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机构

每经网首页 > 机构 > 正文

惠誉:银行业贷款风险或被低估

2009-05-22 02:39:47

每经记者  马骏骎  发自上海

        信用评级机构惠誉昨日表示,对于中国银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表示担忧,尤其是因为企业贷款在整体贷款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未来银行信贷成本的上升以及定价能力下降是两大影响银行的负面因素。

        惠誉更认为,或提高中国宏观政策审慎度的风险评级,因为今年新增贷款同比增速将创纪录,且中国资产市场波动依然比较大。

        惠誉董事总经理麦克名表示,预计中国今年GDP增速在8%以下。

惠誉

银行在企业贷款上承担风险

        数据显示,企业贷款今年一季度达到4.2万亿,占新增贷款总额的92%。惠誉金融机构评级部驻北京高级董事朱夏莲表示,通常情况下,企业盈利的下降总是伴随着信贷紧缩,但中国银行业依然对支持本地企业扮演了重要的政策作用,而国际市场需求的衰退会对投资回报带来压力,

        朱夏莲认为,企业贷款激增的原因包括央行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管理比较宽松、银行在定价能力削弱的情况上被迫以量补价。此外,大家心理上认为,将来和刺激政策相关的贷款即使有损失,政府也会补偿。

        惠誉预计,2009年银行全年信贷增速7万亿~8万亿元,同比增速很高,加上资产市场波动性高,中国宏观政策审慎度的风险评级或被调高。

        在宏观环境风险度较高的前提下,朱夏莲认为银行对于短期利润的关注,可能会导致在企业贷款领域承担过多风险。而看似来自政府方面的零风险担保和承诺,可能使市场对于贷款未来损失的严重性有所低估。

        惠誉还认为,目前贷款五级分类标准在定义上给了银行一些灵活掌握的空间,导致银行资产质量数据恶化可能在较长时间后。

        数据显示,去年下半年国内银行业净收入同比降3.7%,今年一季度则下降8.1%。朱夏莲认为,这主要是银行贷款定价的不断下降,以及信贷成本不断增加所致。

        朱夏莲说,“各银行在一季度纷纷增加减值损失拨备,今后可能还会进一步提升,然而对于完全覆盖将来的信贷损失还是不够的。”

分析师

中长期资产质量值得关注

        对于惠誉的判断,也有分析师认为,虽然资产质量中长期值得关注,但短期内看银行信贷成本大幅上升可能性很小。国信证券分析师邱志承表示,“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虽然受到实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但充足的流动性,银行良好的资金提供能力能够缓解资产质量的压力,短期内信贷成本大幅度上升的可能性小。”他指出,我国银行业仍处于金融保护阶段,目前客户结构相对较好,抗风险能力比较强。

        此前,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一季度我国银行业继续保持稳健运营态势,抗风险能力继续增强。截至3月末,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495.4亿元,比年初减少107.7亿元;不良贷款率2.04%,比年初下降0.38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双降”的态势。与此同时,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123.9%,比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

        不过邱志承指出,需要注意所谓“以量补价”有可能积聚长期风险。“为了短期业绩的需要而承担过大的长期风险是银行危机暴露的通病。”他表示,从去年年底开始,银行业大量发放基建贷款,但据他了解,银行对地方政府的信用风险并没有认真了解和分析,有可能积聚长期风险。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