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信银行:试水小微特色支行 构建大零售战略

2014-11-11 00:53:32

为加快小企业金融体制和机制建设,中信银行将小企业金融业务由公司金融板块调整至零售金融板块,将个人经营贷纳入小企业金融条线管理。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张威 发自北京

在各银行都追逐中小企业金融市场时,中信银行小微金融在2013年做了很大的调整。

记者获悉,为加快小企业金融体制和机制建设,中信银行将小企业金融业务由公司金融板块调整至零售金融板块,将个人经营贷纳入小企业金融条线管理。

中信银行按照小企业金融业务“小微化、零售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特色支行、小微支行等机构建设,搭建市场、商会、园区、供应链等营销渠道批量获取优质小微客户群,通过标准化产品体系建设带动对小微客户优质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

截至2014年6月末,中信银行小企业金融贷款余额1288.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6.92亿元,增长9.98%;小企业金融客户共计31308户,比上年末增加3687户,户均贷款余额412万元。

试水小微企业特色支行

据了解,中信银行落实大零售战略及“小微化、零售化”发展要求,坚持“小微化定位”,重点发展单户贷款金额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业务,锁定目标细分市场,聚焦“衣食住行”等民生消费领域和日用百货交易、商贸社区等小微客户。

为了落实小微企业金融业务向小微化、零售化发展,中信银行在2013年提出了建设小微企业特色支行的经营思路,该行广州分行2013年8月成立了首家特色支行——宝岗大道支行,2014年2月成立了增城新塘支行和花都狮岭支行,广州分行对特色支行积极推动各项倾斜政策及集群项目的落地,取得了初步成效。

为了确保小微企业业务的审查审批效率,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对特色支行建立快速审贷机制,设置对特色支行授信业务的绿色通道,资料齐全的授信项目要求48小时内完成贷款的审查和审批。在营销人员和审查审批人员已尽职工作的前提下,对发生的一定范围内的不良贷款予以免责,并适当提高特色支行的不良贷款容忍度,实行差异化管理。

据了解,通过建立差异化的信贷政策,探索建立小微企业特色支行,不断研发贴近市场的金融产品,中信银行广州分行小微金融业务取得了不断成长进步。截至2014年4月末,广州分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1.39亿元,比年初增长5.76亿元,增幅12.62%;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111户,比年初增长120户,增幅12.11%。小微企业客户涵盖各行各业,切实有效为众多小微企业客户解决融资难问题。此外,武汉地区的特色支行发展也较迅速,2013年8月28日,中信银行武汉白沙洲支行以崭新的面貌矗立在白沙洲大市场,成为总行首批、武汉分行首家小微企业特色支行。

该行相关人士介绍,特色支行的业务定位不但顺应了总行“跨越式发展小微企业金融”的潮流,而且契合了总行“公司业务重心上移,零售业务重心下移”的大零售战略思想。

打造小企业业务管理系统

在考核方面,广州分行对特色支行制定单独的考核制度包括定量和定性指标,以资产类业务为主、负债类业务为辅,不考核公司业务指标和存贷比。

在培育期内,主要考核小微贷款余额、客户增量和零售产品交叉销售数量。同时,要求年底实现银监局小企业贷款投放“两个不低于”的要求:小企业信贷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速,小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增量。对专职客户经理以小微贷款余额、客户增量以及个人存款日均余额增量、个人存款时点余额增量、目标客户数增量等交叉销售指标考核为主,并给予一定时期的绩效保护期。

据记者了解,自2013年,中信银行就致力于提高小企业风险管理能力。

中信银行强调“规划先行、批量营销”的小企业业务模式,重点加强市场规划,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政策全面分析优势产业集群,制定相关行业、市场和集群准入规则,围绕“衣食住行”等服务居民生活的实体经济行业进行集群开发,将客户准入管理嵌入授信流程,从源头把控批量营销客户准入关。同时,中信银行还建立了专业化小企业业务管理系统,完善风险管控技术工具。

按照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体制调整方案,进一步理顺小企业风险管理流程,完善小企业风险打分卡等技术工具,按照“小微化、零售化、批量化”的客户定位,将个人经营贷业务纳入小企业业务进行统一管理,并建立独立的小企业业务管理系统,提升小企业业务风险控制的专业化水平。而且,该行还设计了“贴近市场、贴近客户、严控风险”的小企业产品组合。在深入市场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一系列小企业标准化产品,在产品设计、授信调查等全流程操作细节方面严格把控风险。

在小企业授信风险监测与检查上,中信银行建立多种小企业授信风险监测分析机制,定期从区域、行业、产品、担保等多维度对小企业授信业务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估,同时加强对特殊业务领域专项风险监控与检查,加大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力度。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