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09 08:12:20
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城市空间的内涵不断拓展,社区与社群的价值愈发凸显。正如美国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所说,社区承载着社会变迁与人心所向。如今,社区营造已成为激发城市活力、连接人群、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力量。招商蛇口,作为中国开展社群运营的先行者,自建设之初,便在蛇口孕育出了多元丰富的社区形态。蛇口工业区创始人袁庚老人曾经提出,要把蛇口打造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最早一批来到蛇口的人,就开始了宜居和社群营造实践。回顾蛇口社区营造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关于蛇口在地的社区、社群,其功能主体的变化、运营理念的衍进、发展速度的跃升,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从粗放式开发到精细化运营的转变。
“把蛇口打造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从情感层面来讲,人作为社会性动物,需要归属于某一个群体之中,归属感也会带给人们安全感。因此,社区不仅仅是房子的集合,更是千万种家庭与生活方式的集合。
“把蛇口打造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是招商蛇口基于对人与建筑关系本真的理解与尊重,希望通过宜人社区的打造,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建立“多元的、有温度”的社群链接,以满足不同人群的互动需求和情感关怀,实现“隔着马路也能看到对面人的笑脸”。
作为美好生活承载者,招商蛇口立足做好产品、服务的同时,主动关注城市建筑中人与人的社区链接,让更多同频的人相遇、相识、相聚,构建起亲密与美好的“熟人社会”。
早在2000年5月,招商蛇口就创立了房地产行业首个客户会员俱乐部“招商会”,依托“以人为本、以客为先”的服务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老年大学、青年动力营、家庭日、体育季等系列活动,开启了房地产企业开展社群化服务业主的先河。
在招商蛇口看来,丰富多元的生活承载,才能全方位安放生活的斑斓多彩。
2024年7月,招商蛇口升级招商会员组织,焕新升级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One 蛇口”,整合旗下住宅开发、邮轮会展、商业办公、酒店公寓、物业服务等所有业态,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进一步丰富会员社群场景,为客户呈现多元化、多场景的生活体验。
“One 蛇口”不是简单的迎合与满足,而更像是一种邀请,将城市里的人们汇聚,提供一种全新的生活可能。
通过平台化运作、精细化服务、体系化运营等模式,围绕衣、食、住、游、购、娱等场景,“One 蛇口”平台邀请业主、客户、合作伙伴等多方打造共同的朋友圈,将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聚集,通过不同视角的真实感知和灵感碰撞,让人们获得价值感、成就感,通过不同体验的排列组合,构建业主与生活间的美好链接,为城市里的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新鲜生活。
“构建熟人社会”理念下的多维探索
城市向上,生活向暖。招商蛇口始终坚守以客户为中心,全方位、全周期服务客户,倾力打造“好房”、运营“好资产”、提供“好服务”,以满足大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基于构建韧性社区与社会的深入思考,招商蛇口在完善服务体系时,深度洞察业主、客户需求。在绿色生活、创新生活、公益慈善、家庭温情等多维度,从公司品牌层面持续推进“美好四季”系列IP活动。
其中,“绿萝行动”这一绿色可持续IP自2017年起便致力于传递绿色思想,推动低碳社会建设。2024年,以“绿色生活请接招”为主题,联动多业务板块,围绕旧物循环、低碳出行、环保共创三大主题,为社区居民带来市集、踏青等多样绿色社群活动。
“甲板生活节”则秉持“锐意创新、开放进取”精神内核,引领服务与时尚生活方式创新。2024年,一群骑行爱好者从蛇口邮轮母港出发,迎着海风骑行约90分钟,拉开美好生活序幕。
招商蛇口视生活应以人为中心、社群为纽带,借此柔化城市人际疏离感,以绿色生活、多元创新等议题破冰,构建熟人社会生活路径。通过发展社群建立信任,重构人际关系与公共精神,利用基金会等架构发展自组织社群,实现经济与社会和谐同频。
2024年,招商蛇口在全国400多个住宅小区同步开展“中秋家节”,传承“家在情在”理念,通过友邻共庆等活动营造具韧性、包容、参与的社区氛围。
在公益项目“安心家园”上,招商蛇口成绩斐然。累计参与人次达230万,捐赠步数超296亿步,培训近340名美国心脏协会认证合格志愿者,在12个城市累计捐赠铺设149台AED急救设备,将社群爱心推向社会公益。
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情感和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招商蛇口以社群为纽带打造宜人社区,实现从“我”到“我们”的温暖重塑。
它不仅提供优质居住空间,更注重人与人的情感联结,通过多样活动与公益举措,让社区生活更富温情,让居民在城市中找到归属感,共享美好生活,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情感、尊重与自我实现的渴望。未来,招商蛇口将继续沿着这条以社群为核心的路径,不断为居民创造更多美好体验,推动城市生活向更温暖、更和谐的方向发展。文/初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