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10-15 13:01:41
10月14日,招商局旗下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或增持计划公告。同日,中国能建也披露被增持公告。
专家分析指出,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央国企增持回购股份不仅是对自身价值的认可,更是稳定市场与投资者信心的示范引领之举。
今年以来,中国石化、贵州茅台、中国长城等逾百家中央国有企业或地方国有企业发布了回购或增持计划,多数企业回购股份目的是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其中,宝钢股份、保利发展、中国石化等公告完成回购金额或计划回购金额上限不低于10亿元。
而随着9月24日,“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引导商业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支持回购和增持股票”的消息公布后,外界对于央企、国企后续下场回购、增持的预期也随之增加。就在昨日,就有超9家央企披露相关信息,引得投资者对后续谁会“接棒”充满期待。
有专家坦言:近两年国资委在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的工作方案中,以鼓励央企用股份回购的方式引导上市公司价值的合理回归。预计未来央企回购活跃度将进一步提升,不只是一家、两家,可能会有多家企业出现回购、增持等情况。
与此有关的投资标的,比如“选股范围是国资央企”的央企改革ETF或选股范围是“可通过港股通交易的在港上市央企股”的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或许都能随着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的落地而受益。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