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 2008-08-18 00:00:00
“热钱”,又称游资或投机性短期资本,是诱发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除套利预期是减少“热钱”流入的最有效方式。完善汇率机制及制定合理的利率政策能有效减少“热钱”流入。在套利预期无法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对跨境资本流动征税及实行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都能增加“热钱”套利成本,从而有效抑制国际“热钱”大量涌入。此外,采取直接的金融管制措施(如限制外资进入某些领域、规定最短停留期限)、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监测体系以及加大反洗钱力度等都有助于应对“热钱”冲击。
除加强对“热钱”进入本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外,经受过1997年金融风暴沉重打击的亚洲国家正联手修筑一道“防波堤”,以遏制“热钱”兴风作浪。今年5月,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以及中国、日本和韩国3国财政部长宣布,将出资至少800亿美元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以帮助参与国抵御可能发生的金融危机。
13国已就共同外汇储备基金的一些原则问题达成一致,但许多细节仍有待讨论。这一基金有望最早在明年投入运行。
【泰国】
采取宽进严出措施
在泰国,谈起短期投机性资本,至今常令不少金融人士色变。这是1997年金融风暴给泰国金融界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体现了泰国金融界的危机防范意识大为增强。
在过去10年间,泰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完善其金融制度。危机发生当年,政府就调整了汇率政策。同时,将原先受控于财政部的中央银行辟为独立机构。此外从长远出发,泰国有多套班子在对金融体制进行规划和不断整改。如今,泰国外汇储备达到700多亿美元,使投机者利用撤资手法恶性制造泰铢贬值的可能性降低。同时,政府加强对经济过热的关注,特别重视央行通过利率政策调控物价的能力,使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这两种调节金融市场的手段都能够有效运作。
2006年泰国发生军事政变后,泰国临时政府经济班子一时人选不定,金融市场出现混乱,“热钱”流入现象一度严重。对此,泰国央行随即出台一揽子应急措施,其中包括外国短期资本准备金政策,即外国投资者投资金额中的30%必须在一定年限后才可以撤出泰国市场。此举虽招致不少微词,却使非正常繁荣的泰国金融市场得以迅速恢复稳定。2007年初,泰国还修订了《外国人经商法》,对短期投资泰国的外国人设定了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
在对金融政策进行10年的调整和摸索后,经历过严重金融危机的泰国经济正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泰国依旧鼓励外国投资,并为此制定了大批优惠政策。批准外资宽进后,再通过严格的审批和监控手续,筛选出不良目的资本。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外资刺激泰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投机者轻易撤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韩国】
开放不等于放松监管
目前,韩国经济正面临股市低迷、韩元汇率下跌、通胀压力加大等考验。韩国金融机构认为更值得警惕的是,韩国已经出现了海外“热钱”大规模加速撤离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很多韩国学者意识到或许可以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带来的经验教训中寻求应对之方。
金融危机爆发前,韩国经历了30多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1993年开始,韩国政府大力推动经济全球化,实现了资本自由化和外汇兑换自由化。然而,由于缺乏对海外资本市场、特别是短期流动资本的清醒认识,韩国金融机构向海外金融市场大量借入1年期甚至更短期限的外债,然后在韩国国内以4年至5年的期限贷给企业,以这种“短借长贷”的方式套取利差。韩国国内银行的高利率以及迅速膨胀的房地产市场和股市也吸引了大量“热钱”进入韩国市场。1997年底,韩国韩宝等大型财团因盲目扩张濒临破产,从而引发了信心危机,包括热钱在内的外国资本突然大举抽离韩国资本市场。韩国金融机构“短借长贷”的冒险政策在突然出现的短期外债兑现要求面前暴露出了致命的缺陷。
韩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后,总结了3条教训。第一是金融开放不等于放松监管。第二是政府在制订经济政策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实现透明化,引导资本实现最佳配置。第三是改革低效率的财阀经济模式和转换政府职能。
【法国】
大力吸引直接投资
法国近年来一直鼓励外资进入法国市场,仅有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和龙头性质的企业在吸引外资时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外资主要是直接投资,法国也没有期货交易市场,因此资本的投机机会不多,导致“热钱”在法国难以立足。
有关数据显示,进入法国的外国资本绝大部分为直接投资,且多数为产业资本。目前外资控制的企业或外国企业分公司的营业收入占法国工业企业总收入的40%左右。这从侧面证明了外国资本进入法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长期产业投资,而不是为了短期投机获利。
法国是资本市场相当开放的市场,法国巴黎股市CAC40股指的成分股中,有超过一半的股权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主要为欧美国家的产业资本。这些外国资本进入巴黎股市通常也具有产业目的,而非靠股市差价或欧元升值来获利。例如,美国私募基金柯罗尼资本年初联手法国阿尔诺集团,以收购股票的方式成为家乐福集团第一大股东,其主要目的就是获得控股权,从而实现资本的产业化布局并谋取长期收益。
外资进入法国市场基本不需要行政审批,但当外资投资于军工等敏感部门或具有龙头性质的企业时,则需先获得财政部的审批。而为保护国民经济,确保本国利益,法国对一些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还实行政府控股策略,外国资本很难对这些企业实施并购。例如,法国政府是法国电力公司和核能巨头阿海珐集团的绝对控股股东,同时也是空客母公司———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集团的最大股东。
法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太发达,甚至没有期货市场,即便是法国本土的金融资本通常也要到欧美或亚洲的海外金融市场去“淘金”。因此,在法国很少有遭受“热钱”侵袭的说法。
(据新华社电)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