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市场

每经网首页 > 市场 > 正文

民生银行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74% 公司:将促进常态性、基础性和持续性收入增长

2025-11-03 14:50:40

10月31日,民生银行举行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前三季度该行营收1085亿元,同比增长6.74%,净息差1.42%,同比上升2BP。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称,营收增长得益于基础业务收入增长、量价双稳及非息收入贡献提升等。未来将继续夯实发展根基,推动息差保持基本稳定。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魏官红    

10月31日下午,民生银行举行了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

民生银行副行长、董事会秘书李彬介绍,前三季度,民生银行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085亿元,同比增长68亿元,增幅6.74%。其中,净利息收入、净非利息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

净利息收入的增长主要源于净息差的企稳改善。李彬说,前三季度净息差1.42%,同比上升2BP(基点)。其中,三季度净息差环比上升,带动利息收入稳步增长。

李彬还提到,存款期限结构持续优化,前三季度一年内期限存款增量占比达61.2%,3年及以上期限存款余额比上年末下降634亿元,占比下降1.6个百分点。

私人银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18.21%

今年前三季度,民生银行营业收入保持较好增长。该行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尤其来自基础业务、常规可持续的收入持续增长。

一是推动业务回归本源,公司、零售客户持续增长。该行坚持客户分层分类一体化经营,战略客群“牛鼻子”和“压舱石”作用凸显;同时,坚持将零售业务作为长期性、基础性战略业务,客户数量近几年保持稳定增长。截至三季度末,该行战略客户牵引供应链核心客户数、链上融资对公客户数比上年末增长均超过20%;零售客户数、私人银行客户数分别比上年末增长5.38%、18.21%。

二是量价双稳带动利息净收入增长。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利息净收入755.10亿元,同比增长17.67亿元,增幅2.40%。其中,日均生息资产同比增长516.39亿元,增幅0.73%;净息差1.42%,同比提升2BP。

三是非息收入贡献提升。随着客群基础与基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该行增长动能不断积累。前三季度,国际结算业务量3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6.44%;托管规模为13.28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32%。集团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43.88亿元,同比增长0.7%。

据介绍,第四季度,民生银行将继续坚持深入服务客户,发力重点产品,巩固稳中向好态势,促进常态性、基础性和持续性收入增长。加大支付结算、财富管理等基础产品建设,提升客户覆盖率和产品渗透率,持续推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同时,根据市场变动情况,抓好时间窗口,动态开展债券、外汇、贵金属等金融市场交易,降低损益波动。

低成本活期存款占比继续上升

民生银行第三季度净息差环比显著上升。对此,该行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一方面受到利率中枢持续下行、资金和流动性总体宽裕的影响,更主要是得益于业务结构改善、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的成效显现。总体来看,今年息差呈现出稳步向好的趋势,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存款利率持续下降。三季度存款付息率环比下降13BP,总体保持稳步下行态势。其中,从结构来看,三季度低成本活期存款占比继续上升,中长期存款,尤其是三年期以上存款规模占比进一步下降,推动存款付息率稳步下降。

二是同业负债利率有效改善。三季度,同业负债付息率加速下行,环比下降14BP,除了受市场利率下行因素影响,该行加大了同业资金沉淀模式的管理力度,同业活期存款规模增加、占比上升,有力支撑同业负债付息率明显下降。

三是投资收益率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以来,该行结合市场利率变动和负债结构,加强了对投资规模和利率的动态管理;同时,积极把握债券市场收益率波动机会,择机增配高收益债券,投资收益率也保持基本稳定。

展望未来,该行资产负债与财务管理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当前市场资金宽松环境有望延续,利率中枢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负债端成本下降将对息差形成持续支撑;另一方面,在“反内卷”政策导向下,银行正着力提升市场定价能力,资产端收益有望逐步趋稳。同时,在有利因素下,也看到了信贷需求的恢复情况、存款与理财、基金等表外资产的联动,都会使存贷款规模的稳定性面临不确定性,加大资产负债量价平衡难度,使息差管理面临挑战。

该人士透露,未来民生银行将会继续以发展基础客群、基础业务、基础产品、基础服务为根本导向,持续夯实发展根基,努力推动息差保持基本稳定。具体包括:一是以抓结算性存款为主线,聚焦结算场景建设、资金链路管理、源头资金对接,高效使用结算产品,提升客户黏性,有效提升资金留存率和产品覆盖度,做大做优结算业务,推动存款付息率继续下降;二是努力挖掘贷款投放空间,结合信用评级、行业属性、地区特征等多维度进一步细化客户分类标准,强化差异化服务能力,增强资产组合的多元化配置,提升业务间联动质效,推动优质信贷资产规模增加;三是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持续推进和完善定价体系,加强风险定价、资本定价,提升定价能力,努力实现资产端收益率稳定。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