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11-23 12:00:41
甘为民认为,个人养老金账户将会是第三支柱的“主阵地”,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将成为第三支柱的“主战场”。数十年来,中国养老金融经历了从单纯的社会事业视角,到事业、产业视角并重;从单一支柱,到三个支柱梯度发展,初步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政策框架体系。
每经记者|涂颖浩 每经编辑|陈旭
11月22日,在平安养老险20周年媒体交流会上,平安养老险党委书记、董事长甘为民表示,中国“养老金融”产业走过20年,正进入新时代。当前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21.1%,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大力发展“养老金融”既是时代命题,也是产业课题。中国“养老金融”即将迎来强劲发展的新阶段。
媒体会现场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摄
从社会保障体系的第一支柱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深入推进,未来归集给社保基金理事会进行受托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23年底2.23万亿元的基础上不断增多。
从第二支柱看,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已并驾齐驱,职业年金规模在人数上已经超过企业年金,并且在积累资金规模上也逐步接近企业年金。截至2023年,企业年金积累基金达3.19万亿元,职业年金达2.56万亿元,两者合计5.75万亿元。未来,随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扩大年金制度覆盖范围”政策落地,将为企业年金再次爆发式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从第三支柱看,享受税收优惠的个人养老金产品和不享受税收优惠的商业养老金融产品,两类产品“双轮驱动”的态势基本形成。个人养老金制度大规模试点进展顺利,即将全面推广落地。监管部门对非税收优惠的第三支柱特别重视,已推动顶层设计,引导行业发展。
在甘为民看来,个人养老金账户将会是第三支柱的“主阵地”,而商业养老金融产品将成为第三支柱的“主战场”。
甘为民还提到,数十年来,中国养老金融经历了从单纯的社会事业视角,到事业、产业视角并重;从单一支柱,到三个支柱梯度发展,初步建立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政策框架体系。
“相应的,平安养老险也在积极推动养老金融市场化、产业化进程,从发展企业年金和团体保险两大主营业务,到布局一二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如今已进入到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第三阶段。”甘为民说。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涂颖浩摄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