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A股十年生态:本不算绿洲 今更似沙漠

2011-12-17 02:38:3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当下的股市盛行起这句话。十年中A股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笛    

每经记者 赵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本是苏轼抒发与亡妻昔日鹣鲽情深的怀念,泪里有爱;而当下的股市也盛行起这句话,但已成了对股民遭遇持续下跌和亏损后愤懑难平的写照,泪中唯悲。

十年,可以影响整整一代人,而十年中A股的“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遗憾的是,十年前,就有个别恶庄横行,本已不算绿洲;十年后,“坐庄者”虽已大变,但多数股民却仍不赚钱,股市更似沙漠。我们呼吁市场善待中小投资者,让他们也分享到经济增长带来的财富和荣耀。

/主体之变/

主宰力量的变迁

十年前,市场谈庄色变,似乎所有股票都有个“庄”,有大有小,甚至还分所谓善恶,市场相信每一次涨跌都与庄有关。

十年后,那些以前的老庄家似乎已经灰飞烟灭,但新庄家又横空出世,那就是产业资本,他们增持、减持、增发、分红,时时刻刻都在左右着市场,影响着股价。

十年前:金融资本主宰股市

十年前,庄家真实存在,有时候更是明目张胆。整体来看,历史上的庄家队伍包括大户、券商、信托、超级资本等,他们均可被归纳为金融资本。

中国证券市场最早的主宰力量是哪些人呢?

在“庄史”上最有名的当属深圳大户联手炒作上海股票。1990年,一批眼光独到的深圳大户怀揣巨额资金来到上海,大肆购买上海股,从而使得股市庄家一词初为人知。

实际上,大户联手坐庄的事情从那时到如今都一直存在。毕竟,证券市场是一个靠资金堆积起来的游戏,资金量的大小决定着市场的走向?利用优势资金影响股价在所难免。

随着股市扩容,资本增多,监管日趋严厉,大户联手坐庄的日子渐行渐远了。在利益面前,人都是会有私心的,谁敢保证“兄弟”们不会先建仓,先出货?

在大户之后,新的庄家出现了,这时他们的面孔是券商、信托公司,最有名的例子当属“327”国债期货合约事件。

统计显示,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占上海证券市场全部证券成交额的74.6%。不过,所有的繁荣因为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国债期货事件戛然而止。

1995年2月23日,一直在“327”国债合约里扮演空头的辽宁国发(集团)公司“多翻空”,导致“327”国债暴涨,万国证券顿时陷入将亏损60多亿元的险境。

为了最后一搏,在当日交易的最后8分钟,万国证券采取大量透支交易方式,以700万手、价值1400亿元的巨量空单打压“327”合约,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全线爆仓,万国非但不赔钱,反而还可以赚到42亿元,这震惊了证券市场。

不过,还没有等万国证券高兴多久,在事发当晚,上交所就召集有关各方紧急磋商,最终权衡利弊,确认空方主力恶意违规,宣布最后8分钟所有的“327”品种期货交易无效,各会员之间实行协议平仓。

随后,该事件的影响进一步在市场乃至整个经济界发酵,有市场人士要求严惩 “327”国债事件的“元凶”,最终,万国证券被迫与其强劲对手申银证券合并,万国证券原董事长管金生被判刑17年。

1995年5月17日,证监会认为当时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交易的基本条件,发出《关于暂停全国范围内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

国债期货消亡了,券商、信托坐庄黯淡下去了,但这却刺激了另一批庄家的出现。就在关停国债期货的第二天,A股市场出现暴涨,沪指单日上涨30.99%,3个交易日累计上涨53.96%。

在“327”国债事件后,券商、信托等机构的庄家生涯开始走下坡路,一批资本大鳄型的独庄出现,他们靠自有资金独自支撑一只或数只股票,被人以“系”相称,为人熟知的有中科系、德隆系、明天系等。

所谓“中科系”,即以中科创业为首的一批股票,他们被同一人(利益体)吕梁控制。

中科创业的前身为深圳康达尔(现名ST康达尔,000048,收盘价8.36元)当时,吕梁控股该公司后,将公司改名中科创业,大打“高科技+金融”牌,通过利润包装来为其炒高股价服务。

与此同时,岁宝热电(现名哈投股份,600864,收盘价6.59元)、莱钢股份(600102,收盘价7.12元)、中西药业 (被合并退市)、鲁银投资(600784,收盘价13.62元)和胜利股份(000407,收盘价4.20元)等上市公司均被吕梁纳入“中科系”。

2000年2月21日,中科创业在连拉5个涨停后,股价最高达到84元(不复权)。不过,到了12月25日,中科系资金链断裂,其股价无法再得到支撑,在恶性循环的作用下,中科系其他股票也纷纷暴跌。

2001年1月10日,中科创业被中国证监会立案稽查。

而名噪一时的“德隆系”公司没有中科系多,实力同样不容小觑。当时,德隆系控制了三家上市公司:新疆屯河 (现名中粮屯河,600737,收盘价6.49元)、合金股份(现名ST合金,000633,收盘价6.78元)和湘火炬(已被合并退市)。

相比中科系的“瞎炒”,德隆系则有着一套“高明”的圈钱手段。当时,德隆系的方针是股市坐庄和产业整合密切结合,其典型手法是:通过二级市场收集“老三股”合金投资、新疆屯河、湘火炬的筹码,拉高股价,然后利用高股价进行抵押贷款,贷款后再进行实业收购。在这种操作中,最关键的就是股价一定要维持住,一旦股价下跌,银行就要追加抵押品或者追索贷款。恰好在2001年~2004年间,A股市场大盘从高位回落30%多,为了维持股价,德隆只有自己花钱来“扛”。德隆系自己持有的“老三股”流通筹码一度超过90%。

最终,德隆系的资金链也断了。2004年4月13日,德隆系“老三股”之一的合金股份高台跳水,德隆系正式宣告走上覆灭之路。一周时间,德隆系股票流通市值缩水高达60亿元以上。

十年后:产业资本掌握话语权

金融资本的坐庄终于不敌股市的大扩容和股改制度。由于流通市值猛增,再多的金融资本也无法抵挡扩容的压力,因此金融资本坐庄又黯淡下去。

不过,这又造成了另一市场主导力量的强盛——产业资本开始“坐庄”。

严格来说,998点的 “股改”政策,并非是金融资本坐庄向产业资本过渡的标志。在998点至6124点期间,机构资金也曾短暂“坐庄”。

在2001年7月~2005年7月,沪指从2245点跌向998点的过程中,在国有股减持新规下,原有“坐庄”形式难以为继,大量的庄家机构被抛盘“砸死”,而此时以封闭式基金为主的基金接过了“庄棒”。此时基金采取的主要战略是“抱团取暖”,他们打出价值投资的大旗,一般交叉持有流动性好的大盘股和业绩成长性好的大市值股票,然后锁仓推高,并通过季度截止时点与报表出炉的时间差,完成调仓换股和盈利出局。

在2005年6月~2007年10月,即沪指从998点涨到6124点这一阶段,是A股市场盛况空前的大牛市。由于封闭式基金规模有限,它的“坐庄”地位让位给规模可以无限扩充的开放式基金。截至2007年底,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规模一度达到3.2万亿元,占当时A股流通市值的三分之一强,成为A股市场绝对主力。和前期一样,开放式基金同样打着价值投资的旗号抱团专拣大盘股、蓝筹股、绩优成长股。这种优势在“5·30”暴跌之后更显突出,300元/股的股票出现了,基金年度收益200%的业绩出现了。然而,繁华的末期,中国平安(601318,收盘价35.95元)的巨额再融资,暴露出开放式基金也要听命于保险资金的事实。在大小非的冲击下,“安全第一”的保险资金带领基金开始逃命。

如今,不论是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公募基金,虽然还没有彻底退出“坐庄”,但其实力已大不如前。比如大成基金抱团作战重庆啤酒(600132,收盘价38.76元)曾被疑指“坐庄”,但如今,重庆啤酒连续7个跌停,大成基金也毫无招架之力。

2008年底,随着国家鼓励增持、回购政策的出炉,产业资本的“坐庄”逐渐清晰起来。当时,三一重工(600031,收盘价11.64元)成为首只承诺不减持的 “大小非”、包括高盛在内的众多外国投行在中国“养猪”、可口可乐巨资收购汇源、鞍钢集团举牌购买攀钢系股份……

随后,这些事件直接促使三一重工逆市涨停、农业股多次被炒作、港股汇源果汁的权证暴涨199倍、鞍钢增持一次,攀钢系大涨一次等现象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放在以前,产业资本和上市公司并无太多干预股价的本事,充其量有权选择公布利好和利空消息的时间,但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到来,控股股东坐拥比任何机构都多的能够自由买卖的筹码,从幕后走向台前。产业资本将具有A股市场18年以来其他庄家从不曾有过的至尊地位。

从产业资本“坐庄”的方法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增持、回购。在股价较低或因为某种目的认为有必要维持、抬高股价的时候,产业资本,一般是大股东或高管们就会祭出增持的大旗,随后市场资金往往会乖乖地在一段时间内抬高股价。10月11日,汇金增持工、农、中、建四大行,A股出现反弹便是最好的证明。

二是“大小非”减持,这是产业资本做空股价的方式。一方面,产业资本减持获取资金,重新投入研发生产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产业资本的减持也造成对股市的抽血。产业资本砸盘最典型者当推前不久鱼跃医疗 (002223,收盘价21.70元)实际控制人之子疯狂套现数亿元的例子。

三是增发或配股。上市公司为了圈钱,扩充股本是最为便捷和省钱省力的方式,而在增发配股前后,产业资本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影响股价。若不希望股价太高而不利于发行,增发前产业资本会抑制股价上行;在增发完毕后,为了“回报”机构资金的参与,产业资本也可以通过释放利好来刺激股价上行。

四是分红或送股。在半年报、年报前夕,产业资本的分红、送股政策都会对股价有很大影响。

/定价之变/

公募基金话语权渐失

十年前,股票炒多高由庄家说了算,所谓的估值系统还十分模糊;十年后,随着市场更加成熟,市场的定价有了一套理论。这时,并不是金融资本想炒多高就能够炒多高的,而是产业资本说他多高,他就能到多高。

十年前:金融资本定股价

有市场人士认为,证券市场从建立之初起,就有人希望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谋求超额收益。此时,由于股票少,资金多,金融资本操纵股价的情况较为普遍。

比如,前面提到的深圳大户炒沪股的情况。最有名的一个典型“庄票”是爱使股份(600652,收盘价4.32元)。1992年7月16日,爱使股份的股价最高达到555元(不复权),市盈率高达1550倍;延中实业(现名方正科技,600601,收盘价2.85元)在1992年初出现18根阳线,涨幅高达近300%。股价最高达到380.08元。

此外,在金融资本“独庄”的年代,中科系、德隆系常常会控制一只股票超半数甚至高达90%的流通盘,在此背景下,股价“指哪打哪”已不是神话。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的庄家往往还通过“黑嘴”之口给股票定价。

比如北京首放的汪建中,他创造了“红色星期一”,北京首放在周五推荐的股票,下周一这些股票总是位居沪深股市涨幅榜前列。值得注意的是,当时正逢2003年的熊市。显然,这背后有着强大资金的配合。

有意思的是,金融资本定价也有失算的时候。比如赵笑云的青山纸业(600103,收盘价3.31元)。2000年7月14日,当青山纸业从8元多的底部涨到半山腰11元时,赵笑云的东方趋势公司首次推荐青山纸业。随后在股价走到17元的顶部时,东方趋势的推荐开始密集起来。2000年7月29日,赵笑云明确给出第一目标位28元、第二目标位40元的预期,市场称之为 “咬定青山不放松”,而此时该股股价在15元左右。9月11日,赵笑云又在“南北夺擂”中模拟买入青山纸业,并在多家媒体上力荐该股。而此后该股一路阴跌,从除权后8元一路跌至4元多。

除了上述庄家以外,券商、公募基金们也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股价的定调者,这一时间段基本集中在998点~6124点期间。

在此期间,公募基金拥有市场的话语权,而公募基金作为价值投资者,很注意研究员所提供的股票价值判断。若券商研究员(包括后来基金公司自己的研究员)看高某只股票,首先其客户(购买其产品的公募、私募基金)会先行建仓。随后,研究报告被公开,市场其他资金再按图索骥“抬轿子”。

十年后:产业资本说了算

不过,在2008年大熊市开始后,上述金融资本定价模式已经崩溃。

首先,随着股票流通市值越来越大,金融资本根本无法控制股价。

其次,随着第三方存管的推行,庄家靠开立拖拉机账户分仓操纵股价的模式已经很难实现。

最后,在经历了2008年大熊市后,公募基金的话语权渐失,定价权已旁落。最典型的例子当属*ST大地(002200,收盘价10.72元)和重庆啤酒。前者因为造假上市被查处,而在证监会调查之前,机构浑然不知,绿大地一度成为基金的重仓股;而在重庆啤酒连续跌停前,多家券商还出具研究报告猛推重庆啤酒,八十几元的股价正是机构的杰作,不少分析师、研究员更是看高到百元。

当金融资本定价权尽失,产业资本就成为市场说一不二的 “老大”,定价话语贯穿始终。

最初,产业资本能够为IPO定价。虽然新股的发行价在机构询价后确定,但众所周知的是,产业资本往往能够通过各种手段让询价机构开高价,就连因询价机构不足而发行失败的八菱科技(002592,收盘价20.4元),竟然都在二次过会后获得了18.4倍的发行市盈率。随后,如前所述,当产业资本觉得股价过低,他们便通过增持来予以“最低定价”;当产业资本觉得股价“过高”了,他们便通过大举减持来打击股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曾统计显示,每当产业资本增持额突然猛增后的一个月,股市往往会形成重要底部。

最后,增发、配股、重组、分红、送股等事件,都是产业资本定价的手段。而资本拥有的先天优势是其他方面所难具备的:他们是公司重要信息的制造者、筛选者及决定者。

/造富之变/

产业资本一级市场发横财

十年前,炒股一度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事情,因为能在股市中赚到钱的人很少,而不按常理、不守法律出牌的人,即使获得了财富,往往又会无福享受;十年后,能靠股市赚钱的人成千上万。当然,他们并非是参与到二级市场中,而主要是在一级市场和一级半市场抽着二级市场的血,他们动辄一夜获得千万、上亿元的身家。

十年前:股市很难发大财

每年年末,媒体总会对市场进行调查和总结,这其中,股民今年盈亏状况往往是必写题目。然而,除了极为少数的那么几年,如2006年、2007年,其余年份亏损股民均占大多数。

正如十年股市 “零涨幅”,从2245到如今的2170点,沪指十年来竟然录得下跌,那么有多少股民炒股十年能够赚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若不考虑极少数赚了钱十分低调的股民,在过去十年,市场所知能够赚到钱的人多半是那些庄家。然而,他们赚了钱,也有不少人难以从容享用。

比如汪建中。2007年1月至2008年5月,汪建中利用北京首放及其个人在证券投资咨询业的影响,借向社会公众推荐股票之机,通过“先行买入证券、后向公众推荐、再卖出证券”的手法操纵市场,非法获利,据调查,汪建中通过上述手法交易操作了55次,买卖了38只股票或权证,累计获利超过1.25亿元。

最终,证监会决定,除没收汪建中违法所得约1.25亿元外,并处罚金1.25亿元,以及实行终身证券市场禁入。2011年8月3日,法院向羁押3年的汪建中正式宣判,以操纵证券市场罪一审判处汪建中有期徒刑7年。

再比如黄光裕,坐拥国美电器、中关村(000931,收盘价5.22元)等上市公司,黄光裕利用内幕消息,指令他人多次使用其实际控制交易的多个股票账户,累计获益4亿余元。但最终,黄光裕也是落得判刑入狱的下场。

十年后:IPO造富千千万

相比十年前股市的浑浑噩噩,十年后的今天,股市俨然成为一个造富机器。当然,股市的造富并非是针对二级市场而言,二级市场的投资者似乎是越来越穷,这可能是因为一级市场的暴富剥夺了二级市场的财富。

在一级市场的造富运动中,最为受益的当然就是产业资本了。

截至2001年12月31日,A股共有1073家公司上市,若截至2011年12月31日,A股上市公司将会超过2300家。十年间,A股上市公司的数量增长了114%。

仅从首批创业板上市公司来看,首批创业板上市的28只股票根据其发行价就使得资本市场增加了82位亿万富翁,每家创业板公司平均诞生3位亿元户。

虽然创业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但前赴后继的上市企业依旧力挺着亿万富豪的队伍。

除了产业资本,创投公司和各利益方也成为如今造富的主角。相比产业资本的付出,创投公司和那些大股东的亲朋好友们,有的突击入股,有的快速减持,他们向整个市场展示出其巨大的贪婪。

此外,保荐人等中介机构也在造富运动中大为受益,一个保荐代表人往往就能够获得上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年薪,而这些钱无一不来自证券市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