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新区,改变中国

2012-01-10 15:55:10

新区爆炸式增长的原因在于,通过差异化的竞争提升区域经济密度,通过产业的集约集群发展提高经济效率。未来的新区建设要勇于攀登技术的高原,这需要我们有强健的体魄,也需要有更加坚定的勇气,这也是摘果子的难度。

每经编辑 刘小英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命题——新区,是不是正在改变中国未来?是不是正在成为中国发展模式变革的一种有效解决方案?但我也意识到,新区建设是向“摸着石头过河”的实干家成就致敬的地方,理论思考显得荆棘丛生“失语”了多年。

2011年接近尾声的几天里,承载千年荣光的天府新区浩荡起航,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150个项目同时破土动工,尽管它只是中国众多非凡新区中的一员,但它也必将成为最伟大的新区之一,在这里东部和西部终于相遇,它们遥相呼应,呼应的是这样一个确信的事实——新区建设早已触目惊心地改变了中国,并将继续改变中国的未来,无论是改变的规模还是改变的速度,都是如此。

新区的方法不是中国独有的发明,据我所知美国就有300多个从事高新技术开发的聚集区。但中国短短几十年的新区开发建设,包括各类的开发区,如89家国家级高新区,13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包括国家层面的苏州工业园、以及浦东、滨海等新区,在冲破体制机制和观念束缚的“南墙”,聚集经济爆发式增长,所展现出的勃勃生机,蔚为壮观。过去30年来,有两个趋势正在加速形成之中,并且引起广泛的讨论,一个是堪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业化进程——重化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或者是二者兼而有之,一个是范围广泛的城市化进程。但未被充分讨论的是,这两个趋势都与新区建设密切相关。正是这些星罗棋布的新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遵循十分简单的原则——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承担了中国工业化的使命。在我看来,这些开发区仿佛是一个个存在的黑洞——把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巨大人口和经济资源统统都吸进去,就连我们的注意力也逃不过它,吐出的却是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数据。据相关部门统计,2010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达到105,917.3亿元,创造了全国11.5%的工业增加值、8%的国内生产总值和16.8%的出口创汇,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回过头来看,这一工业化进程,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最糟糕的几年里,也几乎没有停下来稍事休息。可以讲,确立中国“世界工厂”地位的,就是这些遍布于新区中的仓库、机器和港口。

当然,也正是依托这些勃勃生机的新区或者是开发区,一座座新城令人惊讶地快速崛起,发展成为囊括现代产业、现代生活和现代都市的城市新区。大约30年前,深圳特区在蛇口工业园起步,目前深圳的出口已相当于整个印度的出口规模。稍晚年代的浦东新区,如今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其天际轮廓线已成为中国建筑业的实验场,近500米高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顶端有一个洞,据说设计意图是代表了“天堂”,令它的邻居——金茂大厦,相形见绌。广而言之,当时海南从广东省的一部分变成中国的一个超大新区,重庆从四川直辖,也是类似情形。在我看来,相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城市化——布满贫民窟的城市,这一批崭新城市的崛起,是新区建设留给我们迈向更高程度繁荣的巨大物质资产,也是中国未来城市愿景的灵魂归宿。

如果有人认为这种改变仅仅是中国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对中国而言,我把它归结为一个更加宏大的历史进程——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以轰鸣的出口机器代替“坚船利炮”的大国崛起方式。从1978年至2004年的26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倍,与此相对应的是,英国在1830年到1900年70年间才增长4倍,以至于美国的学者惊呼:全球力量格局即将向东倾斜。对世界而言,就是近年来国际社会热议的话题——全球失衡,特别是美国的经常账户和联邦财政账户巨大而危险的失衡,而我们却累积了高耸入云的外汇储备。当然,这种种失衡也指明了未来新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和努力的方向。我认为由美国哈弗大学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NiallFerguson)和经济学家莫里茨.舒拉瑞克(MoritzSchularick)首创一个词——“中美共生体”(Chimerica),是再恰当不过了。

那么,过去的30年中,中国在疆域未变,法律体系以及核心价值未变的情形下,新区如何获得相对的优势?换句话说,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了新区爆炸式的增长?我的答案很简单——通过差异化的竞争提升区域经济密度,通过产业的集约集群发展提高经济效率。

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新方法,新区之新就在于赋予更多的经济管理权限——市级、省级或者国家级管理权限,在更大的范围内打破了传统行政区划壁垒,特别是固化的地方利益对区域经济集中设置的种种阻碍,使得一个本无边界的地理实体或者单元,能够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营造局部的吸引力,在较为短暂的时期内,促进生产性机构、人口的快速集中,最终推动区域经济密度的极大提升,以及通过共享性的发展措施实现包容性的社会共同发展,撒播现代文明的种子,这是所谓新区“先行先试”的经济真义。比如,浦东新区在陆家嘴狭小区域内聚集金融、总部相关经济活动,经济密度提升最快,强势支撑起中国建设与其经济实力相当的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尽管目前全球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美国所设计并拥有的,也可能这样一个过程就像历史上帝国崛起一样漫长,但浦东新区的发展态势是振奋人心的。滨海新区则聚集了空客飞机,以及葛兰素史克等大型制造项目;两江新区虽然诞生的年代有点晚,但是势头不错,布局了综合保税区和保税港区,聚集电子信息相关制造。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