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每经鹊桥”联手26主流媒体助推跨省大招工

2010-02-26 03:54:05

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以缓解“招工难”。而据调查显示,出现民工荒,信息不对称或是主因。

每经记者  孙嘉夏  肖晓芬  严翠    实习记者  胡岩  代进  实习生  徐冰玉发自上海、深圳、广州、河南禹州

  经济回暖,缺工声急!

        春节之后的中国,在经济复苏的浪潮中正经历用工荒的大考。此疾原因万千,而推动解决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并及时促进信息的沟通乃是媒体当前应尽之责。为此,《每日经济新闻》也呼吁媒体同仁,为促进解决企业用工积极行动起来!

        从今天起,《每日经济新闻》联合四川、浙江、安徽、湖北、江西、河南等19个省市的26家主流媒体,开展“跨省大招工”活动,为企业和农民工搭建更大“鹊桥”,并由《每日经济新闻》、《成都商报》、成都全搜索网站、陕西《华商报》、广东《羊城晚报》、江苏《扬州时报》等多省市主流媒体,建立信息平台,为企业和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合作机会。

        公开报道指出,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城市部分生产线处于停工状态,企业纷纷上调工资,调低学历、年龄等限制,以缓解“招工难”。而据调查显示,出现民工荒,信息不对称或是主因。

        发布用工需求、寻找工作机会,请关注以上区域主流媒体的最新报道。此外,《每日经济新闻》网站(www.nbd.com.cn),成都全搜索网站(www.cdqss.com)将同步发布联盟的27家媒体提供的招工、用工信息,敬请关注。

        与此同时,“关注民工荒·每经鹊桥牵手企业-民工”活动还将进一步展开,《每日经济新闻》将努力和媒体同仁共同努力,促进用工荒问题解决。欢迎各地急需用工的企业、用工服务机构、拥有人力资源的人士、媒体等各方积极参与进来。

        《每日经济新闻》在此也提醒找工作的朋友,注意通过正规的人才市场和招工渠道寻找机会,以免上当受骗。

        “关注民工荒·每经鹊桥牵手企业-民工”公益活动咨询热线:4008890008

就业服务机构诚意加盟拓宽“每经鹊桥”

每经记者  孙嘉夏  实习生  徐冰玉发自上海

        《每日经济新闻》推出的“关注民工荒·每经鹊桥牵手企业-民工”大型公益活动仍在持续,25日,各地企业不断拨进热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缺工岗位,大量工人也通过热线表达了对这一活动的感谢与关注。

        在不断打进的热线电话中,25日又涌现出一个新群体——就业服务机构和用工中介网站,他们也希望为这次公益活动出力献策,参与到活动中来,为企业和民工对接出力。

网站联合  拓展招工平台

        “希望可以参与到这次活动里来!我们可以和《每日经济新闻》信息共享,让缺工企业的信息可以在两个平台上同步推广。”中劳网渠道部的宋先生25日同《每日经济新闻》取得了联系。

        据悉,中劳网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劳务网站,旨在为国内各种用工企业和就业服务机构提供一站式劳务供应信息和交易。

        “其实不仅仅是推广招工信息,中劳网和《每日经济新闻》完全可以达成更深层次的合作。”宋先生信心满满地说道,“通过中劳网和每经这两大平台上的资源,我们可以一同联系相应的劳务输出机构和学校,将这些招工信息直接送往他们手中,甚至可以共同组织‘校企合作洽谈会’,让企业直接与学校面对面交流,达成合作。”

        经过紧急沟通,从今日(26日)起,更多的用工对接信息将通过《每日经济新闻》网站和中劳网协作发布。

中介加盟  提供求职信息

        “我这边提供一批劳务输出的资源,也希望可以与你们合作。”来自云南昆明的张先生在电话里表示。据了解,张先生经营着一家人才中介公司,目前可以提供3000名以上的工人。

        “我也有通过另外的渠道同珠三角的一些工厂联系过,但是我觉得每经这个平台很好,希望可以通过你们联系上一些大型规范的企业,这样,农民工兄弟们也能享受到更有保障的薪资。”

        即日起,《每日经济新闻》收集到的工人信息将转给有需求的企业,同时将继续征求有用工需求的企业。

还可筛选  部分企业未见用工“慌”

每经记者  肖晓芬  发自上海

        受金融危机后经济回暖、产业转移、劳动力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用工荒”似乎成为当前困扰珠三角、长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最严峻的现实问题。但《每日经济新闻》在调查中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劳动密集型企业都遭遇了用工的瓶颈,部分提前做出应对、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提升利润率从而消化了相当部分劳动力成本的企业,仍然能够在用工的高峰期成功招募人员,并平稳开工。

        根据记者的调查,在当前用工荒的大背景下,仍有不少规模较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基本按时开工,有的企业工人返工率高达95%,甚至由于吸引了较多应聘者,还可以对人员进行筛选。而与之相比,真正面临用工荒的,多为一些规模较小、经营不稳定、工作环境和待遇较差的企业。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一些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小型制造企业一方面面临用工短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又要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用工荒”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加速产业升级及行业洗牌的进程。

部分企业维持较高返工率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席卷长三角的“用工荒”当中,仍有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没有陷入招工的困境,而这些企业大多是一些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企业。

        “事实上,用工荒的问题我们在现阶段还没有感觉到。”民营制鞋企业奥康集团千石制造中心总经理樊曼如向记者表示,由于此前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公司今年的返工率还是不错的,目前达到了95%,新招员工基本上也已经招满,甚至还可以从年龄、技能等方面对人员进行一定筛选,比如“18岁以下的不招,40岁以上的不招等”。

        据了解,千石制造中心是奥康的三个生产基地之一,共有2300多名工人,平均工资在2000多元以上,目前需要新招的200多人也都全部招满。公司人士透露,目前三个基地的招工情况基本上都是如此。

        另一家温州知名电器企业人民电器也表示,公司返工情况比较好。人民电器宣传策划中心副主任刘准向记者表示,公司从初六开始上班,老员工现在基本上都回来了,而且新招的400~500人的员工也已经招到了。

企业经营状况是竞争根本

        “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随着订单量上升和用工需求的增加,肯定会出现用工荒的问题。”多家制造型企业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据了解,一些对市场信息较为“敏感”的有实力企业,由于提前采取了一些激励及奖励措施,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当前普遍出现的用工荒困境。

        “由于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迅速回暖,公司在春节之前就已预料到,今年招工肯定将比往年更难,因此也就提前采取了一些准备工作。”樊曼如向记者表示,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厂里几乎从来不会停电,而到下半年电都不够用,经常停电,这就说明企业的生产都在好转,都需要用电,也说明企业正在复苏,需要增加用工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多。

        据透露,为了提高返工率,同时增加新招员工,奥康从物质和精神上采取了一些激励措施,如通过报销来回车费、要求每一位主管在过年期间电话慰问每一位工人及其父母、提升2010年工价的计划等,来吸引工人按时返厂。此外,也有不少企业通过介绍招工获得奖励的方式来吸引工人,有的奖励甚至高达600元。

        人民电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在节前就针对普通工人和高级职位进行了不同渠道的招聘。他认为,相对小企业,大型公司的福利待遇比较稳定,流动性并不大,所以不会遭遇突出的用工荒问题。

        “出现招工难,外部环境是一方面因素,但企业的效益和利润还是第一位的。”一位制造型企业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现在招工难的主要是一些规模较小、经营不稳定的企业,因为工作条件不好,待遇低,又缺乏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来留住工人,所以流动性自然很大,也吸引不到人员加入。”

用工荒将加速产业转型

        据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去年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回暖,一些在金融危机中停产的企业订单开始向实力较强的企业流动,而这也加速了工人的流动和分化。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市场行为。由于农民收入提高使部分农民不再愿意出来务工,因此一些订单、经营不稳定的企业就会因为待遇低而吸引不到工人,这也促使一些企业通过转型升级提升利润率,来消化不断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一家纺织企业老总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现在公司外贸的生产量、价格都比金融危机的时候增加了10%左右,而内销的量也有增加,总体上已经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奥康公司上述负责人表示。而人民电器的负责人也称公司经营受金融危机影响不算大,由于生产情况都比较稳定,目前的招人只是生产规模扩大的需要。

        而一些受金融危机冲击经营状况波动较大的小型制造企业却并不那么乐观。“现在招工很难,但是只要加钱,还怕招不到人?不怕劳动力成本上升,就看企业能不能承受得了。”浙江一家小型外贸服装企业老总蔡先生向记者感叹,一方面临用工短缺的困境,一方面要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企业只有开始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档次和附加值。在这一大趋势下,今后将不得不放弃一些低层次或利润太小的订单。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温州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也表示,用工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因素,在政府引导企业主动走出去引进工人的同时,企业也应该加快转型,提升企业用工层次。

        业内人士指出,在经济回暖的背景下,面对劳动力大量减少、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一些规模不大,订单不稳定的企业为吸引工人,只有付出更大的成本,并将面临更严峻的经营压力。“用工荒”的问题在倒逼企业升级转型的同时,也将加速行业的洗牌。

人社部副部长张小建:

农民工短缺的关键是工资水平上不去

每经实习记者  胡岩  发自河南禹州

        2月25上午9时,2010年全国“春风行动”启动仪式在河南禹州市科技文化广场举行。200余家企业在广场排兵布阵,吸引了2000多当地农民工前来应聘。在启动仪式结束后,满载着1000余名农民工的20辆大巴车从活动现场出发,开往大连、苏州等全国各主要用工城市。

        就在媒体热议用工荒之时,官方也正以特殊视角关注此问题。“现在谈‘民工荒’还言之过早。”在“春风行动”启动仪式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做出判断。

用工偏紧是暂时结构性问题

        在25日的“春风行动”启动仪式现场,张小建询问许昌三鼎凯悦大酒店的招聘人员,酒店拟招的340名普通工人有没有年龄要求,当听到“18~25岁”的回答时,张小建表示,年龄是不是没有必要卡得这么严,企业用工也要有一些灵活性。

        张小建认为,对于目前的用工状况不应过于悲观,现在谈  “民工荒”还言之过早。“正月十五后十几天,甚至30几天再来看会比较合适。”他强调,现在的用工短缺是时间差的问题,只是在部分地区、部分企业存在的暂时现象。

        前来河南协助广东企业招工的广东省就业服务管理局副局长李晓芳表示,很多广东企业现在都已认识到,广东吸引农民工的优势已经所剩无几,比如河南与广东的工资差距就已经越来越小。

        张小建特别强调,现在农民工短缺的关键是工资水平上不去。5年前月薪800元能招到人,1000元就能留住人;而现在如果仍按过去的待遇招工,怎么可能不难?特别是在家乡的企业也能够提供较好的工资条件下,农民工当然不愿意再出远门。

        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刘丹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现在选择中西部就业的农民工越来越多,所以很难从珠三角的招工难就推断出“民工荒”的结论。刘丹华还表示,城镇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很严重,大学生也是一个很困难的就业群体,但是他们与企业的技术工人需求不匹配,现在的用工偏紧问题只是暂时性和结构性的问题,中国的劳动力供给远还未走到拐点,供大于求的压力仍然很大。

与输出地政府合作成企业良策

        用工荒让企业为了寻找到合适的工人使尽浑身解数,其中提高员工福利、和输出地政府开展沟通合作成为绝大多数用工企业的当然选择。

        来禹州招工的台资公司巨腾国际控股公司初步招工目标是1000人。管理部经理林登财介绍,为了留住工人,企业已经是花样百出。“在员工生活区,台球室、游泳馆、图书室、网吧,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现在80后、90后的年轻工人越来越多,为了适应他们的特点,我们的管理也在改变。这些年轻人比他们父辈有更强的自尊心,在管理时不能批评得太狠,而且我们还专门设了心理治疗师为他们服务。在我们的努力下,员工的流失率已降到8%以下。”

        记者现场调查了20多家企业后了解到,巨腾国际并非个例,很多企业通过提供“夫妻房”、免费培训、一对一师傅传帮带等方式留住工人。

        此外,与输出地政府沟通成了农民工输入地政府和企业必做的功课。中山市火炬开发区劳动局局长廖润林对记者表示,中山市各个缺工单位已经前往各用工输出地,与当地政府沟通合作,也帮助企业将用工需求和联系方式发给劳务输出地政府。此外,东莞市劳动局也为157家东莞企业代招农民工,并与当地政府合作,组织成批农民工送往东莞。

        禹州市农民工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张干强对记者表示,来自广东、福建、浙江等相关部门领导带队前来挑选工人,并将用工单位已选招的农民工免费护送到主要用工城市。

深圳用工实际缺口降至20万

每经记者  严翠  发自深圳

        2月24日,广东省劳动保障厅举行新闻发布会披露,目前广东省用工缺口约90万,其中广州缺口15万,深圳、东莞各缺20万。

        此前,媒体报道深圳缺口将达到80万。对此,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巡视员蔡焕行解释道,媒体所说“80万”是指去年第四季度有关部门统计3个月累加的各企业用工需求计划,但这个数字在不断地动态调整,预计元宵节后将降为20万人次,之后缺口数字还会有所减少。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深圳企业缺口很大,但最近几天招工速度明显加快。以深圳用工大户富士康为例,今年用工缺口实际为6万人,但24日当天有7000人前往应聘,并且招聘成功了5000人,招工速度也相当惊人。另一个用工大户深圳比亚迪今年用工需求也高达4万人,但最近几天公司每天都会招聘超过1000名员工。

        另外,本报推出“每经鹊桥”公益活动后,有不少人力资源企业主动与本报或企业取得联系,以共同解决用工难问题。如25日通过“每经鹊桥”报道了华润万家今年将招聘3万人之后,当日有人力资源企业主动与本报联系,表示愿为华润万家招工。

技术工种与普工待遇差距拉大

每经实习记者  代进  发自广州

        2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多个省市人才市场的招工信息后发现,针对“抛光工”这一技术工种,四川宜宾多家公司开出的月工资为1000~3000元,重庆一些公司为2000~4000元,而广州一家五金机械厂则开出了3500~5000元的高薪。据透露,能对“抛光工”开出4000元以上的企业,广州还有很多家。

        但与上述技术工种相比,普工的薪资则要低很多:如四川宜宾多家公司开出月工资为800~1200元,重庆一些公司为1000~1500元,广州多家公司为1500~1700元。从简单的数据可以看出,从三线城市往一线城市确实存在着工资递增的趋势,而技术工的工资差距明显大于普工的差距。沿海普工收入与内地逐渐缩小,成为大量农民工留守家乡附近的重要原因,而这又成为珠三角企业普工短缺的根源。

        此外,大批接受记者采访的85后、90后新生代农民工表示,薪水或许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他们更看重是否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能否在新岗位上获得晋升机会、能不能得到更多的技能培训等。据记者了解,一名85后农民工近日拒绝了杭州一家企业月薪4000元的  “抛光工”工作,理由是这份工作不利于健康,是在“拿身体换钱”。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