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上市公司调查

每经网首页 > 上市公司调查 > 正文

反弹逾千点 基金业仍受三大顽症困扰

2009-06-20 02:01:12

每经记者  别冶

        2009年股市持续上涨,半年来,A股反弹已逾千点,基金在业绩、规模及业务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发展,基金业的春天再度来临。然而,在这个基金业一片欣欣向荣的春天里,不能不看到,基金业一直以来遭遇的发展瓶颈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基金业绩“与股共舞”、基金人才流失严重、基金产品同质等问题仍然突出。

        市场人士担心,尽管今年基金业绩的上涨有目共睹,但是业绩的上涨并不能代表基金行业全面转好,如果一直以来阻碍基金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得不到实质性的解决,那么业绩的上涨也难以保持持续性,基金业绩只能是一如既往地随股市起伏不定。

与股共舞专业投资能力待考验

        “买基金跟自己买股票一样亏那么惨,我交管理费买基金还有什么意义”,2008年罕见的大熊市让基金成为众矢之的,而在今年股市大涨、偏股基金平均涨逾40%的行情里,也不乏一些基金跟不上股市上涨步伐,基金业绩分化明显。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基金的投资管理能力仍待考验。

        得益于股市大涨,偏股基金全面丰收,但跑赢大市的基金几乎是凤毛麟角。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18日,剔除今年成立的新基金,偏股基金的平均涨幅为41.3%(大盘同期涨幅近60%),涨幅超过60%的偏股基金仅有27只,其中,涨幅最大的国投瑞银瑞福进取上涨了88.97%。

        统计数据还显示,今年以前成立的偏股基金中,12只基金涨幅未超过20%,5只基金涨幅未超过10%,这其中,不少基金是2008年以前成立的老基金。

        此外,资料数据显示,2008年大熊市中,大盘跌幅超60%,2008年以前成立的老基金平均跌幅也接近了50%。

掌舵人变动频繁人才流失仍严重

        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早已为业界习以为常,然而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势必造成投资团队的不稳定,进而影响基金业绩,损害到基金持有人利益。针对这一问题,管理层在今年3月份出台  《基金经理注册登记规则》,4月份新规实施后,基金经理频繁跳槽的现象得到缓解。不过,好景不长,近两个月,基金经理变动风潮再起。

        Wind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发生基金经理变更6起,6月尚未结束,基金经理变更已有10起之多,变更次数远高于去年同期。资料数据显示,去年5月发生5起基金经理变更,6月份发生7起。

        另据记者了解,除高管、基金经理这些核心人才外,基金公司渠道方面的优秀的销售人才流动性也很大。

        当然,基金经理的流动不只局限于“内部”,近几年来,不少顶尖基金经理已从公募基金转入私募。从早先的肖华、江晖、田荣华、吕俊、石波、李学文,再到今年的王宏远、李旭利,基金业内王牌基金经理纷纷转入私募,公募明星所剩无几,公募基金人才的流失已经成为基金业发展的桎梏。

创新之路漫漫产品同质化一时难改

        专户“一对多”业务、ETF联接基金,今年以来,基金行业迈出创新步伐。ETF联接基金无疑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到ETF产品的投资中来。不过,相对于公募基金众多产品的同质化现象,基金创新远远不够,创新之路仍然漫长。

        事实上,管理层和基金公司每年都在呼吁创新,但真正的创新产品仍然乏善可陈。目前的公募基金产品,多是将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及货币基金冠以各种不同的名目,而实际上,如果从其投资方向及投资组合上深究,区别并不明显,而同一基金公司旗下尤其同一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在股票的选择上则更为相似。

        分析人士指出,投资范围有限、基金公司创新动力不足是导致基金产品同质化的主要因素。不同于国外,国内基金业目前的投资范围仅限于证券投资,而国外基金不仅可以投资黄金、期市,甚至可以投资房地产。另外,不同于其他行业,基金现有产品虽然存在同质化,但并不妨碍为基金公司赚取高额利润,基金公司创新动力自然不足。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9604220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