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降准前一周银行已放松部分信贷 开发贷仍受严控

2012-02-21 01:58:05

部分银行信贷业务已经出现松动,特别是按揭贷款多已恢复基准利率,审批节奏也已大大加快。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裴文斐 发自上海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裴文斐 发自上海

尽管多数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央行突然降准并不意味着放松调控政策,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对沪上多家银行调查后了解到,部分银行信贷业务已经出现松动,特别是按揭贷款多已恢复基准利率,审批节奏也已大大加快。

“之前行里就通知,今年(2012年)贷款利率在年内将不作调整。”一国有大行支行行长昨日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这意味着贷款政策将逐步放松,在去年该行利率是每月调整逐月上行。

按揭贷款受激活

某国有大行支行行长告诉记者,此前年度大会时就已知晓今年信贷会宽松,上周支行的信贷额度增加,就已预感要降准。

“我行规定2012年的贷款利率年内将不作调整,这预示贷款利率将呈下行趋势;去年利率是每个月调整一次,预测利率呈上升趋势。”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走访了数家国有大行,其中多位信贷部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套房贷已回归基准利率,贷款额度自上周起有了一定松动。按揭贷款额度在央行降准前一周就已增加。

在其中一家支行咨询时,记者在支行登记个人房贷信息后,仅10分钟信贷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致电记者,表示可以提供贷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如今基准利率或小幅上浮的按揭贷款已不难通过审批,似乎彻底告别了2011客户排队等按揭贷款的境遇。

“年初银行信贷能力比较强,往往会集中受理按揭贷款业务。”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商业银行是出于调整业务结构,保持多元化平衡的目的。尽管按揭贷款业务利率没有太多上浮的空间,但是当银行比较富裕的时候,他们还是比较愿意操作此项业务。”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发现,银行除了按揭贷款放松外,其余贷款仍维持原状,房地产开发贷款仍受严格管控。

降准恐难增信贷供给

有经济学家表示,此次降准新增信贷供给有限,多数银行仍受存贷比等因素制约,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应回归理性;也有经济学家告诉记者对银行新增信贷供给表示乐观,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恐超市场预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降准恐难以推动银行增加信贷供给,原因在于多数银行受贷款额度、存贷比等因素制约,降准带来的资金较难流入信贷市场。

“信贷不足并非贷款供给问题,而是宏观政策引导的结果。”鲁政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除了受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等参数限制,银行贷款还需要参考市场流动性的松紧程度,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鲁政委告诉记者。

有银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降准对部分已经触及监管红线的银行影响不大。

“降准对资本金没有帮助,尤其是降准不会马上带来存款,对中期存款增长的促进也需要一段时间的资金循环发挥乘数效应后才能体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降准对缓解存贷比制约也难以短期见效。”该分析师告诉记者。

不过,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此次降准将降低银行的资金成本,并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从而有利于刺激银行体系放贷的积极性。

“部分银行虽然受到如存贷比等参数制约,但是必须注意到有一些银行经营情况较好,部分国有大行的存贷比等数据,与监管红线相距甚远,降准新增的资金可被用于投资。”连平告诉记者。

新增贷款规模回归理性

中金公司分析师在研报中指出,2月份四大行新增贷款低于1月(接近3200亿)的可能性较大,估计为3000亿,全月行业新增贷款为7500亿~8500亿,显著低于市场万亿预期。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提醒,市场务必保持冷静,不要沉溺于动辄过万亿的预期。目前,银行业新增信贷规模正在回归理性。

“过万亿的预期可能是2009~2010年狂飙突进的惯性思维。”鲁政委告诉记者,“2009~2011年新增信贷规模都比较大,这就给人假象,似乎每年年初都应该过万亿。”

“但是2011年,央行已明确表态银行新增信贷规模,要从反危机的状态过渡到正常状态,鉴于2011年尚属于过渡时期,所以去年新增信贷规模并没有突然减速。但我们不能因此就忘记正常的新增信贷增速。”鲁政委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09年以前,年初新增信贷规模才超4亿。所以,反观今年新增信贷规模表现,1月份受政策调控引导比较正常;2月份预计仍然会保持平稳的状态。”鲁政委告诉记者。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现在预言2月份新增信贷规模为时尚早。

“以往一月份新增1万亿,2、3月在6千亿左右;今年比较特殊,由于春节提早的原因,导致1月份的信贷规模增长较小,个人认为2、3月份新增信贷规模可能会超市场预期。”连平说道。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