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尽量回避复杂的结构性产品
2009-05-22 02:39:47
每经记者 李书毓 实习生 曾春发自北京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在今年的资产管理上是“稳”字当先。昨日,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中心总经理张秋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的宗旨就是稳健投资,在宏观经济形式不明朗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障客户的利益。”
张秋林说,今年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开始尝试与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合作推出产品。另外,还推出了很多股权投资类产品,而且大部分进行了优先次级分层,客户作为优先收益权人。她强调说,股权投资类产品虽然进行了优先次级分层,但是投资风险仍然很高。
去年,很多富豪在香港的外资行购买了一种叫Accumulater(即KODA,累积期权交易合约)的产品,结果陷入了巨亏(本报曾作报道)。
在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之 前 ,Accumulator在香港大行其道。“其实之前有人借这个产品挣了不少钱,只是后来正好赶上了全球金融危机,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张秋林认为大家应理性对待这种复杂的结构性产品,
张秋林透露,次贷危机发生之后,监管机构已加大了监管力度。“最近银监会发布了一个通知,将银行理财产品在发售五日内报备改成发售十日前报批。现在大家的投资理念基本趋于保守,尽量回避结构复杂的产品。中信对产品经理的要求是,出具的产品必须让顾客能通过说明书看懂。”
对于中信银行和西班牙对外银行(BBVA)签署关于汽车贷款和私人银行业务合作的协议一事,张秋林透露,现在该项目正在向银监会报批的过程当中,具体事宜要等批复。BBVA为中信银行的战略投资者,中信银行2008年报显示,BBVA持有其10.07%股份。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