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艰难时刻的一丝亮光

2009-12-19 04:34:23

在恶劣的技术形态、利空压顶等诸多基本面负面因素面前,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被恐慌氛围隐藏的亮点。

每经记者  李伟

        调控疾风骤雨,新股洪水泛滥,大盘战战兢兢。这是本周市场最为形象的写照。

        月初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我们从“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会议主基调中,读出了一个最核心的“变”字。于是,《每日经济新闻》以《变字当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透露出的最大信号》为总题,连续策划报道了3期《宏观今日谈》。其中第二篇就是  《变宏观调控  宏观政策表面不变内核变》,指出在财政、货币和其他宏观调控领域,“变”将是2010年的第一主题。

        但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这个“变”居然来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而且,首先“变”在房地产领域。从1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公开发表“抑制投机性购房”的讲话开始,半个月时间里,国家宏观调控高层相继就遏制房地产投资和投机问题发表谈话的就达4人次之多。随后,“国四条”出台,加上12月17日出台的“五部委通知”,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炉。

        在资本市场,监管层也快速出手,大规模释放新股再次成为调控利器。本月新股发行可以用“洪水泛滥”一词来形容。大盘中盘小盘,千万珍珠落玉盘,令人目不暇接。

        货币领域,至本周四,央行已经连续10周净回笼资金。

        如此快速“抽水”式的资金分流,彻底改变了股市短期资金面的生态平衡,让市场软如稀泥。

        年关将至,监管层的这一系列政策调控,最大的威力体现在人们的心理层面上。人们从中意识到:在  “变字当头”的2010年,市场面临来自政策面变化的严峻挑战,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将是贯穿2010年投资市场之始终的问题。忧虑之下,筹码松动,很多人被迫选择离开。

        下周乃至年底,还有如此众多的新股发行,短期内大盘也将继续在各种利空因素中剧烈震颤,弱势或许还将持续。但是,一个成熟的投资人,越是在这种艰难的时候,越是要冷静沉着地思考,而不是随大流一起慌张乃至于手忙脚乱、六神无主。

        在恶劣的技术形态、利空压顶等诸多基本面负面因素面前,其实,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被恐慌氛围隐藏的亮点。

        18日,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关于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将适时推出的讲话,让我们现实地感到,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也许真的要来了。那么,这事实上对市场特别是大盘蓝筹股构成大利好。我们设想,如果因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引发大盘蓝筹股的一波行情,大盘指数就没有理由就此快速玩完。

        另外,如果客观分析对房地产行业如此密集调控的客观后果,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调控极其利空地产行业和地产股票的同时,也可能给整个股市带来一丝亮光:从地产行业撤出的巨量炒房资金们,为什么没有可能到股市来寻求出路呢?毕竟,在通胀预期越来越强的背景下,中国可供老百姓投资保值的渠道,其实并不多,这些资金中的一部分,除进入股市外,可能别无选择。

        更何况,显性的利好是,宏观经济的V型反转已经确定无疑,存款活期化的倾向也正在进行之中,还没有结束的迹象。

        若如此,我们可以预期,本轮应景式的股市大调整,可能在年关前的某个时间内结束,“牛哥哥”送给“虎弟弟”的,很有可能是一个大大的笑脸,这其实也难说。

        越是艰难的时候,我们越是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该持有还是该卖出,就全在我们内心的念头了。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