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成都世园主会场,天府空港未来城 在成都东部新区,瞰见一座城的“勇”与“谋”

每日经济新闻 2024-12-09 03:51:31

每经编辑|于健

“新”区四载,未来已来;举“世”而起,展翅东来。

“成都世园主会场,天府空港未来城”。跨越龙泉山,碧水之间,一座“未来之城”正以全新姿态,与世界对话,共产业而生。

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以下简称“世园会”)在此“花开”“花落”;天府国际机场从“0”到“5000万”,用时仅三年半;围绕“345+9”产业体系,新区正展现良好发展态势……更开放、更高效、更创新,是这片沃土“后来居上”的实力与魄力。

不久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成都东部新区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做出批复,明确成都东部新区要着力建设国家向西向南开放新枢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平台、成德眉资同城化新支撑、新经济发展新引擎、彰显公园城市理念新家园。

面对新要求新任务,如今,成都东部新区正持续深化产业园区、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改革,突出做优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功能,着力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区。

唯有开放,得以瞰见世界;锚定产业,方能行稳致远。

勇:开放舞台 瞰见世界打造全球性的航空门户枢纽遇见“永不落幕”的世园盛会

“这趟是我们临时加开的调度车,最近到达成都的人越来越多。”天府国际机场一位机场大巴专线司机如此说道。

与成都愈加寒冷的天气不同,天府国际机场正持续迎来航空“热”。11月25日,天府机场年旅客吞吐量正式突破5000万人次,成为中国内地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深圳宝安机场之后,第6个迈上5000万台阶的机场。

天府机场带来了繁忙的航班,立体互联的交通让四川盆地的货物在东部新区汇集,回荡着丝绸之路的马蹄声,飞向世界各地。

当前,东部新区正加快建设通达世界的交通体系,截至2024年10月30日,天府国际机场已开通412条航线(国内航线350条,国际地区航线62条),预计今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5300万人次。

“148”高铁交通圈规划、8条轨道线网以及“9横7纵”高快速路网基本建成,东部新区已成功实现航空10小时通达全球,高铁6~8小时直达沿海、3小时连接周边省会、1小时到达重庆、地铁半小时通达成都主城区,门户枢纽效应已现,赋予东部新区引进来、走出去的巨大优势。

蓝天,就是成都东部新区开放的舞台。11月6日,第二届国际绿色航空发展大会(ICGA2024)在成都东部新区召开,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的400余名代表参会共同探讨绿色航空发展的前沿成果与技术创新。

“开放”则意味着,不仅要“请进来”,还要“走出去”。11月9日至11月16日,成都东部新区组团出访英国、比利时,开展投资促进工作,并举办生物医药和临空经济产业招商推介会,推动一批高能级外资项目落地成都东部新区。

“开放”还预示着,更加“国际化”。以“公园城市、美好人居”为主题的2024成都世园会,聚焦园林艺术与公园城市,吸引超1000万中外游客走进世园会,在美丽蓉城共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唯美画卷,共享“美美与共、各美其美”的别样精彩。作为成都世园会主会场的成都东部新区,也第一次向世界展现了它生机盎然、蓬勃创新的多姿芳容。

本届世园会不仅在展园总数、境外展园数量、协会和企业展园数量均创下历届B类世园会之最,也让东部新区乘势而起、一举迈入国际视野。虽盛会结束,但世界目光仍然逡巡于此,久久不散。

乘世园东风,东部新区在今年4月、7月、8月,连续在北京、上海、深圳进行城市价值推介,发布2024年投资机会清单,聚焦航空经济、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重点产业,梳理了用地类、载体类、工程类项目机会50个,涉及投资额近750亿元,招引产业链企业落户东部新区。

谋:扎根产业 向“新”而生以改革之笔答发展之卷用制度保障改革行稳致远

定位、时机、方向,是地理时空信息的关键词,更是事关长远战略的关键词。

10月24日,成都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要求进一步明确“抓经济必须抓园区”的鲜明导向,此次全会,继续深化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加快把园区建设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主引擎。

未来之城,核心在于产业。因优化空间资源配置而诞生的东部新区,基于规划先行的理念,在产业发展之初就搭建了一套空间体系,同样也赋予了它达成“立园满园”的先天优势。

目前的东部新区,已形成了国际空港经济区(东部新区片区)、成都未来医学城、成都未来科技城、简州智能装备制造新城、天府奥体公园五大片区,目前正围绕“345+9”产业体系,聚焦临空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生物技术等重点产业方向集中发力,已初步形成一批行业龙头示范领跑、一批骨干优势企业支撑追赶、一批小微企业紧跟成长的良好发展态势。

当前,成都东部新区持续强化改革创新赋能,积极推行“区港一体化”模式,推动天府国际综保区一期全面建成,优化国际货运区清关、分拨、打板等通关流程,不断完善对外开放体制机制;同时在持续构建成果转化生态方面,正积极推动SAF中试基地项目落地,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全球首款基于纳米孔传感器件的治疗药物监测系统和全国首创半导体基因测序仪已进入产业化阶段,国内首个3D循环灌流培养的类器官芯片已进入应用市场。

与此同时,成都东部新区也深刻地认识到,改革进行到哪里,制度就要保障到哪里。

今年10月1日,经过大力推动,《成都东部新区条例》正式施行,进一步明确了成都东部新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依法赋予成都东部新区管委会相应的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厘清省级部门和成都市人民政府职能职责,契合了成都东部新区发展实际需求。

面对新要求新任务,成都东部新区将持续深化产业园区、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改革,突出做优做强国际航空门户枢纽功能,着力打造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集聚区。

具体而言,成都东部新区将大力推进产业园区“综合管理、项目促建、企业服务”机制改革,力争到2027年主攻产业产值、营收亿元以上企业数量、高成长型企业数量、优质税源型企业数量、载体入驻企业数量实现“五个翻番”;把做优做强国际门户枢纽核心功能作为成都东部新区的重要使命,按照“拓通道、强平台、兴产业”的思路,深化“两场一体”运行模式,更好服务全市开放发展大局;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平台攻坚、成果转化、产业培育“三大行动”,持续为成都东部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改革创新的征途,为成都东部新区开拓出高质量发展的坦途。以改革实践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成都东部新区已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