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建国际金融中心 上海应有大作为

2009-09-26 01:55:47

每经记者  陈珂  马骏骎  发自上海

        上海将于2020年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在这个宏伟目标刚刚开始起步之时,与会的各位嘉宾对此表达了各自的真知灼见。

        费达翰  (IMF驻华代表):上海这个正在建设中的国际金融中心应该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建议上海可以利用深化金融市场的机会,丰富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此外还需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包括繁荣企业债券、股票、共同基金市场。在政策方面,汇率政策的调整、同样可以帮助中国提振消费。同时,中国还需要逐步实现利率市场化。

        方方(摩根大通中国CEO):

人民币充分国际化是上海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关键问题,应加大力度开发上海这个金融平台的投资功能和融资功能,而人民币应该成为世界性的投资和融资货币。上海目前还不是一个国际投资平台,这对于国际金融中心而言是很大的“缺失”。

        目前中国同很多国家进行货币互换、实施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都是非常有益的尝试。但人民币目前还欠缺的是其投融资功能,而上海如果能够使这一功能得到发挥,那么上海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金融中心。

        同时,决策机构应该尽快建立机制让美国的公司到A股市场上市,为海外的市场参与者提供融资手段,人民币如果能够成为海外企业重要的融资手段,将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体现。

        杨建文(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对上海来讲,其打造国际金融中心一个突出优势在于区位优势。

        上海在我们国家的中端。沿海流域和长江流域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城市密度最高、在整个改革开展中站得最前面的两条经济带,上海就在这里汇集。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是上海自己本身的事情,它背负着沿海地区以及长江流域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共同意义,通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形成一个动员和配置全球金融资源的能力,而这个能力本身的载体就是金融中心。

        对上海来说也好,对整个中国也好,当前情况下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不仅是需要,而且是迫切,但是我们受很多条件的制约和限制。最简单一条,人民币还没有成为真正的国际化货币。在这之前,我们要积极地做好推进,积极地打好基础,才有可能把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成功。

        赵晓斌  (香港大学中国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要彻底改变观念。要保护小投资者,不能以大机构利益为主导,这才是国际金融中心的根本。北京、上海、香港有望共同创造今天伦敦、纽约这样的辉煌,而未来北京、上海必将诞生纽约式的股票市场。

        金融中心发展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体的规模很大,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中心对于经济发展又是相辅相成。对于金融中心而言,交易信息非常重要。完善的法律法规才能真正促进资本市场发展,在这其中更应该关注小投资者的利益。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