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精选

每经网首页 > 每日精选 > 正文

市值管理背后 董秘的泪奔史

中国证券报 2014-07-11 09:50:09

过去一年多,“市值管理”已成为上市公司中的一股“时尚”新风。尽管公开数据无法证实上市公司实质参与市值管理的情况,但各种侧面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参与者数量众多。不过,在各路人马涌入这一领域的同时,也充斥着各种灰色交易,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恶意坐庄。

为赚快钱坐庄

暗藏灰色交易

不过,在各路人马涌入这一领域的同时,却也充斥着各种灰色交易,一些急功近利的机构更是抱着赚快钱的心态,肆意妄为。这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恶意坐庄。

“一些机构做市值,还是以忽悠为主,套路只是老式坐庄的变通。一般先和上市公司层面做好勾兑,布置好大致的做股价框架,如什么时候出利好,筹码怎么分配,最后股价上涨的收益怎么分等等。”深圳一熟悉市值管理的私募人士透露。

从实际运作来看,这其实就是联合坐庄。比如当某公司股价在10元的时候,上市公司层面负责出利空消息,打压股价,以方便参与机构吸筹,在完成吸筹之后,上市公司再不断出利好,新项目、并购等等消息就会不断披露出来。“会讲一个看起来很美妙的商业模式故事,至于讲得动不动听,就看机构的本事了。”上述私募人士表示。

等股价上涨到一定位置,就是出货的阶段了。“一般都选择在市场都很看好,前往调研的投资机构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样货出起来就没有压力。”上述私募坦言。

不过,无论怎样新瓶装旧酒,始终改变不了“皇帝新装”的本质,最终都会玩砸。

“现在董事长拿我开刀,也就是因为公司股价天天跌,投资人意见大,操刀的机构原本以为具备较强的实力,能把公司的业绩做实做厚,但最终的结果却只是到此一游。”前述上市公司董秘表示,操刀的机构其实手头并没有多少资源,公司并购找不到标的,产业没法整合,起到的作用只是股价曾经上去过。

目前市场上能号称提供市值管理业务的机构派系繁杂,包括券商、财经公关、管理咨询公司、PE、私募基金等,而从实际效果来看,以PE的结果最为靠谱。

“PE毕竟自己就是做风险投资的,思考的角度与上市公司比较接近,能把公司业务坐实做厚,一般不直接参与二级市场。”前述PE人士表示。相对而言,财经公关提供的服务内容仍然是传统的媒体关系管理服务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服务,管理咨询公司提供的是战略管理咨询、营销战略咨询等服务,私募基金往往容易热衷于二级市场的股价,券商则主要是为了帮助大股东套现。

热衷市值管理

大小非只为出逃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上市公司或机构运作市值管理,其出发点却在于稳定二级市场,以帮助大小非顺利出逃。以今年上半年的市场看,大小非减持仍是部分公司股价大幅调整的主要因素。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691家公司遭遇大小非减持,净减持额达到242.89亿元,其中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大小非减持最为明显,超过一亿元的减持规模中,占比超过七成。

由大小非的减持而产生的市值管理业务,券商是主要参与力量。券商主要利用通道优势提供股权托管管理、大宗交易、股权质押融资、融券业务、约定式回购、高抛低吸等业务,以获得一定的佣金收入或利息收入。这些业务中又以“高抛低吸”最有灰色业务嫌疑。

所谓“高抛低吸”,即上市公司股东将股票交由券商管理,由券商根据市场行情进行高抛低吸,到约定的时间再将股票交由该股东,这其中高抛低吸产生的收益由双方按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此外,大宗交易也颇有灰色业务嫌疑。业内人士对于券商的大宗交易市值管理总结为:先拉升后交易的大宗交易市值管理和先大宗交易后拉升的大宗交易市值管理。前者即上市公司减持股东事先与大宗交易商谈好交易与分成协议,然后大宗交易商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最后通过大宗交易将股票以正常的折扣价卖给大宗交易商,大宗交易商第二天或第三天以当天正常的市场价格卖出;后者即上市公司减持股东先通过大宗交易将股票以正常的折扣价卖给大宗交易商,大宗交易商再以雄厚的资金实力在二级市场拉升股价至目标价位后卖出,最后减持股东与大宗交易商按约定的比例将收益分成。

不过,纯粹从做股价出发的市值管理,对投资人而言却是一个挖好的陷阱。以一游戏公司为例,过去半年,该公司一度用二级市场募集的十几亿资金并购了数家公司,在公司股价一路上扬的同时,持有公司股份的高管、机构却一路出逃。“这种模式实质上短期效应很大,就跟给人吃兴奋剂一样,当时看起来很好,过后却后患无穷。”前述PE人士评价,并不是简单并购几家公司,冲一下股价就能整合产业链。

原文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4-07/11/c_126739245.htm

责编 邬晓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