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10-24 23:16:53
一子落,全盘活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杨弃非 淡忠奎 余蕊均 每经编辑 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3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高出全国平均线0.4个百分点。
就在三季度数据出炉后的第二天,10月24日,成都举行全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都“跑”到了前列,但若进一步探究“成都速度”的动力成因,工业增长乏力的问题凸显。过去十年间,成都工业占GDP比重与深圳、苏州等发达城市存在差距。
按照国务院最新批复,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必须想办法最大程度发挥工业作为经济发展“顶梁柱”的作用,构建以工业为主导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事实上,一个月前,成都就曾释放信号,表示将加快打造一批定位精准、运营高效、功能复合、支撑有力的产业园区。
如今,路径举措已然清晰——成都将在全市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和市级产业园区开展“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简称“立园满园”行动),突出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接下来,成都立起“制造强市”,关键就要看“园区”这一方热土。
距2024年收官已不到70天。对成都来说,前三季度GDP增速重新跑赢全国“大盘”实属不易,而要完成年初定下的6%左右的增长目标,这座“两万亿”城市压力不小。
为进一步提高发展质效,成都今天用一整天时间“把脉”园区,不仅是看建设情况、谈目标愿景,更重要的是确立了拼经济搞建设“关键在产业、重点抓园区、最终看质效”的思路,也就是说,下一步的经济组织方式将对照而行。
“国家对成都的定位是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个‘基地’就要拆解到园区里面去。”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党组书记赵春淦说。
航空国创中心产业园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回顾过去,尽管成都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但客观而言,也面临着工业发展不够充分、工业化率下降过早过快等挑战。
有数据显示,成都的工业化率在2012年达到最高峰,然后波动下降。与之相比,东部沿海城市工业化率基本是达到50%到60%才开始下降,目前苏州、深圳的工业增加值比重仍然较高。
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而工业更是在其中发挥着压舱石和顶梁柱的作用。据测算,工业增加值每增加一个百分点,至少带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成都对工业增长的需求既迫切又强烈。
成都此番提出,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强化园区在经济发展中的主阵地、主战场作用,以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
在赵春淦看来,园区的核心就是产业,要加快形成重工业、兴工业、强工业的浓厚氛围,真正地让“基层有决心、企业有信心、资金有耐心”。
一个契机是,目前,国家和省级正在推进开发区审核目录调整工作,要求将亩均效益、集聚集约、增量增速、创新发展、减污降碳作为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引导构建产业园区错位发展、分工协作、链条完整的产业集群体系。
这也为成都瞄准“园区”创造了机会。
从实现路径看,成都提出将开展“立园满园”行动——
通过优化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产业结构,提质园区基础设施、公服配套、风貌形象,推动实现“特色立园”;
通过赋政策之能、科技之能、管理之能,增服务效率、要素效用、产出效益,推动实现“企业满园”。
首先是“立园”,而且要特色立园。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园区在成都陆续设立、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包括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经开区、综合保税区和省级开发区、市级产业功能区在内的发展格局。
然而现实的问题是,成都部分园区,在空间布局上存在交叉,在产业布局上也存在重叠,开发区的工业支撑带动效应并没有充分彰显。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图片来源:成都发布
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有的园区主导产业特色并不鲜明,发展也不够聚焦,产业跨界还比较明显。简言之,部分园区并没有“主营业务”,园区内的产业“星星点点”般的存在,不聚焦、难成气候。
所以,经济效益是成都产业园区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为此,成都提出优化整合构建“3+22+N”园区发展体系:
“3”是指1个国家级高新区和2个国家级经开区——成都经开区和成都国际铁路港经开区。
“22”是指4个省级高新区、17个省级经开区和1个省级化工园区。
“N”即以商务、商贸、文化、旅游、农业等为主导的市级特色园区,作为产业园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划定体系之后,成都将优化调整园区空间布局和产业定位,引导资源和企业向符合产业布局的园区集聚,形成所谓“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中,服务向园区集成”的局面,从而提升园区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
园区定好了“特色”,接下来就是打造“镇园之宝”,同时打造与之相关的产业集群。
“镇园之宝”可招亦可培。招商要招“大商”,引进具有区域影响力、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培育要培“有根企业”,推动本地企业上规上市、上板上云,形成隐形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同时,紧扣“镇园之宝”,提升本地产业配套率,让产业向价值链中上游靠近,打造更多的千亿、万亿产业集群。
划定主导产业、以特色立园,成都并非捆住园区发展的手脚。而是旨在增强园区发展的方向感,将有限的优势资源要素集中起来、拉长壮大产业链条,劲往一处使,提升成都园区在产业领域的显示度。
“立园”之后,还有一道难关是“满园”——考虑如何赋能增效,让企业驻满园区。
放眼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作为“世界工厂”的它们经历了高度的工业化,开发了大规模的工业用地。其中部分用地由于无法满足当下的发展需求而成为低效用地,制约着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现在,这些地区正在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整治提升。
成都金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图片来源:金牛高新
回看成都的园区,历经多年发展后,同时存在工业用地资源总量趋紧和低效闲置用地并存的困境。产业空间,一边是紧平衡,一边在“晒太阳”。
成都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提出,今年计划盘活处置低效工业用地7500亩以上。对于标准化厂房的空置率问题,赵春淦给出一组数据:就成都市、区两级平台公司建设的标准化厂房中,区级利用率比市级高近20个百分点。
他透露,成都正在研究能否引导让市级产业空间的管理运维权“移交”给园区,既可以增加园区的产业空间,又能促进园区招商的积极性。
园区因改革而生、也因改革而兴。园区不但要从产业端寻求发展上线的突破,更要冲破一些体制机制端的阻碍,为园区赋能增效。盘活产业空间,只是成都此轮体制机制改革的冰山一角,“扩权赋能”做活园区已被提上日程。
具体而言,按照应放尽放、宜放则放、权责一致原则,对产业园进行赋权,将部分市级管理权限依法下放园区。操作要讲究“用户思维”,由园区提需求,而非城市列清单,避免园区因人手不够、专业力量不强而无法承接,甚至变成“麻烦事”。此外,通过一些业务部门的联合驻园,变“企业跑腿”为“上门服务”。
园区的管理也要更加市场化。仅从管理人员来看,不少园区编内人员占比大、绩效薪酬激励不足,而社会聘任人员又很难进入管理层,让园区变得低效。成都打算重构园区管理机制,提出构建小而精的管理机构和大而专的运营公司,让园区的功能实现叠加放大。
而面对未来产业的加速发展,园区正成为科技转化的重地,宜居环境成为园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
从先发城市经验看,无论是苏州工业园还是上海张江科技园,它们既是园区、也是城区、还是景区。成都也意识到,园区综合服务水平直接决定了园区发展规模上限,因此,兼顾生产和生活的配套建设和兼顾当下和长远的要素保障,均被写进了园区发展的新方向当中。
同济大学发展研究院院长任浩提到,中国改革开放是先有产业园后有经济特区,而自诞生之日起,产业园区就扮演着一地的经济增长极和创新的发展极。制度性、机制性改革曾在蛇口工业区先行先试,而后再扩大至作为特区的深圳。
此番,站在高质量发展新起点的成都,也划定了以园区为锚点的改革。借力这个“区域经济最小单元”,这座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开始冲向更高极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