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业精选

每经网首页 > 商业精选 > 正文

近6万合同“待字闺中”伦敦奥运热盼“招赘”中国企业

2009-07-02 02:57:48

每经记者  黄清燕  发自上海

        继水晶石数字科技成为伦敦奥运会首家签约的境外赞助商之后,日前红双喜也宣布跻身奥运会器材供应商之列。据透露,伦敦奥组委正以价值80亿美元的合同为“饵”,招揽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赞助商和供应商。

        “伦敦奥运会总共有70000个合同,截至目前,还有80%以上没有找到供应商,我们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加入奥运会供应商的角逐中。”日前,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对英投资中国区主管庞大维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英国官方渠道的种种信息显示,大念“省”字诀的伦敦2012奥运筹备工作想借力于中国,发挥中国企业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

        于是,在欧美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伦敦奥运会筹备机构的工作人员开始频繁出现在中国民间,希望中国企业“拔刀相助”。

中小企业争夺80亿美元商机

        伦敦奥组委官方网站公布的消息显示,2012年的奥运会将预计有70000份直接合同以及由此带来的供应链,总共可能产生出7.5万个商业投资机会,带来80亿美元的商机。

        伦敦奥运会正好遇上了全球金融危机,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伦敦奥运会组委会的采购开始瞄准价位相对低廉的产品,而在这点上,中国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此以外,还有不少大公司拿到一个大项目之后,会再分成许多小项目包给中小型企业,从而产生更多的需求与机遇。“我们准备几家企业共同承担一个项目的供应。”一个有意成为伦敦奥运会小家电类供应商的企业负责人表示。

        “软件、物流、零售、通信,都将是招商的热门。”庞大维表示。据庞大维透露,目前有100多家中国企业登记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供应商,“下一阶段,我们将筛选最好的企业成为供应商。”据介绍,伦敦奥运会招商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工程类的,一种是商品类的。据《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内部资料显示,伦敦奥运会中一些重大工程项目一般按照总包合同签署给国际公司,在重大工程项目上,中国企业占据的份额微乎其微。

3中国企业签约伦敦奥运会

        随着伦敦奥运会招商工作的推进,各企业获得订单的消息开始传来。

        今年3月,伦敦奥组委官方发布消息称: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晶石”)已经成为伦敦2012年奥运会及残奥会的第六家第三等级供应商/赞助商,这也是伦敦奥运会首次签订境外赞助商。《每日经济新闻》获得的最新消息是,水晶石已获得伦敦奥运会1200万英镑的订单合同。据悉,水晶石曾是北京奥申委的赞助商,在2006年正式成为北京奥运会图像设计服务供应商,随后承担了北京奥运开幕式影像总包商,负责了包括画轴、鸟巢环幕等数字内容制作。奥运会之后,公司一炮走红,相继成为上海世博会多媒体供应商和深圳大运会图像设计服务独家供应商。

        除此之外,《每日经济新闻》得到证实,北京华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伦敦奥运会徽章品类的独家特许经营商。据了解,华江文化已经设立了伦敦办公室,接下来将进入铺设零售渠道的阶段。

        包括生产制造、建筑建材领域更多的中国企业投入到伦敦奥运商机的角逐中。

        6月8日,红双喜在上海宣布成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乒乓球器材供应商。这是红双喜自悉尼、雅典、北京三届奥运会之后,连续第四次成为奥运会器材商。

        除此之外,上海浩博椅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湘勋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正在洽谈伦敦奥运会4000万英镑的订单。”据黄湘勋对记者透露,在早些时候,他曾同35家企业一同前往英国考察伦敦奥运会的招商情况。按照黄湘勋的安排,如果想成为奥运会的供应商,需要提前一年时间准备,“如果成为供应商,我们将在英国租赁仓库,接着做好软着陆的计划。”在他看来,伦敦奥运会只是进入欧洲市场的契机,“现在不赚钱,(我们指望)以后赚钱。”

企业赴英注册掀高潮

        早在北京奥运期间,伦敦投资局就在中国11个城市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名为“通往伦敦之旅”的商务推介活动,以吸引中国企业参与到伦敦奥运中来。由于预算紧张、时间紧迫,很多英国本土的企业依然对伦敦奥运商机持怀疑和观望态度。他们认为由于英国物价上涨等因素导致的成本过高和合同规定的时间过紧等问题,参与伦敦奥运的风险和难度都不小,如果处理不好,反而会影响自己公司的信誉。而这种观望似乎给中国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英镑持续贬值,加上伦敦的地价已经下降了30%,汇率、商业成本的下降对于中国企业开拓在伦敦甚至欧洲的业务都是良机。”庞大维推销道,中国企业对英国的投资保持了强劲的势头,目前已有420多家中国企业在英国投资,其中去年至今就有59个投资项目。中国企业在英投资范围包括银行业、医疗、电子商务、电信、汽车等。而现在平均每周就有一家中国企业在英国注册。

门槛过高  企业出手趋于冷静

        虽然全球正在经历金融危机,但伦敦奥运会的赞助门槛丝毫没有降低。“如果要取得4000万英镑的订单,我们就得付出1000万英镑的赞助费。”在上海浩博椅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湘勋看来,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供应商短期内并不赚钱。

        据国外媒体报道,水晶石的赞助金额高达1470万美元,按照协议,水晶石公司除了支付以上的赞助费用外,还要无偿为伦敦奥运会提供包括开闭幕式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动画业务。

        虽然伦敦奥运会是中国企业投资欧洲的最佳跳板,但这期间所要支出的成本也令不少企业退缩,曾狂热投入北京奥运会赞助的不少企业开始显得冷静。

        “我们已经确定不参与伦敦奥运会的赞助和供应商工作了。”昨日,奥康集团新闻发言人王海龙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早前,奥康曾信誓旦旦地为进军2012年奥运会做筹备。奥康集团方面表示,受到经济危机和反倾销的影响,奥康的海外订单出现了下滑。同样,海外需求的减少也使原先希望借助伦敦奥运会开拓海外市场的生产企业开始“犹豫”。

        据悉,奥康集团为北京奥运营销投入了3亿元,按照奥康皮鞋400元一双的均价来算,这个投入相当于要卖掉75万双皮鞋。

        “我们曾有意去英国考察奥运商机的,但现在我们暂时不考虑了。”一家曾有意成为伦敦奥运会供应商的浙江企业近日表示。据悉,不少原定于5月底组团赴英国伦敦考察的浙江企业都取消了出行计划。有关媒体报道指出,贝发集团、均瑶集团、金牛工贸、曙光印业等参与了北京奥运会的浙江企业均表示“伦敦奥运会暂时还没有放上议程。”

国内赞助更受青睐

        值得一提的是,伦敦奥运会虽然在中国企业中遭遇  “冷热不一”,但各企业对于国内赞助则一如既往地热情。(奥运赞助包括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而赞助又可分为奥运合作伙伴、奥运赞助商和奥运供应商三个层次。)

        6月23日,安踏和中国奥委会在北京奥林匹克中心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该公司将为2012年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提供领奖服。和以往领奖服仅针对奥运会不同,此次中国奥委会首次将2009~2012年的奥运周期打包。这预示着未来4年当中除伦敦奥运会外,中国奥委会组团参加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等11个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中国运动员都将穿着安踏所提供的装备,走上最高领奖台。

        安踏体育执行董事及首席运营官赖世贤公开表示,此次合作的年限、赞助额、权益范围等均史无前例。对于赞助金额,曾有传闻称是安踏斥资10亿竞标中国奥委会战略合作伙伴之席。但安踏方面并未承认。

        据悉,在礼仪服装合作项目落实后,中国奥委会还会陆续展开其他类别合作伙伴、赞助商、供应商的征集工作,包括6~8家合作伙伴、10~12家赞助商、15~20家供应商。这些合作伙伴将提供给中国奥林匹克运动、中国体育代表团资金、实物、服务支持和推广,进而享有中国奥委会赞助计划中的全部赞助权益。

不赚钱  赚将来?

        去年轰轰烈烈地赞助奥运、制作“祥云火炬”的华帝股份(002035,SZ)3月份公布了自上市以来首个亏损的年报。年报显示,公司总费用率上升幅度大于毛利率上升幅度,导致净利润率下降。据悉,华帝股份的奥运赞助费用高达4000万元,加上辅助的广告投放,2008年的广告费用共花去1.95亿元。但是,特许商品“火炬摆件”仅销售5000万元,与之前合同预计的3亿元相去甚远。

        与华帝股份一样,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在奥运营销中大笔支出的企业  “血本无归”。统计表明,在1984年奥运会正式商业化之后,直至2004年间累计的144家奥运会合作伙伴中,仅约30%的企业在奥运项目上盈利。剩余70%的企业在奥运会结束后,也结束了短期的奥运价值收益。

        业内人士表示,企业花费巨额资金赞助奥运会,更多是借奥运推广塑造品牌形象,并借此实现企业文化、品牌核心价值、技术创新、品牌营销四个方面的整合提升,继而达到企业整体实力的升级,但由于中国民企在操作上没有经验,很容易陷入被动状态。

        对于中国企业寻求成为伦敦奥运会的供应商,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认为,赞助伦敦奥运会的前提是  “这家企业在英国的经营足够强大”。分析人士指出,不可盲目去竞争奥运会供应商,成为供应商的基本条件是  “有扩展海外业务的可能和承受赞助费用、短期亏损的能力。”

新闻链接

知名品牌纷纷退出奥运赞助

        2007年10月,柯达公司宣布,将在北京奥运会之后停止和国际奥委会签署的顶级赞助商协议。当年12月,联想对外宣布,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不再续约奥运TOP赞助计划。

        2008年11月,强生公司决定退出国际奥委会TOP赞助商计划,终止未来4年对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和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的赞助。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