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一周大事(5月9日)
2009-05-16 02:01:02
每经记者 肖艳
有报道称,SandersMorrisHarris集团主席预测称,在未来数个月内,美银和花旗等“暗中”被国有化的银行会拆售,称这是因为华盛顿政府想要发出强烈的讯息,以惩罚那些“搞污了自身,又让管理层脱罪的‘大而不能倒’的银行”。
点评:美国大银行压力测试虽为银行业带来好消息,但专家指出,这些美国“大而不能倒”的银行或将变得“大而不能存在”。中国现在盲目追求全能型银行的发展模式也值得警醒。
5月10日(周日)
美国经济预测机构蓝筹经济指标10日发布月度调查报告称,美国经济今年下半年有望开始增长,但明年第一季度失业率将达到周期顶峰。蓝筹经济指标的报告称,美国经济上个月的表现为商业活动收缩正在放缓提供了最新证据,预测人士因而普遍认为美国经济将在今年下半年走出衰退。
点评: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任克里斯蒂娜·罗默表示,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商业投资而非消费者支出将推动美国经济复苏。她说:“消费者回归高消费生活方式的机会并不特别大,我也不认为他们应该恢复那种生活方式。我们生活在一个需要开始增加储蓄的国家。”
5月11日(周一)
据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周一称,该公司联席首席投资官,有“债券之王”之称的比尔·格罗斯上个月减持了美国政府债券,这是他自今年1月份以来首次减持美债。
点评:据美林的美国国债主指数(U.S.TreasuryMasterIndex)显示,今年截至目前,美国国债价格已经下跌了3.93%;在2008年里,美国国债价格上涨14%,原因是在次级抵押贷款相关证券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投资者纷纷买入国债寻求避险。人们猜测,格罗斯可能开始买入高级银行债券。他曾在5月8日接受采访时称:“这些高级债券的利差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十分具有吸引力。”
5月12日(周二)
《纽约时报》报道称,虽然压力测试显示,19家大型银行明年底将录得最多824亿美元信用卡亏损,但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忽略了数以百亿美元计的信用卡债务债券等信用卡相关信贷投资,考虑到失业继续上升,估计全美信用卡业实际损失可能高达1860亿美元,将对整个银行业造成新一波冲击。
点评:一方面是信用卡损失加重,另一方面奥巴马立法规范信用卡的发行和使用。在中国信用卡业务还处于普及阶段,很多银行发行信用卡的门槛极低。在跑马圈地的过程中,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也是中国银行应该关注的。另外,有人说这次金融危机中的第二波将来自于信用卡危机,美国信用卡风险将是我们继续关注的焦点之一。
5月13日(周三)
美国白宫最新公布的数字显示,美国2009年的财政预算赤字将比先前估计的多出890亿美元,达到1万8400亿美元,比去年的创纪录赤字还高出三倍。据报道,赤字增加主要是因为经济陷入衰退、政府拨款拯救金融业和推出振兴经济配套措施,以及收支无法取得平衡的缘故。
点评:根据政府的计划,这个财政年,政府的近半数开支将通过借款取得,也就是说,政府每花费1美元,就有0.5美元是借来的。
5月14日(周四)
德国财政部长施泰因布吕克抨击了对欧洲银行进行压力测试的提议,称美国机构的这种测试“毫无价值”。
美国财长盖特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夏皮罗和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代理主席邓恩宣布,美国政府计划对OTC衍生品市场进行监管。根据当前法律,OTC衍生品大多免于监管。盖特纳表示:“我们将首次监管标准OTC衍生品,这是非常重要的开始。”
点评:金融危机之后加强金融监管成为美国金融业改革的潮流之一。
5月15日(周五)
伦敦银行间三个月美元拆借利率周四下跌,跌幅创下了八个星期以来的最高水平,原因是全球各国政府及央行所采取的解冻信贷市场的措施正显示出发挥作用的迹象。与此同时,金融机构的存款有所增长,也对这一利率形成了支撑。据英国银行家协会称,三个月美元Libor利率周五下跌将近3个基点,至0.85%;三个月美元Libor利率与隔夜指数掉期利率(OIS)之间的利差也下跌3个基点,至0.65%,是自去年6月16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点评: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银行间信贷市场解冻是金融系统步入正常的先决条件。盖特纳最近也称,美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已经降低。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65072776 上海:021-61213899 深圳:0755-33203568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