也不应把整顿当成目的,割断金融资源向文化产业转移的通道,而是应该明确一个共识,对这类新生事物应该在规范后继续发展。

2、标准化是文化产业借力金融资源的重要途径,相关监管机构应该进行积极的探索。文化产业实现金融标准化的意义在于:一是服务面宽,可以为各类文化项目提供融资及流动通道。比如一部电影、电视剧、小说、剧本,都可以提供融资服务。二是时间伸缩空间大,可长可短。长到数十年的文化工程,短到几小时的一次演出、活动,都可提供服务。三是有现成的交易平台可以借用,如各地的产权和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四是容易操作,有现成的证券交易的经验可以借鉴,投资者容易接受。

3、应明确相应的监管部门。由于文化产品实现金融标准化交易,按照国家金融监管的要求,应该由中国证监会实行统一监管,各地方政府和各类产权交易所无权擅自开展这类业务。

4、应谨慎试点,稳步探索。文化产品的金融标准化交易是个新生事物,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应该本着谨慎原则,先在证券交易方面有充足经验的城市如上海、深圳开展试点,监管部门应同当地政府和交易所进行认真的调研,先易后难,稳步探索。

5、在国家统一监管下建设文化多层次文化产品融资市场。标准化的文化产品交易不是文化企业融资的唯一途径,应该继续鼓励国家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开展各类半标准化和低标准化的产权交易,从而形成多元化的文化产品交易市场。从大的格局看,大型文化企业可以在资本市场寻求上市融资,优质的文化项目可以在重点文化产权交易所通过标准化交易来实现融资,也可以寻求银行的信贷支持,一般的文化企业股权转让等可以在产权交易所实现半标准化交易,从而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责编 吴永久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