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22 09:09:14
上周A股延续震荡走势,市场整体表现分化。前三日股指反复波动,两市成交持续低迷。周四在机器人等科技成长板块的带动下,大盘发动上攻,沪指最高触及3899.96点,距3900点关键位置仅差毫厘,深成指与创业板指亦同步创出阶段新高。然而午后市场情绪转弱,指数快速回落,沪指最低探至3801点后方才企稳,全天成交额显著放大,突破3万亿元。周五市场重归平淡,呈现缩量整理态势。
上周中美贸易谈判有新进展。
9月19日周五晚,中美两国元首举行通话,就当前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就下阶段中美关系稳定发展作出战略指引。
国内政策方面,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对外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扩大内需,促进民生改善和消费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国内宏观数据方面,上周公布了8月经济数据和财政数据。
8月工业、投资、消费的各项指标有一定走弱趋势。广发证券宏观团队指出,7-8月经济放缓特征显现,地产降幅扩大、地方基建投资放缓、“两新”影响减速是三个主要线索。
工业增加值同比5.2%,低于前值的5.7%。出口交货节奏的放缓是主要拖累,8月出口交货值同比为-0.4%,属于年内首次负增长。
社零同比3.4%,低于前值的3.7%。其中家电、手机销售增速较前值明显下降,可能和“两新”补贴充裕度低于上半年有关。9月上旬上海以旧换新补贴改为摇号方式。
固定资产投资的下降可能是经济放缓的源头之一。8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从前值的1.6%下降至0.5%,对应单月同比为-6.3%,较前值的-5.2%降幅有所扩大。其中地产、制造业、基建有不同程度拖累。制造业单月投资同比-1.3%,较上半年变化幅度较大,可能和设备更新的边际带动力有所放缓有关;大小口径基建单月同比分别为-6.4%、-5.9%,其中水利投资进入高基数区间,近月增速下行较快;代表地方基建的道路、公共设施管理均明显偏弱,可能和化债背景下增量项目不足有关。
8月财政数据再度转弱,税收、土地、发债对收入均有拖累,支出也回落。7月财政冲高之后似乎持续性有限,财政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和政府行为?
中信建投宏观团队指出,经济特征决定了今年的财政特征:一是财政前置,且支出跟随收入“量入为出”。二是实际税收表现强于年初预算,所以缴税大月(例如7月)会发生税收脉冲。
一旦考虑到上述两则财政特征,便能理解,7-8月财税收支属正常表现,无需过度解读。
资金面方面,上周两融余额持续提升,新增508.62亿元,站上24000亿元,再度升至历史新高水平,反映市场目前情绪和风险偏好仍较高。南向资金上周再度大幅流入,上周合计流入368.51亿元,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对港股形成支撑。
海外方面,美国如期降息25基点,再度开启降息周期。
美联储在9月议息会议上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至4.25%之间,本次是美国2025年第一次降息,再度开启降息周期。新华社报道,美联储鲍威尔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美国就业市场疲软是他和其他政策制定者当前的首要考虑因素。当前,美国就业增长放缓,通胀居高不下,加之关税对物价影响仍在进一步显现,美国经济面临多重不确定性。此次降息反映美联储对就业情况的担忧甚于通胀风险。
中金公司表示,从结果上看,此次会议算是“中规中矩”,体现为:1)降息25bp;2)鲍威尔把此次降息描绘为“风控式”降息;3)提到就业市场冷却需要关注的同时,依然提及通胀会继续传导的担忧;4)未来降息路径上,“点阵图”预计年内2次降息(但内部分歧很大,在两可之间),也符合预期。因此,市场在会后的反应也是纠结和“利好兑现”,没有惊吓、也没有惊喜。美债利率和美元走高,黄金下跌,纳斯达克小幅回调,道指上涨。
从资产角度来看,全周美股小幅上行,美国2年、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均小幅上行,长端利率上行更多,收益率曲线走陡。
往后看,本周重点关注中国LPR美国8月PCE数据。
本轮行情以来,3900点已经四次上攻不破,阶段性形成一定压力,而上轮回调低点3730附近存有支撑。展望后市,震荡轮动有望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旋律。在震荡调整期不建议追涨杀跌,配置上建议以具有代表性的宽基指数产品为核心,优先中证A500ETF(159338)与上证综指ETF(510760),或可较好应对未来一段时间较高波动的市场行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