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

每经网首页 > 评论 > 正文

信贷增长“不给力”为何融资规模大放量?

2012-11-14 01:10:16

在“稳增长”异常急迫情况下,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的信贷增长如此“不给力”,确实值得思考。

10月份人民币贷款仅增加5052亿元,大大低于此前预测的6000亿元,并且低于9月份的6232亿元。这种增速不仅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每月超过万亿元的水平,而且也大大低于正常年份每月的贷款平均增长水平。据此前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当月仅1250亿元左右,上月同期为1600亿元。在“稳增长”异常急迫情况下,作为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力量的信贷增长如此“不给力”,确实值得思考。

因何在?主要是内外部两个因素导致。资金、监管和经营是内部主要因素。10月人民币存款减少2799亿元,同比多减584亿元,使得银行内部的存贷比监管指标和贷款经营规模扩张都受到了制约和影响,使得银行不敢盲目放贷。

从外部原因看,宏观经济尚处于缓慢复苏阶段,企业经营不景气,由于担心贷款风险,银行发放贷款异常谨慎。加之监管部门对贷款风险指导越来越严格,实际上的贷款风险正在快速暴露。前三季度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净增加500多亿元,已经占整个存量不良贷款总额的10.4%,这个增速是惊人和可怕的。而且,三季度不良贷款就新增了240多亿元,占前三季度新增总额的48%,占所有存量不良贷款的5%。这表明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增速在快速反弹,不良贷款有增长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对发放贷款趋向谨慎。

然而,我国金融市场、融资市场隐隐约约出现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应该引起大家重视,也值得欣喜。今年以来,虽然信贷增速不高,贷款投放规模不大,但社会流动性并不缺,整个社会资金并不紧张。与过去相比,外汇占款增加引发的货币投放规模非常之小,显然不是外汇占款增加的因素。实际上,除了正规银行贷款以外,社会融资规模开始迅速扩大,社会流动性供给和经济发展资金不再单纯依靠银行贷款,全社会多元化的融资格局正在快速形成。

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052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仅为39%,其他渠道融资7848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61%。尽管10月人民币新增贷款创13个月新低,但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5038亿元,显示当前流动性仍较宽裕,同时显示金融脱媒化越来越严重。我们注意到,信托贷款增加1445亿元,同比多增135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992亿元,同比多增1353亿元。如果加上民间借贷市场的巨大融资额度,那么,社会融资总额度可能比统计数据更大。

一方面,相对于过去有些死板的金融体制而言,金融服务确实需要多样化,社会融资确实需要多渠道,打破银行贷款为主的格局势在必行。金融多样化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避免的。另一方面,随之产生的游离于监管部门之外的各种融资风险包括影子银行风险也在增大,应该迅速完善监管政策和监管对策。防止诸如影子银行风险爆发引发金融系统性风险。再者,社会融资多元化对于减轻经济发展和企业融资过度集中于银行压力大有益处,但给商业银行经营提出了严峻挑战。过去那种完全依靠贷款资产扩张取得盈利的模式将难以为继,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加快经营转型,适应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