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金融危机洗礼后 高端理财空间更广阔

2012-01-10 01:29:20

《每日经济新闻》发布《2011中国高端理财市场报告》指出随着投资者风险意识增强,高端理财前景广阔。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2011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其他国家来说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始终挥之不去的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增加了全球各个国家的经济复苏风险。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洗礼之中,中国高净值人士对风险的认知更为深入,对待风险偏好更加成熟和稳健。这一趋势为银行、信托公司、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理财机构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并促使其推出更多元化的产品满足高净值人士的需求。《每日经济新闻》联合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2011中国高端理财市场报告》(简称《报告》)指出,随着经济不确定性和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增强,未来高端理财市场前景广阔。以下节选《报告》主要内容,为读者呈现出六大行业的市场缩影。

私人银行:延续“产品+增值服务”模式

2011年,距离我国第一家私人银行成立已有六年时间。截至2011年12月,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中外资银行各有9家,它们在22个城市有超过160个私人银行网点,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估计已达到3.5万亿元人民币。

客户获得界定标准

2011年8月28日发布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银监会2011年第5号令),首次对私人银行客户的准入门槛提出了监管标准。该办法的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章节中指出,私人银行客户是指金融净资产达到600万元人民币及以上的商业银行客户,且商业银行在提供服务时,由客户提供相关证明并签字确认。从目前正在开展私人银行业务的银行来看,它们均已经符合该最新监管法规的最低要求。同时,该办法也对高资产净值客户做出了明确定义:单笔认购理财产品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客户,或者个人或家庭金融净资产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客户,或者个人收入最近三年每年超过20万元人民币或家庭合计收入最近三年每年超过30万元人民币的客户。

资产管理服务任重道远

从我国私人银行这些年的发展来看,其为客户提供的主要还是产品,同时加上一些增值服务,包括医疗保健、机场贵宾礼遇、子女教育、海外留学等等,另外2011年一些私人银行还新推出了私人飞机购买与维护、“富二代”教育规划、钻石投资平台、投资移民等更加满足细分客户需求的服务。当然,这种现状与国外以资产管理服务为核心的私人银行业务还有所差距,单看提供的产品部分,与国外的“量身定做”就有较大距离。

目前,总体来看我国私人银行提供的产品种类还不够丰富,除了银行代理销售的各种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基金外,其余多偏向于稳健性产品。对于各类不同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的高端客户,这种局面必然无法完整地满足其财富管理需求。

因此,未来我国私人银行的发展首先应加强专业化高端产品的创新设计,拓展不同风险类别的产品以满足各类型高端客户,其次是完善资产管理服务体系,培养和引进专业化服务人才,从产品管理为主转型为从客户管理为主,从无差异化服务转型为差异化服务,这样才能真正为客户提供全能型和个性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目前在我国私人银行业务仍处于萌芽阶段并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情形下,各商业银行已经认识到这项新兴业务将成为未来发展的焦点和重点所在,私人银行业务的创新水平将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并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指标。

集合信托:高速增长有创新 渠道之争成热门

2011年集合资金信托继续大幅增长,共有63家信托公司成立了3148款集合信托产品,募集规模6029.93亿元。成立数量及规模分别同比增长74.21%和72.30%,增速较快。从收益率上看,由于2011年度信贷控制较严格,市场资金紧缺,信托收益率进一步走高,这也使得信托产品成为高净值客户对抗通胀的利器。

票据类创新 股票质押类盛行

票据类集合资金信托产品在以往并不多见,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2003年~2008年仅有6家信托公司发行了8款此类产品。但2011年却有199款此类产品发行,不能不说是一个爆发式的增长。此类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银行理财产品相关监管政策的严格。

2011年,共有24家信托公司发行了97款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类产品。上市公司股东通过信托融资成为2011年信托市场上的又一亮点。从质押的股票类型来看,用非流通股质押的有30款,用流通股质押的有67款。从上市公司品种分析,上证主板公司股票质押的44款,中小板公司股票质押的28款,深证主板公司股票质押的13款,创业板公司股票质押的11款,此外,中原信托还有一款产品未披露上市公司类型。

从市场自发到监管介入

2011年信托市场可谓是 “供需两旺”,但信托销售渠道却并不顺畅。银行渠道占据了绝对优势,已经对信托公司的展业构成了较大制约。而第三方销售虽然自2010年诺亚财富上市以来有了迅速发展,但由于受到上游联系不紧密、第三方渠道运营模式不成熟等因素影响,与银行渠道的差距仍然较大。

银监会出于对信托公司的保护,也参与到渠道之争之中。6月16日,银监会非银司向各地银监局和相应信托公司下发 《中国银监会非银部关于做好信托公司净资本监管、银信合作业务转表及信托产品营销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 “各信托公司应依法合规开展信托产品营销推介工作,严格执行《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要求不得“进行公开营销宣传”、“委托非金融机构进行推介”。

10月中下旬,银监会出台《关于对<中国银监会关于规范信托产品营销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的重点是确立了信托销售以客户为核心的新定位,针对销售乱象,重申《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中关于营销渠道的规定,力推信托公司直销体系的建设。

现在我国的信托产品发展和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仍有差距,这就决定了信托监管必须从严的主基调。渠道的纷争,从表面上看扰乱了市场,诱发了监管政策的出台;但从长期看,却引发了市场、监管层对信托销售定位、合格投资者认定方式的深入思考,有利于整个信托行业的稳健发展。

阳光私募:发行市场遭冷遇 运行市场难熬股市寒冬

2011年阳光私募新发产品710只,较2010年580只的发行数量增长22.41%;募集资金1035亿,较2010年696亿的募集总规模增长48.71%。无论是产品发行数量还是募集资金总规模,相较于2010年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2011年前11月份,阳光私募每月发行只数整体呈现递减态势。从发行规模来看,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更是大减。从2011年总体产品发行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募集资金总规模都呈现出下降趋势。在信托账户依然未开闸放行而基础市场走势又整体低迷的情况下,阳光私募的运营成本不断提高,产品的发行难度明显增大,过去低门槛、广竞争的行业特征正在遭遇挑战。

随着宏观经济增速的回落,阳光私募业绩增长遭 “重创”。2011年以来,阳光私募业绩全线败退,平均亏损12.21%,仅略好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7.71%的跌幅。其中,接近九成阳光私募2011年以来收益为负,堪比2008年。更为严重的是,近120只阳光私募产品2011年以来跌幅超过20%,在840只纳入统计的产品中所占比例为14.29%。

我国阳光私募面临着创新型产品较少、产品结构较为单一和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的困境。多头投资策略,缺乏对冲手段,这是阳光私募在每次股市大跌中都受伤累累的重要原因。在2008年以及2011年这样持续性下跌的行情中,单边多头操作方式遭受到严峻的挑战。2011年阳光私募业绩遭遇大面积折损,并由此导致出现“清盘潮”。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有超过30余只私募产品清盘,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一年。未来的阳光私募需要朝着真正的对冲投资策略演化,利用杠杆工具,引入长短仓、市场中性、统计套利等手段,甚至尝试进行多元标的投资。投资策略的多元化,可以使阳光私募在不同的市场行情中,分散和冲掉部分市场风险,稳定其盈利状况。根据海外经验,量化技术和衍生品套利对冲的应用是私募创新的主流。

到2011年,我国阳光私募经过7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到近900只产品,管理资金规模上千亿元。在过去的7年中阳光私募从无到有,管理规模由小变大,从过去的地下运作到现在的阳光化,阳光私募已经获得市场普遍认同。目前阳光私募逐渐进入“整固期”,未来阳光私募需要在产品模式、组织形式和策略方法上积极创新以摆脱困境,并推动整个行业向前发展。

基金一对多:市场乏力 亟须突破

基金公司特定多个客户资产管理业务(以下简称一对多)运作已整整三年了。

2011年“一对多”新产品发行增长较快。截至2011年12月底,共有36家基金公司开展了“一对多”专户业务,共发行119余款产品,管理规模约600亿元。但因为各基金公司对“一对多”业务的态度有较大分歧,使得发行市场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一些基金公司发行“一对多”产品已常态化,但另一部分基金公司步伐缓慢,有逐渐淡出“一对多”专户业务的趋势。

多因素导致表现整体下滑

从“一对多”产品收益来看,2011年A股市场遭遇强烈震荡,系统性风险加剧,导致追求绝对收益的“一对多”产品业绩整体严重下滑。据不完全统计,市场上公布净值的50只产品中,仅8只产品的年化收益为正。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产品突出重围,处于正收益区间,如“兴业全球持续增长2号”、“华安锐智财富3号”、“招商瑞泰灵活配置3号”、“添富招行牛保本2号”一年以来分别获得10.57%、10.31%、4.70%、0.20%的涨幅。

“一对多”业务曾经被许多中小基金公司看作实现异军突起的机遇,但到了2011年,专户理财业务的复杂程度超出了市场此前的预判,很多中小基金公司并没有在“一对多”业务上获得预期的市场效益。除了业绩不尽人意外,信息不对称、自建渠道不足,过度依赖券商和银行渠道等也使得“一对多”整体表现下滑。

“一对多”发展寻突破

从目前的“一对多”市场看,要想扭转“一对多”业务的颓势,除了政策的推动作用外,关键还是改善产品收益业绩,为此基金公司必须充分练好 “内功”,尤其提高投资经理的管理水平。

现阶段重点投资于A股、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灵活配置型“一对多”产品,逐渐放缓了扩张步伐,但2011年“一对多”创新产品已经覆盖了多个领域,诸如套保增值产品、价值量化产品、对冲产品、仅投资于定向增发的产品以及细分行业产品等纷纷面世,除传统二级市场投资外,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衍生金融工具也不断出现在基金 “一对多”的产品设计中,其中占据分量最重的还是量化和对冲两种投资策略。

基金“一对多”业务在经历了几年时间的拓展后,专户资金来源已经实现了多元化。目前很多央企的财务公司对基金专户理财都有较高的兴趣;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由于流动资金较为充裕,也成为基金专户的主要资金来源;资产管理行业也越来越多成为基金公司专户理财的重要客户。整个专户理财市场的需求弹性很大,只要“一对多”业绩稍有改善,便会吸引大量资金流入,未来“一对多”市场是否能一改颓势,主要还是取决于基金公司能否真正全方位提升自身的投资管理能力。

券商集合理财:市场冷淡券商热情

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在近几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已有61家券商开展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占券商中的大半。根据普益财富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9日,共有254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在运行并有净值公布,其中90只为2011年新成立的产品,历年成立并仍在运行的产品有164只。16只产品在2011年进行了终止清算,仍在推广期的产品有17只。

受股票、债券市场持续走弱影响,2011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整体业绩不尽人意,发行量与发行规模同时下滑。

产品发行趋缓

在投资类型方面,截至2011年12月,254只正在运行并有净值公布的产品中,153只为混合型,其中74只为2011年新成立;37只为债券型,其中8只为新成立;30只为FOF型,其中1只为新成立;27只为股票型,其中4只为新成立;QDII型有2只,全部为新成立;货币型5只,其中1只为新成立。根据各券商发布的2011年第三季度资产管理报告,券商合计管理资产1362.54亿元,其中混合型产品约为790.05亿,股票型约为165.80亿,债券型约为171.03亿,货币型约为70.57亿,FOF型约为162.70亿,QDII约为2.38亿。2011年新成立的产品资产约为506.68亿元,其中混合型400.47亿,股票型33.76亿,债券型59.48亿,FOF型8.79亿,QDII型2.38亿,货币型1.79亿。

相对于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公募基金行业,券商集合理财行业在规模上仍然有很大的差距。作为机构投资者,证券公司现阶段市场影响力仍然有限。就管理人而言,管理规模在100亿以上的仅有2家,在50亿~100亿的仅有7家,多数管理人规模较小。

行业前景广阔

由于股票、债券市场同时遭遇重挫,券商集合理财产品2011年的整体表现也很不理想。从一年期收益率来看,截至2011年12月9日,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在运行有1年以上的169只产品中,仅有19只产品实现了正收益,124只产品跌幅超过10%,30只产品跌幅超过20%。整体的平均收益率为-11.93%,仅略低于同期沪深300指数-19.28%的跌幅。

虽然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在近几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相对于发展得较为成熟的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行业,券商集合理财行业的市场影响力有限。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之所以发展不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行的审批制度影响了市场的积极性。

2011年,证监会公布调整证券机构行政许可工作机制,宣布拟取消三项事项的审批,其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拟取消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审批,改为事前告知性备案管理。随着备案制的最终到来,券商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发行和调整将更为便利,未来券商在决定发行集合理财产品时,可以给投资者更加灵活和多样的选择。未来股权投资理财领域,有望出现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券商集合理财三足鼎立的局面。

高端保险:萌芽阶段 服务差异成关键

虽然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但是中国依旧保持8%以上的快速增长。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中高收入人群数量大幅增加。在此背景下,针对高收入人群设计的高端保险也在快速发展中。

目前“高端保险”尚无标准定义,按照业内意见,年缴保费2万元以上或者保额在100万元以上的都是高端保险。

尚处于萌芽期

以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大众型保险依旧是绝大多数保险公司的主攻方向,然而随着低端保险市场的竞争白热化,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开始积极开拓高端保险市场。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仅有20多款高端保险在售。总体来看,高端保险在我国尚未成熟,大多数保险公司依旧在探索的路上。从产品形式上来看,目前高端保险主要以保险计划的形式呈现,产品功能主要包括高端养老年金保险以及高端医疗保险两个方面。

与普通客户相比,高端保险客户更加注重保险的保障功能。有关中国富裕人群的调查报告显示,约有73%的富裕人群表示在本人或者家人身体健康出现问题时严重影响对未来生活的信心。由此可见,随着高端人士的保险理念不断增强,他们不断提高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对疾病引发的财富风险有了更高层次的保障需求。

相对于高端养老保险,高端医疗保险所附带的额外服务更加明显,具体表现为超高保额、突破国家医保限制、就医直付、专家咨询等特点。

由于产品设计的差异化较小,因此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增强医疗网络建设,将成为体现各保险公司之间的差异性和提高竞争力水平的关键所在。

高端养老需求旺盛

2011年4月底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1.78亿,占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19亿,占8.87%,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1.91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导致了养老保险的巨大缺口,为延续高品质的生活,安全的养老工具就成为必需品。

目前高端养老保险存在明显的产品单一问题:产品多以分红型保险的形式出现,并且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产品并无明显的不同。值得庆幸的是,2011年以来,随着变额年金的引入,高端人士多了一个新的选择。而此时推出变额年金保险,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至少在功能上,为消费者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有可能获得高收益,却同时拥有了保底收益。

几年前,外资保险公司如汇丰人寿、中德安联、中美大都会等就推出了银保财富顾问式行销。希望通过专业机构理财的客户越来越多,而高端保险服务理财的起源与发展和 “私人银行”业务的兴起有重大的关系,借着银行的高端客户渠道,保险公司可以出售类似的产品。

虽然目前大多数保险公司采用与银行渠道合作的方式销售高端保险,但为了增加高端客户对保险公司的黏性,多家保险公司开始成立类似 “私人银行”的业务部门。从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和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的要求看,在未来几年,保险公司自建高端保险销售机构极有可能将成为大势所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