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栏

每经网首页 > 专栏 > 正文

张海英:公共服务需跟上人口变化

2011-04-29 01:46:02

张海英

  相关人口数据公布之后,笔者注意到各大网站网民主要关注和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讨论普查数据是否准确;二是人口政策该如何调整。网民关注这两个问题不是没有道理,因为现实中存在不少一个人两个户口或者“黑户”现象;而且,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养老等问题突出,让人不得不忧虑未来经济、养老等诸多问题。

    事实上,这两个问题讨论的价值有限。在笔者看来,普查数据可信,有小的误差也应该在正常范围内。至于人口政策如何调整,胡锦涛总书记已经提出六点明确要求。而且,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等问题,决策层已经注意到了。因此,笔者认为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应该是公共服务是否跟上了人口变化。

    笔者注意到,这10年来,中国人口有五大变化:一是男女比例失调问题有所缓解,总人口性别比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06.74下降到105.20;二是老龄化进程加快,60岁以上人口占13.26%;三是城镇化带来城市人口增长,城镇人口已占总人口49.68%;四是从区域分布看,东部人口占常住人口37.98%;五是流动人口大幅增加,现有流动人口26139万人,10年间增长逾80%。

    对于这些变化,公共服务是否都跟上了?值得问一问。比如,法律早已明令禁止实行胎儿性别测定,但现实中仍存在性别鉴定,堕胎现象依然严重,女婴生存权被剥夺不是个例。再比如,面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我们似乎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解决养老问题一是靠社保,二是靠子女。然而,很多地方社保是连年亏空的,“空巢老人”不断增多则充分说明子女养老不太可靠。

    如果问这10年来人口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显然,是人口的流动现象。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西部人口向东南部流动。遗憾的是,我们的公共服务没有完全跟上人口流动的变化,不仅外来人口在城市不能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而且还要在某些特殊时期被城市以各种理由清理出去;而留守于农村的人口——老人、妇女、儿童同样缺少公共服务。

    尽管有关方面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比如,从2010年1月1日起施行  《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但现有的公共服务远远满足不了流动人口的需要。无论是子女上学,还是住房保障等,公共服务没有创造出公平的环境,所以北京才有上万名外地孩子的父母联名呼吁孩子在京高考权,户籍的不同同样导致住房保障待遇不同。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第二号公报显示,河南省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然而,现在广东是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类似于这样的人口变化,对于广东的公共服务而言就是挑战。就拿每年春节前后返乡返城的“摩托车大军”来说,就是公共服务不完善的体现——有多少人愿意冒着风雪长途跋涉呢?如果有完善的交通、合理的票价,谁还会骑着摩托车奔波?当然,让广东一个地方承担人口转移的压力,也不合理。

    因此,笔者认为,公共服务如何紧跟人口变化,首先从国家层面上需要科学设计和制度安排,比如,加快户籍改革的步伐,加大公共服务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其次,各地尤其是大城市在制定人口、教育、住房等政策时,不要有地方保护主义思想。我们要意识到,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人才与劳动力的流动,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联系电话:021-60900099转688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