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ST盐湖:为配合重组 要求小非承诺推迟解禁

2009-03-31 04:48:23

ST盐湖之所以要求部分限售股东推迟解禁,就在于担心本次限售股如果全部解禁的话,再加上原有的流通股,流通盘将达到5亿股,这样流通股的股本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使得两公司合并局面更加复杂。

每经记者  马超彦

          现在年满1年的小非限售期已经过了,却还没有办理解禁手续,从法律上讲不属于流通股,从今年3月11日开始,ST盐湖流通股占比已经达不到《证券法》规定的最低要求了。

        上周末《每日经济新闻》刊登的  《承诺函封杀小非流通权ST盐湖信息披露涉嫌违规》的文章在两公司流通股股东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当天就有盐湖钾肥股东向深交所递交了紧急投诉邮件,强烈要求在ST盐湖公司出面澄清或说明此事项前,暂停盐湖钾肥和ST盐湖两只股票的交易。ST盐湖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公司确实要求22位小非为配合两公司合并,推迟解禁限售股。

ST盐湖:与小非达成不解禁协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以投资者身份致电ST盐湖董秘办公室。公司工作人员承认,除去已经公告的2家小非之外,公司已与本次可以上市流通的其余22家限售股股东达成了不解禁协议。由于此次小非解禁牵涉到公司重组重大问题,因此ST盐湖公司要求他们配合重组,在合并完成之前不上市流通。

        ST盐湖董秘办工作人员还表示,这些未解禁的小非在与公司签订的承诺函中,由于每家小非承诺解禁时间不一致,导致原本可以在一起上市流通的小非变成解禁必须有先有后,而每个小非都不愿意解禁时间被安排在后面,因此如果公司在公告中明确表示了某些小非的解禁时间,那必然将引起小非间的不“和谐”从而影响公司重组。该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记者,“有的公告不能讲得太明确了”。

影响盐湖钾肥股价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ST盐湖之所以要求部分限售股东推迟解禁,就在于担心本次限售股如果全部解禁的话,再加上原有的流通股,流通盘将达到5亿股,这样流通股的股本结构将会发生巨大变化,使得两公司合并局面更加复杂。

        盐湖钾肥一位中小股东在投诉邮件中指出,目前这两只股票正处于合并的关键时期,ST盐湖小非延迟解禁,而公司又没有任何说明,势必会影响两公司的股价关系,从而使其中一方在合并中利益受损。他告诉记者,盐湖钾肥的流通股东没有享受到ST盐湖股东的股改送股,现在却要承受其小非解禁的冲击,这是对盐湖钾肥流通股东利益的侵害,是非常不合理的。

        记者随后致电深交所投资者服务热线,得知上市公司一年中有两次申请办理限售股解禁的机会,至于具体的解禁时间要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来确定。3月20日,ST盐湖已经公布了一次限售股解禁的公告,那么今年“ST盐湖的限售股股东还有一次可上市流通的机会”。

分红可能泡汤

        此外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盐湖钾肥近期在年报中公布的10派16.72元分红预案有着深层次含义。

        因为根据相关的规定,“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公司,其利润分配以母公司的可分配利润为依据。”而年报显示,2008年盐湖钾肥母公司的未分配利润为-1044.61万元,因此有报道分析认为,该分红方案很可能就因此将被深交所否决。

        既然高分红可能遭到深交所否决,那为什么盐湖钾肥在合并前还要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分红呢?上述股东认为,盐湖钾肥是把分红方案和两公司合并捆绑在了一起。“合并成功的话,10派16.72元分红可以被视为合并前两公司进行资产清算的一部分,深交所批准应该没问题;但如果合并失败,可能就将按正常情况被深交所否决。”因此,如果盐湖钾肥股东要否决合并方案的话,将得不到2008年的高比例分红。

流通股占比低于法规

        记者发现,此次ST盐湖小非解禁与否,关系到ST盐湖流通股比例合法与否。

        早在ST盐湖借壳原ST数码整体上市时,就有声音质疑公司流通股占总股本比例达不到《证券法》规定的最低10%比例要求,两家公司完成重组和股改后,ST盐湖流通股的比例也只有2.5%。

        不过ST盐湖当时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当时原S*ST数码董秘认为,股改之后12个月内有限售条件的股票也可以算作流通股,这也就是说把此次可以解禁的小非也算作了流通股。

        于是上述股东表示质疑,现在年满1年的小非限售期已经过了,却还没有办理解禁手续,从法律上讲还处于限售,不属于流通股,或者说不再属于原来所说的1年期的限售股了,也就是说从今年3月11日开始,ST盐湖流通股占比已经达不到  《证券法》规定的最低要求了。

        因此他认为,根据《证券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深交所应该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但是ST盐湖董秘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却表示,公司在完成股改之后便不再存在这种限制。



媒体转载、摘编本报所刊作品时,请注明来源于《每日经济新闻》及作者姓名。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  010-65072776

上海:  021-61213899

深圳:  0755-33203568

成都:  028-86516389              028-86740011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