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调查

每经网首页 > 上市公司调查 > 正文

ST贤成公告澄而不清 原料运输两头受阻仍无解

2011-06-14 01:42:08

每经记者  张冬晴

    《每日经济新闻》6月9日刊发了  《募资15亿涉矿ST贤成涨停背后藏风险黑洞》等系列调查报道,对ST贤成(600381,收盘价9.58元)拟注入资产创新矿业的原料、生产、运输等风险进行了揭示。对此,公司于6月10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就创新矿业项目、原材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情况以及创新矿业盈利情况等方面作出回应。

    但遗憾的是,记者仔细阅读上述澄清公告后现,ST贤成不厌其烦地强调青海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优势、柴达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但对于创新矿业原料精硫砂受制上游企业且供应严重不足、未来运力解决的规划方案、人才技术匮乏等问题,公告要么解释乏力,要么避而不谈。

ST贤成回应质疑

    5月17日至26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奔赴青海西宁、德令哈、格尔木、锡铁山、大柴旦和芒涯等地,对创新矿业及其实际控制人陈高琪旗下的相关企业展开了数天的实地调查暗访之后,于6月9日刊发了  《募资15亿涉矿ST贤成涨停背后藏风险黑洞》、《原料运输两头受堵  ST贤成拟注资产盈利堪忧》、《管理混乱  中农集团退出增资》和《半年工期变一年半  创新矿业合成氨项目何时完工?》等一系列独家报道,直指ST贤成拟增资的青海创新矿业盐湖尾盐、有色金属尾渣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项目暗藏的重重风险,公告却只字未提。

    对此,6月10日晚间ST贤成发布澄清公告,就青海循环经济产业及创新矿业项目、原材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情况以及创新矿业盈利情况等方面作出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ST贤成方面反复强调青海循环经济产业政策优势、柴达木地区丰富的资源优势,但对于《每日经济新闻》关于创新矿业上游原料严重缺口、下游运输受限等问题的解释却明显乏力。

原料存在严重缺口

    作为创新矿业的盐湖、有色金属选矿尾渣、尾矿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项目的起点,有色金属选矿废渣生产硫酸及硫酸综合利用却存在严重的原料缺口。

    对此,ST贤成澄清公告指出,创新矿业硫酸装置的原料包括含硫较低的金属矿选矿尾渣与含硫较高的金属矿选矿尾渣(精硫砂),达产后每年需要尾渣共计13万余吨,精硫砂与含硫量较低尾渣用量约各占50%。其中,精硫砂为矿区企业副产品,创新矿业从矿区企业按协商价格购买;含硫量较低尾渣为区内矿山企业积存六十多年的选矿尾渣,目前可免费获取。

    即便如此,按照创新矿业一位孙姓厂长的说法,目前实际只能获得每月三四千吨的供应量,依然存在接近30%的原料缺口。

    而当地政府的一位官员则透露,创新矿业每个月实际仅能获得一两千吨的尾矿渣原料供应,上游原料缺口导致硫酸项目生产严重受阻,生产时开时停。

    同时,就在家门口的上游原料供应企业大量尾矿渣被卖往四川成都等外地企业,当地政府多次协调均告失败。

    而青海海西州大柴旦行委官员李建平、创新矿业党委书记等多位知情人士均坦陈,作为整个产业链的重要环节,硫酸生产原料被上游企业卡死之后,创新矿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根本就无法向下延伸,所谓的循环经济四大产业链将支离破碎,项目前景也只能是一纸空谈。

    与此同时,锡铁山镇政府网站显示,由于创新矿业所在的锡铁山地区高海拔、空气中氧含量少等恶劣的自然气候条件,导致按内地年产12万吨硫酸规模配置的硫酸设备实际年生产硫酸能力只有8万~10万吨。

    但ST贤成的澄清公告却声称,在高寒地区操作时间能达到300天/年,产能产量可达到12万吨/年,两者差异巨大,而增发预案中规划的15万吨/年的硫酸产能实际上又能达到多少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采访获知,创新矿业的硫酸项目已经停工超过半年。

运力遭其他产业挤压

    作为创新矿业循环经济项目的重要环节,青藏铁路的运输能力成为制约其四大产业链十大终端产品市场的瓶颈。

    对此,ST贤成澄清公告指出,创新矿业盐湖、有色金属选矿尾渣、尾矿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项目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大柴旦行委锡铁山镇,东距西宁696公里,南距格尔木市120公里,西北距大柴旦镇75公里,敦格公路(215国道)从镇西通过,青藏铁路从镇东通过,锡铁山工业区已建成铁路专用线和货站点,铁路复线电气化也即将开通,交通便利。

    实际上,《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由于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因素,企业产品绝大多数都由铁路运输,但青藏线的货运能力极其有限。按照目前当地的项目设计来看,即便园区建成,创新矿业生产的产品如何运出将是大问题。

    李建平透露,按上级政府的要求,青藏铁路货运上先保钾肥、再保电煤……但德令哈地区就有近300万吨纯碱在建项目,而柴达木地区煤炭保守估计产量亦有300万吨,“十二五”期间,周边还要建设3000万~5000万吨煤炭项目,“这些产能变成实际产品后,其运输需求巨大,并且德令哈以外还有其他地区的运输需求。”

    公开资料显示,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全长834公里,是目前青藏高原对外联系的唯一铁路通道,规划的货物年通过能力也就5000万吨。

    除此之外,对于芒崖兴元钾肥的控股股东、陈高琪的重要搭档中农集团退出创新矿业项目增资,技术团队成为项目发展瓶颈等诸多问题,ST贤成并没有作出任何澄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