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从QQ到阿里巴巴 我亲历中国网络股奇迹

2009-09-01 02:40:43

口述:网络工程师小陈  撰稿:马骏骎

        我是中国第一代股民,也是中国第一代网民。

        10年前,在朋友的介绍下,我开始使用QQ和朋友进行网络聊天,QQ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出于对QQ的喜爱,几年前,腾讯在香港上市之后,我便开始关注其市场表现。上市之初,由于盈利不佳,加之国际投行对QQ盈利模式的质疑,腾讯控股(0700,HK)的股价始终在低位徘徊。

        2006年,腾讯从当初简单的即时通讯软件发展成为涵盖即时通讯、网络游戏、门户、无线增值等7大业务的互联网巨头。出于对腾讯的看好,2006年5月,我以15港元的价格买入了大量的腾讯控股。虽然此时股价相比上市之初已涨了不少,但我仍坚决看好腾讯和QQ的未来。

        2008年,伴随着牛市的来临,腾讯的股价涨至55港元。虽然遇到了金融危机,腾讯股价一度大幅下挫,但我始终坚持不为所动。金融危机让许多企业遭遇巨大困难,但腾讯却逆势走强,2008年的收入达到了10亿美元。如今,腾讯的股价已突破了100港元,国际投行也开始不断推高其目标价。虽然3年获利已达8倍,但我还想再持有下去。

        今年投资网络股的另一个值得骄傲的案例,是著名的阿里巴巴。阿里巴巴(1688,HK)2007年11月在香港上市之初风光无限,2007年12月,股价最高到了惊人的41港元。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阿里巴巴股价一路下跌,到2008年10月已跌破了4港元。一个月之后,阿里巴巴公布了一项最多达20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由于阿里巴巴的股价只有一年前的1/10,加上看好这项回购计划,我毫不犹豫地在4~5港元买入了大量的阿里巴巴股票。如今,走出金融危机的阿里巴巴,股价飙升到了20港元。

        在过去几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发生了爆炸式发展,从网民数量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同时,中国市场目前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互联网使用率仅为22%。对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我依然看好。

(本栏目欢迎读者提供线索或投稿,联系请发送邮件至nbdlicai@yahoo.com.cn或致电021-61213800-663)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