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业精选

每经网首页 > 商业精选 > 正文

晴雨表不“晴”深圳港口吞吐量同比降两成

2009-08-26 02:37:21

每经记者  翟敏  发自深圳

        工厂复工,用工激增,GDP增长……透过一系列经济现象看上去,我国经济正在逐渐回暖,各种乐观的情绪渐渐占据了上风。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深圳的几大港口盐田港、赤湾港、妈湾港的实际调查来看,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在这座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最早、影响也最为深刻的城市,复苏虽正在进行,但比想象中要缓慢得多。

港口吞吐量同比降约两成

        李湘平现在很少把精力花在打理运输公司的业务上。一直以来,集装箱运输都是她旗下“德兴”公司的主要业务,但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她一直在卖出公司的拖车。实际上,这也是公司的主要资产。

        8月17日,李湘平这家位于深圳赤湾港旁的公司显得有些冷清,只有一个员工在前台上网,“嗒嗒”的键盘敲击声在空旷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清晰。“我现在只有周末才来这里。”李湘平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往年的这段时间正是运输业务最忙的时候,出口的货物要在11月前装船出港,赶在圣诞节前摆上欧美商场的柜台,因此在这几个月里,公司的近20辆拖车每天都奔跑在深圳和东莞之间,忙着把一个个货柜送往码头。

        今年的市场行情却有些惨淡,尽管已经卖掉了十几辆拖车,公司的运力小了很多,但仅剩的4辆车并没有因此更为忙碌。“去年近20辆车得加班加点跑,现在只有4辆车却还是业务量不够。”强烈的对比让李湘平有些无奈。

        离李湘平的运输公司400米不到的地方,就是赤湾港区的闸口。8月17日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此看到,10多条进闸通道只开放了6条,大约20辆重柜车在闸口前等候进闸。

        “以前情况好的时候,进闸的重柜车至少能排队到妈湾电厂那边。”一位赤湾港的工作人员指着港前路尽头的火电厂告诉记者,“要是遇上车特别多,重柜车能从整条月亮湾大道一直排到南头关。”显然,和闸口前曾经长长的车龙比起来,眼前的景象仍过于萧条。

        今年1至7月份,深圳港货物吞吐量为10447万吨,仅为去年同期的8成左右,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为7725万吨,降至去年同期的80.4%。2008年7月,深圳赤湾港区和妈湾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是56.1万标准箱。今年7月这一数字下降到38.9万标准箱,同比下降幅度达到30.7%。深圳东部的盐田港情况同样不容乐观。今年上半年,盐田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379.1万标准箱,下降11.1%。

        来自集装箱制造巨头中集集团的消息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其2009年一季度季报指出:“干货箱市场需求并未改善,本集团的干货箱仍基本处于停产状态。”近日中集集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记者表示,在干货箱这一块目前的情况和一季度没有太大变化。

进出口仍低位徘徊

        “有一个做出口的老客户,以前每年广交会以后就开始发货,每次出货都是10个货柜左右,但今年直到现在还没有发出过一个货柜。”李湘平说,现在这家拖车公司每个月的业务量大概就是100多个货柜,“不到去年同期的20%”。

        从不久前深圳市发改委联合统计局公布的深圳前7个月各项经济数据来看,深圳总体经济稳步回升。深圳市发改委主任陈彪介绍,1~7月份,深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3.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787.85亿元,增长14.8%;降幅比上半年收窄0.7个百分点。

        看上去,深圳市各项经济指标逐渐向好,经济快速回升。不过,有一项尤其重要的指标却是一直难有起色,这便是进出口。深圳市统计局局长邓平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坦言,“1~7月份出口仍在继续下降,下降的幅度约为百分之十几。”他分析认为,深圳过去出口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国际经济以及消费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现在由于美国经济下滑,经济泡沫破灭,消费也跟着收缩,因此过去主要依赖欧美需求的出口基础就受到严重影响。

        作为珠三角出口货物的主要出海口,外贸进出口在深圳港的业务结构中占有超过7成的比重,这也导致深圳港对欧美经济波动尤为敏感。

        今年上半年,中国外贸整体降幅超过20%,深圳港也在这次金融风暴中遭受重挫。据深圳市港务管理局统计,深圳港1至7月份集装箱吞吐量比去年同期下降21.1%,其中空箱比例为33.3%。实际上,同比下滑的态势自去年年底以来一直在延续。据深圳海关的统计数据,今年1月以来,进出口下降便一直在十几到二十个百分点之间的同比降幅徘徊,并且一直持续到7月份,仍没有明显的向好趋势。

全面复苏尚待时日

        与进出口情况相比,其他经济指标以及现象让人更乐于接受。《每日经济新闻》日前调查了珠三角经济复苏状况,包括企业开工数量、招工用人数量等都在快速回升。不过有业内人士指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只要进出口一日不好转,要谈全面复苏就还为时尚早。

        尽管和年初情况最坏的时候相比,空箱率、吞吐量、航运费用等都显示出深圳港的业绩已经开始反弹,但外贸为主的业务结构决定了深圳港的复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需的复苏。

        据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在国内出口商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降幅较小,像服装及衣着附件、鞋类、家具、塑料制品及箱包的出口值降幅都在10%以内。但机电产品出口3677.1亿美元,同比下降达20.8%。

        分析人士认为,在国际经济开始回暖的关头,各国首先考虑的是本国就业和经济的复苏,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带来大量就业,定会成为本国重点扶持的对象。因此,国内的相关产品出口还有可能会受到贸易保护主义浪潮的冲击。

        而我国在1至7月进口的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铁矿砂、原油、大豆、初级形状的塑料都有大幅增长,铜的进口量更是达到264.3万吨,增长75%,其中6月的进口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

        另外,据调查显示,虽然2009年以来我国出口订单指数持续上升,但央行2009年第二季度企业家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企业出口订单主要以小单、短单为主,未来的不确定性仍然较大,形势并不乐观。

        招商证券最近发布的港口集装箱业务研究报告指出,7月份全球新购集装箱需求仍然处于“冰冻”状态,7月份中国集装箱出口数量仅6万个,1~7月合计仅31万个,这表明全球集装箱航运需求仍然不足。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部长张小济认为,考虑到外部市场好转以及政策的滞后性等特点,预计中国三、四季度的出口形势会有所好转。但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今年三季度出口显著改善的可能性并不太大。

        财富同道会首席经济学家王亮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港口复苏的脚步还是有点孱弱,步履蹒跚。“对比来看,出口导向型的珠三角地区的港口情况还是不能让人满意,只能说是降幅趋缓,但还没有出现上涨的趋势。”

        他进一步分析认为,“从其他指标观察,集装箱的箱量周转有所加快,但船公司运力依然过剩,这对于港口来说都不是很好的消息。8月21日反映原油运输市场运费走势的BDTI指数收于502点,比上周末下跌5.24%。本周VLCC海湾运输市场成交保持前期的低水平,8月货盘出尽,9月货盘未现,运费底部震荡,总体运价走软。这些与港口密切相关的数据显示,中国外贸复苏缓慢,港口行业真正走出低谷还需要时日。”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