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高送转题材低调演绎 填权行情能否再续“传奇”?

2012-04-21 01:04:04

每经编辑 李智 每经记者 杨苏    

李智 每经记者 杨苏

2011年,高送转题材意外遭遇了滑铁卢,但对于一些个股来说,诱人的送转方案仍是股价上行的巨大动力。这些个股抓住了填权阶段的机会,成为了2011年高送转行情当中的“星星之火”。今年这样的情形又会否重现?

曾经,高送转是一个足以令资金疯狂的话题,“10转10”的出现往往是股价大涨的开始,山东黄金、中兵光电等一只只牛股的横空出世,让高送转被贴上了“A股永恒炒作题材”的标签。然而,当高送转的稀缺性逐渐消失之时,这一题材在2011年走进了10年的最低谷。

进入2012年4月,上市公司年报高潮正式到来,高送转预案比比皆是,但是在走势上能让人留下深刻记忆的公司屈指可数。当然,这并不代表高送转“传奇”的就此终结,陆续实施的分配方案和蠢蠢欲动的资金,让各方对填权行情的到来更加期待。

高送转题材光环渐褪

对于追逐高送转概念的资金来说,2011年无疑是一段不愿回忆的历史。在这一年,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慷慨程度空前,提出高送转分配方案之多,送转股份比例之高,足以令大批闯荡股市多年的老股民瞠目结舌。曾经难得一见的高送转方案,在一夜之间成了随处可见的“大路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年报中提出转股、送股方案的上市公司超过了500家,其中能被称为高送转的(每10股送转股在8股以上)的就有接近230家,而10转(送)15股以上的有同仁堂、迪康药业及中瑞思创等10家公司,梅花集团更是以每10股转增16.86股派5元的分配方案,成为2010年报的送转之王。而在2011年半年报中,又有超过4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高送转方案。

在过去的几年中,高送转概念孵化出了一只只大牛股,是历年年报或者中报行情中的绝对主角。但是,当大批投资者按照曾经的炒作方式在去年重金布局高送转板块之时,却意外地遭遇了滑铁卢。科伦药业(10转10派5)、机器人(10送5转7派1元)等一大批个股公布的高送转方案,并没有成为大涨的导火索,反倒成为了股价毒药。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去年披露高送转方案当日遭遇“见光死”的公司并不在少数,超日太阳、三安光电、碧水源、合康变频等一大批公司均有类似的遭遇。

除了2010年年报高送转概念遭遇滑铁卢之外,去年中报高比例分配的上市公司也频频遭遇资金的冷眼,比如以10转15荣登中报送转榜单首位的庞大集团为例。去年8月29日,在公司提出惊人的分配方案当日,股价就大跌8.84%,从此股价一蹶不振,股价区间跌幅一度接近六成。

华泰证券公布的数据显示,自2001年以来,A股年报高送转个股在每年一季度均获得较高的超额收益,平均值达15.30%,其中仅2002年、2004年和2005年低于10%,2006年一季度高送转个股平均超额收益达57.85%。但是,高送转概念股的“优良传统”在去年被无情打破。数据显示,2010年年报公布后一季度的超额收益为-6.91%,多年以来一直是赚钱法宝的高送转概念,却突然之间成为亏钱陷阱。

填权行情成亮点

2011年,高送转题材遭遇滑铁卢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对于一些个股来说,诱人的送转方案依旧是股价上行的巨大动力,只是在炒作阶段上与过去有着巨大的不同而已。

要知道,高送转题材的炒作一般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方案公布前的朦胧期,二是方案公布后的利好兑现期,三是股权登记之前的抢权期,最后则是除权之后的填权期。对于绝大多数的投资者来说,可能因为难以把握哪些个股会出现高送转而错失朦胧期。从去年的走势来看,高送转方案的兑现往往成为股价见光死的“毒药”,抢权期更是表现平平。

不过,一些个股依旧抓住了最后的填权阶段的机会,成为了2011年高送转行情当中的“星星之火”,曾一度挣扎于暂停上市边缘的迪康药业,就成为了其中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2011年3月3日,迪康药业出人意料地公布了每10股转增15股的分配方案,立刻成为股价暴涨的“导火索”,方案披露后8个交易日区间涨幅超过了45%,随后其股价也正如大家预期的一般开始震荡下跌。

然而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平静的股价之下隐藏的是资金的蠢蠢欲动。在迪康药业2011年4月8日实施了10转15的高送转方案当天,蓄势已久的资金便将公司推向了涨停板,而这只是疯狂的开始。在随后的8个交易日中,迪康药业连拉大阳,先后四次触及涨停板,总的来看,自除权算起共计9个交易日,迪康药业累计涨幅高达76%,将填权行情的疯狂演绎得淋漓尽致。

当然,在去年强势上演填权行情的个股远远不止迪康药业一只,正是在它的刺激下,一大批高送转个股走出了填权行情,10转10的冠福家用,在5月31日除权后的一个多月时间中稳步上涨,区间涨幅超过90%,距离成功填权仅一线之隔;同样也是10转10的天业股份,在5月25日除权后曾经历了小幅下挫后股价掉头向上,在整整两个月的填权之路上,其股价最大区间涨幅也接近9成。除此之外,塔牌集团、康得新、恒泰艾普、大禹节水、南风股份也都有着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实际上,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数据来看,即使在行情格外惨淡的2011年,也有不少高送转公司表现出来填权的倾向,只是走势有强有弱而已。

按照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2月至4月之间披露年报,分配方案自然也会在这个时间段披露,在经过股东大会审议之后,5、6和7月份就迎来了除权高峰期。巨灵财经终端显示,2010年度有接近230家上市公司提出了10转(送)8以上(含8)的高送转方案,而在5月、6月、7月和8月单月,分别约有30家、160家、150家和80家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上涨。而在这四个月间,上证指数除了在6月份有小幅上涨外,其余三个月均出现了下跌。也就是说,在高送转题材陷入低谷的2011年,在填权期到来时却有着明显强于大盘的表现,并且在6、7月份达到一个高峰。

·关注个股◆成都路桥

成都路桥 (002628,收盘价13.21元)

2011年年报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1.67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1.2元转增10股。成都路桥于3月29日除权除息,但此后股价仅微幅上涨0.11元。不过,自2012年1月6日创出7.6元的“地板价”后,成都路桥股价一路狂奔,截至昨日累计涨幅达到74%。

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的交通建设,2012年4月6日以来,成都路桥连续六次公告框架协议或中标合同。记者根据公告统计出,成都路桥上市后公布重大合同金额累计38.84亿元,其中2012年已达到25.82亿元,这已经超过了2011年全年25.5亿元的营业收入。

对此,国泰君安认为,成都路桥在中小型项目与成都周边市场公司存在传统优势,上市后先后取得超30亿施工合同,12年完成40亿新增目标可能性较大。那么公司是否会延续4月合同密集公布的情况呢?成都路桥工作人员在电话中称,业务部门了解情况更为准确,公司正在积极参与成都的建设和招标工程中。

成都路桥2012年一季报显示,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上半年将同比增长10%~40%。原因一是“近年大幅增长的中标合同带来的营业收入增长在本年有所体现”,二是“深化精确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支出,提高了盈利能力,净利润相应增加”。

◆东方电热

东方电热(300217,收盘价29.67元)主营业务主要集中在民用电加热器和工业用电加热器两大方面,2011年均实现了较快的增长。公司2011年报分配方案为以8988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2股派2元。

对于投资者提出分配比例过高的质疑,东方电热解释为,公司经济效益在2011年实现了良好的增长,为了回报广大投资者,因此公司才在2011年年报中提出高送转分配方案。不过,3月28日年报公布当天,公司股价即告跌停,此后一直横盘整理,并未有启动。值得注意的是,东方电热是名副其实的“袖珍”股,流通盘仅有2300万股,今年以来累计涨幅约10%。

记者还注意到,东方电热2011年报显示毛利率有所提升,主要是工业电加热毛利率较高并且比重增加。2011年度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0.8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加41.26%。

此外,董事长谭荣生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自信地表示,公司经营处于同行业的第一梯队。2012年,公司将坚持民用和工业用电加热器双重发展的策略,并在这两个方面加强各细分市场的渗透和扩张,例如民用方面的水加热,工业用方面的石油化工、天然气等领域,力求分散风险,保障公司未来业绩的良性稳定增长。

◆中海达

中海达(300177,收盘价10.51元)半年内两次推出10转10的高送转方案。2011年10月31日,中海达以总股本5000万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10股;2012年4月9日,中海达以总股本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1元转增10股。不过,中海达除权除息日后,股价仅略微上涨0.8元,而今年以来累计涨幅也仅在10%左右。

中海达主营业务为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NSS)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提供基于高精度GNSS技术的系统工程解决方案及相关服务。2011年营业收入3.1亿元,同比增长25.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229.41万元,同比增长31.79%。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高管近期持续增持股份,不过许多投资者在网络平台上频频质疑此举为小非减持铺垫。而招商证券在3月8日调研报告中透露,中海达称国信弘盛持有的限售股份2月15日解禁后,已经全部撤出,大小非累计已经出货约1000多万股。

◆东软载波

以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作为研发方向的东软载波 (300183,前收盘价60.16元),2011年年报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1亿股为基数,每10股派10元转增12股。

2011年2月22日上市以来,东软载波股价处于强劲上升通道。而在3月29日年报公布当天,东软载波跌停,此后股价波动不大。

不过,东软载波净利润增速大幅超过营收,幅度几近翻倍。2011年公司营业收入3.77亿元,同比增长62.24%。而营业利润高达2.12亿元,同比增长108.66%;净利润为2.04亿元,同比增长96.96%。

对于2012年一季报,浙商证券称,公司一季度EPS为0.52元,由于增值税退税原因,公司业绩略高于预期。主要原因是公司各项业务进展顺利,公司四代芯片正式开始销售。由于四代芯片相比三代芯片集成度更高,性能更稳定,性价比更好,取得良好的效益,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

值得注意的是,东软载波未来或将受益税率优惠。东软载波称,公司一季报中收到的税费返还为2011年增值税即征即退税款,2011年公司所得税税率为15%,如果重点软件企业获批后,所得税税率将按照10%税率执行,所得税将统一汇算清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