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更多

每经网首页 > 更多 > 正文

叶檀:“后两会股市”也等利好政策刺激?

每日经济新闻 2009-03-14 13:17:50

每经评论员 叶檀

两会之前,股市在强利好刺激作用之下,勉强维稳,这让股市患上了利好综合症。两会之后,投资者希望有更多的利好政策出台,让股市维持在高位。有人言之凿凿地表示,股市是信心之源,如果股市下行,则中国经济信心难以维持。

后两会时代,会不会马上出台利好措施?

从去年10月份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力度之强前所未有,这些措施需要消化的时间,政府投资的项目有逐步上马的过程。以前的长期规划在一两年内完成,不顾事实胡乱上马一些未经论证的工程,对于经济有害无利。

从目前固定资产投资来看,政府积极财政政策已经起到一定作用。1~2月份,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达26.5%,远高于市场预期。这一增速基本与2008年全年投资增速持平,较去年12月21.9%的增速上升了4.6个百分点,较去年4季度23.1%的增速上升了3.4个百分点。我国历年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都在25%左右,从结构上看,今年的数据主要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投资拉动,而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仅增长1.0%。这说明,企业对于经济预期不好,投资急剧萎缩,政府与国企的投资弥补了市场主体投资的不足。

从信贷数据来看,虽然今年1~2月份累计新增贷款2.69万亿,占全年新增贷款目标5万亿的54%,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0.48%,远高于今年17%的M2增长目标,信贷大量增加,1~2月的工业增加值只增长了3.8%,信贷投放的刺激被出口下降的效应抵消。信贷增加与票据融资同步增长,让人怀疑信贷增长有部分并未进入实体经济,而进入套利市场。

刺激经济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政府投资拉动市场主体的投资。就算如摩根大通的龚方雄所说,“政府出台第二轮经济刺激方案”,银行是否还能在目前的基础上增加更多的信贷量?这些信贷会到哪里去?市场主体是否会跟随政府的刺激方案而走?这些都是未知数。如果没有市场跟进,政府怎么拉动,经济周期都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3月13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政府做了长期的、困难的准备,预留了政策空间,也就是说,已经准备了应对更大困难的方案,储备了充足的‘弹药’,随时都可以提出新的刺激经济的政策”。这表明了政府稳定经济的决心,绝不意味着新的经济刺激马上出台,或者应该出台。

因为某些托市举措已经产生了负面效果,典型的就是为了挽救大型资源性企业出台收储政策,保护了全球相关的资源性企业,却沉重地打击了中国的制造企业。

政府出钱收储铜、铝等产品,当然保证了铜铝的期、现货价格维持在一定位置,却也挽救了全球的资源型企业——由于中国价格远高于国际价格,导致套利者从国外进口产品,而后在国内交货都有利可图。为什么中国最近进口大涨而出口下降,不是实体经济好了,是套利者在从海外搬运产品呢。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政府不可能采取提高关税等办法打压进口,所以不得不成为全球资源产品的买单者。现在各资源性国际公司驻中国的首席代表成为一言九鼎的人物,日子特别好过,就是因为在全球资源产品价格下挫之际,中国还在以较高的价格不断进口他们的产品。

中国的制造企业则遭受双重打压,他们既要承受人民币汇率随同美元一起坚挺的压力,还不得不购买高价的原材料。从2005年7月中国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升值21%,相当于美国世贸中心被毁之后欧元等货币对美国的升值幅度。全球几大主要货币中,欧元、英镑等,相比年初兑美元汇率贬值了20%~30%,唯独人民币对美元“亦步亦趋”。截至3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今年只微幅升值20个基点,但兑英镑却大幅升值了近5000个基点。这使中国产品失去了低价优势,拉美等地的订单接近颗粒无收。即便政府全面恢复以往的出口退税政策,也无法弥补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威胁。

只要全球经济景气继续下行,最终政府收储托市的办法也不会解决国内资源型公司,因为中国制造企业可以依靠进口解决原材料高价难题。笔者相信,政府在最初被资源性企业挟持的阶段过去之后,会考虑到这些负面因素。

中国目前最危险的是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资产品价格、股市价格必须稳定,但与国际市场相比,不应该维持在危险的高位,这样会反过来倒逼人民币维持强势,这样做对中国经济非常不利。


 

责编 刘兴斌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