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是否超调存争议 三季度或进入货币政策观察期

2011-06-15 02:20:43

每经记者  李静瑕  发自北京

    昨日(6月14日)央行上调存准率的靴子落地,一月一调的操作频率并未改变,而市场资金趋紧也难以短期内缓解。从市场数据来看,中国经济减速已日趋明显,市场对于超调风险的讨论愈加激烈。

    “是存在超调的风险,这也是我一直提及以及担忧的,不过目前通胀还是那么高,并且实际利率仍然为负,不能够说货币政策需要全面放松。”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黄益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

    在记者的采访中,不少专家均提及目前的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已经造成了明显的影响,经济可能减速,但是货币政策的调控力度难以“放松”,因为管理通胀仍是首要目标。

经济放缓迹象明显

    “市场资金紧张,早就感受到了。主要是很难从银行渠道贷到钱,而走民间借贷,我们也根本承受不了那么高的成本,所以只能够适当收紧自己的规模。”一位小企业主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与这位小企业主同样面临资金紧缺的情况,不少企业早已开始以投资名义吸纳个人客户的资金。据记者了解,有企业以投资名义向个人签订借款协议,已有年利率超过30%的案例。资金紧缺之下,不仅这种涉嫌“非法集资”的方式开始普遍,银行信贷以及民间资金的利率也不断推升。

    “贷款减少,利率提升,这又进一步推高了企业的成本,这就是对实体经济影响最为明显的。”国泰君安宏观分析师姜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实际上,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已经创下了9个月以来的新低,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至52%。同时,5月M2增速回落至历史低值区域,今年以来M1的增速一直低于M2,反剪刀差效应消失,姜超认为,这均体现出了经济的放缓。

    不过,招商证券研究部高级分析师谢亚轩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未来货币政策难以实现实质性的放松。今年M2控制在16%左右的目标,能够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所以超调的风险相对还是较小的。”

    谢亚轩认为,目前资金链很紧,下半年贷款投放方面可能会有所放松,而这种放松是指预期性的放松,市场会感受到缓和,还是较为均衡的投放。但是,通胀的高企难以让货币政策全面放松。

    姜超分析,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之所以回落到5516亿元,主要是银行难以放出款来。而他预计6月份新增信贷会在6000亿元左右。据记者统计,今年1~5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总量已经达到3.55万亿元,6月份信贷达到6000亿元左右的话,以全年7.5万亿元的目标计算,下半年的信贷投放量还剩下3.35万亿元。

    “这种投放量,不可谓不紧,毕竟与去年相比较,今年是整体的紧缩。”姜超分析认为。

三季度或是观察期

    在黄益平看来,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有所减速,但是仍然能够保持在9%以上,因此面对通胀预期管理,央行的货币政策还不能够放松。

    日前,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就曾表示,下半年经济增长将继续减速,今年GDP增速从9.5%~10%调降为9%~9.5%,但不会出现“硬着陆”。在经济增速放缓的现行阶段,货币政策全面放松的时机还不成熟。

    “周二央行宣布上调存准率,大型银行的存准率已经高达21.5%,这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目前数量型工具已经用得较多了,因此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使用价格工具,包括利率和汇率工具,这样调控效果可能会明显一点。”黄益平分析认为,加息可能对热钱会有相反的作用,挤走资产泡沫会减少热钱。同时他还提议,防范热钱,在加息或调汇率过程中可以采取加强短期资本管制的方法。

    谢亚轩向记者分析认为,央行提存准率已经冲淡了加息预期,预计下半年还会加一次息,时间窗口在7月份。黄益平也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能会放缓一点,但是仍然需要观察期。

    姜超分析认为,6月份CPI仍然存在高点的可能,因此7月份央行可能会再提一次存准率,但是加息的可能性不大,主要考虑到实体经济的承受能力。而如果CPI在7月份有所回落的话,央行的货币政策需要有个观察期。“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可能会进入到观察期,就是不会有政策出来,但是也不会放松,目前离货币政策的放松还比较远。”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宏观分析师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第三季度可能会进入到货币政策的观察期,而下半年提存准率以及加息的可能性都不大,到年底如果美国等发达国家加息,可能会推动中国采取加息政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