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个股聚焦

每经网首页 > 个股聚焦 > 正文

“三大拐点”齐袭中国经济 政策期待财政发力

2011-05-29 09:11:42

每经记者  胡健  张敏  陈舒扬

话题缘起

    通胀和房价是左右宏观经济走势的两大推手,可自4月以来,一向以向上和平稳为关键词的中国经济运行却让人感觉出一丝疲态,消费不够强力、工业增加值增速下滑超过1个百分点,更有人直言中国经济可能会面临“滞胀”或者“小滞胀”。

    通胀会否得到遏制?房价是否会大幅下降?中国经济增速会否放缓?上述“三大拐点”会不会同时奇袭中国经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力邀五位国内知名经济学家为您拨开笼罩在中国经济上的迷雾,指出下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通胀拐点将延后至三季度

    NBD:很多人都预计今年的通胀高点将会在6月来临,但二季度以来似乎出现了很多扰动通胀判断的因素,您怎么看?

    刘元春:本身预测通胀时就需要考虑到很多不确定性因素,包括全球大宗商品走势的变化,第二轮通胀是否已经由流动性推动向成本型推动转变,我国货币政策导向会不会因为经济放缓而有所调整,还有就是我国秋粮、夏粮是否丰收的不确定性,这些都将影响下半年的物价走势。

    总的来看,下半年的物价走势不容乐观。首先,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还是比较大,难以确定规律,尤其是贵金属、工业用矿产存在上涨预期,我国输入型通胀有加剧的风险。

    我们的粮食价格也不大乐观,面临着库存降低而需求进一步上涨的压力,此外,极端天气虽然不会对粮食价格具有决定性影响,但是如果出现极端天气便可能影响粮价上涨预期,从国际上看,我认为国际粮价高位震荡的可能性比较小,趋势可能是持续走高。

    从三月份开始,通胀由食品和居住类上涨向非食品类价格蔓延的速度加快,这主要是由于成本型通胀的特点所致,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成本型通胀相比由输入型和流动性过剩而造成的通胀更加具有持续性,治理难度更大。

    另外,三季度时,我国的投资很有可能开始加速,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可能会倒逼信贷政策出现松动,进一步施压通胀。

    NBD:通胀拐点可能会何时到来?

    刘元春:我认为今年通胀拐点最有可能出现在9月末,那个时候CPI可能会回落,但这主要是因为翘尾因素减少所致,并且能否如期到来还将由秋粮收购情况,实体经济走势等情况左右,而且我们从金融危机以来的工资和原材料上涨的传导的滞后性恐怕也会对通胀走势产生影响。

房价拐点或在下半年出现

    NBD:房地产调控似乎走到一个很关键的阶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4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有56个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比3月多出6个;房价下降的城市有9个,比3月减少3个。在“新国八条”出台进入第四个月份,调控不断深入之时,房价似乎又有抬头的趋势。两位怎么看待这个数据?

    杨红旭:自今年1月以来,全国房价环比涨幅不断下滑,价格下降的城市越来越多。4月数据出现逆转态势,在楼市持续降温、4月成交量明显萎缩的背景下,这属于异动,与市场实际感受相悖,我们认为可能是统计方式出现了偏差。

    但在这种偏差背后,也说明了一种情况,今年1~4月份,多数城市房价处于波动和僵持期,暂时还未形成单一方向性趋势(上涨或下跌)。

    沈建光:我们可以将官方和民间的数据做个对比。在统计局公布数据之前,中国指数研究院公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显示,4月全国100个城市中,有22个城市住宅价格指数出现环比下跌,比3月有所增加,这与官方的结论恰恰相反。其中,指数研究院称,4月北京的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35%,而统计局的口径则是“上升0.1%。”

    产生这种分歧的原因,主要在于样本选择不同和统计口径上存在差别,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房地产组合调控之下,全国各主要城市的房价涨幅已经大幅收窄,调控政策取得明显效果。比如调控政策的出台,改变了购房者的房价上涨预期,部分购房者转买为租,租金价格一路走高。

    NBD:两位都认为调控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达到,那么未来的房价走势怎么样的?我们期待的房价拐点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房价降幅又能达到多少?

    杨红旭:今年5~6月份,市场将重新归于“房价涨幅回落”的轨道,毕竟在当前需求仍被压制、市场供应正在放量、房企资金趋于紧张的情况下,房价趋稳、甚至部分城市出现小幅下跌,皆属市场正常表现。

    沈建光:从数据上看,部分城市的房价已经出现松动,未来房价下跌的城市可能会继续扩大。其中,一线城市出现房价拐点在今年二三季度。但由于潜在的房地产需求强劲,且房地产在中国经济的支柱作用,预计全国房价下跌空间有限,我们预计在5%~10%之间。

    NBD:房地产方面的调控政策呢?

    杨红旭:正如货币政策一样,房地产政策也步入观察期。原本很多业内人士预期,国务院8个督查组回京汇报后,还会有新一轮的房地产调控,结果至今悄无声息,连社会上争议最大的“房价控制目标”,也少有城市按中央要求根据民意进行调整。

    实际上,由于土地市场比房产市场更加低迷,导致土地出让金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已使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受到影响。另外,今年全国1000万套的保障房建设任务,又使地方政府必须拿出更多的资金进行投资和建设,若完不成任务,则地方政府将被约谈或问责。因此,第四季度部分地方政府局部放松楼市政策的可能性很大。

    沈建光:正如之前所说,由于现在仍处于房价拐点初现阶段,并未达到温家宝总理“把一些地区过高的房价降下来”的调控目标,预计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仍将继续。我们认为,房地产税是住房调控政策中重要的工具。

经济增长期待“财政发力”

    NBD:作为经济学家,您认为中国的宏观经济正处在一种什么样的态势,是过热的前端,还是有二次探底的危险?

    贾康:根据历史经验,中国经济现在处于相对高涨期,主要矛盾还是通胀压力,估计经济最坏的局面是滞胀。

    刘元春:今年中国经济将会以平稳为主,不会出现滞胀或者其他大的变动,虽然目前经济数据显示增长在放缓,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前两个季度属于政策的交替期,去年11月份4万亿投资对经济的刺激彻底结束,贸易、消费的积极政策也相继取消,特别是投资,我们的很多投资项目没有上马,新开工率很低,正是这个交替空档期使得PMI数据、工业增加值数据不是那么强劲。

    反过来说,在没有什么主动刺激的情况下,在货币政策还在紧缩的背景中,我们的GDP依然能保持9%以上的增速,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动能并不弱,到三、四季度积极的财政政策将对经济增长产生更大的刺激作用,随着六月份地方换届完成、十二五规划相继推出,地方投资激情将会升高。

    何志成:两种说法都不太准确。经济下滑的趋势已经明确,高通胀的现实短期难以改变,通胀率没有达到6%的时候,不会看到通胀拐点。虽然政府竭尽全力控制物价,控制油、电、煤等资源品的价格,但反而推迟了流动性自我消化和通胀见顶的时间。再比如长期压低粮食价格,导致农民都不种粮,引发粮荒。

    不同于其他经济学者的判断,我认为中国经济不是有所减速,而是存在急速下滑的风险。

    NBD:从货币政策上来说,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多次,年内加息两次,但一些学者认为加息力度依然不够,在这样的政策配合下被挤出的是实体经济新增的融资需求。同时,货币紧缩,人们担心从地产中挤出来的热钱流向的是商业地产、期货外汇市场这些投机性质的领域,而不是实体经济领域,您怎么看。

    何志成:说房地产的热钱被挤出来还太早,事实上是流向了二、三线城市,大城市房价虽有下跌迹象,但是否是中长期趋势尚待观察。当前的政策调控并没有让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NBD:货币政策进退两难之际,财政政策应如何发力?

    贾康:增加有效供给和优化结构。现阶段我国物价上涨问题带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从前几年包括这几个月的数据看,75%~80%的涨价因素来自食品,10%~17%的涨价因素来自房价,其他千百种商品的涨价因素只占8%~10%。

    也就是说我们除了运用货币政策收缩流动性总量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增加有效供给。这就需要财政政策发力,看准增加有效供给的环节,把资金用出去来达到供给管理的效果。比如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和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给农民更清晰的收入预期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强化。另外,财政资金可以调动国家可控的物资储备作市场的“平准”。比如将猪肉投入市场去平抑猪肉价格。

    增加有效制度供给。首先,4万亿元的刺激方案,需要后续的资金供给,而这些后续资金需要有一定的财政扩张力度才好安排。比如,4万亿中涵盖有4800亿的保障房建设,包括棚户区改造、廉租房、公租房以及某些地区的经济适用房,对这些房子所涉及地区的集中供热供暖系统的改造和升级换代,就是后续重要的建设项目。

    其次,新医改今后两年要见眉目,需要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的宽松特征,现估计资金总体投入调高到1万多亿元。

    我不赞成有的专家所讲,中国的高速路、地铁已经超前。实际上,在很多地方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瓶颈制约。这需要财政介入并拉动社会资金加快建设来缓解。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交通基础设施投入虽然大,但与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相比,仍然不够。

    结束语:综合各位专家观点,中国的通胀拐点还是可以期待的,就是会晚一些;房价下降确实是可能的,但幅度会小一些;经济增长速度保持是没有问题的,但会难一些,总体而言依然需要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保持信心。

对话记者  胡健  张敏  陈舒扬

对话嘉宾

贾  康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沈建光  瑞穗证券大中华区

    首席经济学家刘元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副院长何志成  农业银行大客户部高级专员杨红旭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

    综合研究部部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