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调查

每经网首页 > 上市公司调查 > 正文

皮海洲:监管高管违规炒股何以有成绩无成效

2009-11-13 03:44:51

皮海洲

        近日,上证所先后以不同的方式公布了自己三季度或今年前10个月的监管成绩单。

        首先是在11月5日公布了2009年第三季度自律管理工作季度报告。根据该季度报告披露,三季度上证所共完成异常交易调查185起,其中发出书面警示函70份,进行限制账户交易多起,并通过调查和分析,及时发现涉嫌市场操纵、内幕交易等违法违规行为线索多起,提请证监会立案或进一步调查。随后又于11月9日通过权威媒体公布今年前10个月对上市公司董监事及高管违规交易的监管情况,共计查处上市公司董监高45人次的违规交易行为,其中,对19人次予以监管关注,并对26人次给予通报批评纪律处分。因此,上证所的这份监管成绩单,其成绩堪称优良。

        但上证所的这份监管成绩单,却让投资者诧异。虽然上证所三季度对185起异常交易进行了调查,今年前10个月查处了45人次的高管违规炒股行为,但整个市场对此似乎没有知觉,当然更谈不上有什么威慑力了。股市上的违法违规的行为还在继续发生,异常交易也还存在;高管违规炒股的事情还在上演。在笔者看来,上证所的监管表现是一种有成绩但无成效的尴尬局面。事情虽然做了不少,但成效却微乎其微,这样的监管显然不能适应股市发展的需要。

        股市监管如何改变这种有成绩但无成效的局面呢?在这里,笔者不妨以对高管违规炒股的监管来加以说明。

        高管违规炒股之所以屡禁不止,关键就在于监管的力度不够,尤其是处罚的力度不够,以至“违规炒股”有利可图。比如,从上证所的层面来说,对违规炒股的高管,能使用的手段主要也就是监管关注、通报批评之类的“软处分”。这对于高管来说,基本上没有损失可言。即便是证监会的查处,除了没收投资收益外,也就是给予三五万元的罚款。这对于年收入动辄上百万、数百万的上市公司高管来说,权当他们玩了一局小牌。相反,通过违规减持,高管们至少可以把自己用于炒股的几百万、几千万成本套现出来。

        正是基于对高管违规炒股在查处上的轻描淡写,一些上市公司因此干脆就为高管的违规炒股行为打马虎眼。如大商股份董事长牛钢,在三季度亏损季报出台前精准减持了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为避免牛钢陷入信息披露窗口期,该公司将原计划10月13日披露的三季报推迟至10月17日。有了上市公司的紧密配合,高管们违规炒股也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因此,要有效抑制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行为,首先就必须加大对高管违规炒股的处罚力度,使罚款金额达到高管年收入的1/3~1/2。如此以来,高管违规炒股被处罚时才会有疼痛的感觉,也才不会胡来。其次,要让上市公司受连坐。将对高管的处罚视同是对上市公司的处罚,记入上市公司的诚信档案,同时也对上市公司处以高管罚款金额3倍以上的罚款,这样上市公司自然也会对高管的违规炒股行为加以约束,使高管违规炒股不再只是个人行为,而是一种企业行为。

        只要能做到这几点,在监管上市公司高管违规炒股问题上有成绩无成效的局面,自然就可以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