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09-09 22:48:3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卓越领头人计划的培养方向是总监、经理,其中战略工资是3万元/月~5万元/月,上岗工资是4万元/月~5万元/月,年薪在50万元~100万元。
◎上述牧原股份有关人士表示,尽管猪周期经过高峰和低谷,但养猪逻辑没有变,都是要考核生产成绩,主要涉及“活仔数、日增重、全程成活率、料比等”。
每经记者 胥帅 每经编辑 梁枭
牧原股份等多家猪企相继披露了8月的销售月报,整体呈现“量价齐升”的特点。
伴随着猪周期度过寒冬,今年A股猪企的盈利状况得到改善。随着盈利改善,猪企也在线上线下招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牧原股份推出的“养猪岗”招聘启事引发关注,养猪薪酬低的有月薪1万元,高的有月薪4万元,还包括年薪百万元的总监级别。公司有关人士表示,现在行业缺优秀的养猪人,薪资也是为了吸引优秀人才。
尽管养猪人工资很高,但也同样需要生产成绩的支撑,智能化时代更考验养猪人的综合素质。
9月9日晚间,唐人神(002567.SZ,股价4.86元,市值69.65亿元)、新希望(000876.SZ,股价8.72元,市值396.39亿元)、天康生物(002100.SZ,股价6.19元,市值84.51亿元)相继公布了8月生猪销售简报。整体来看,生猪销售呈现“量价齐升”的特点。以新希望为例,公司2024年8月销售生猪127.75万头,环比增长1.23%;收入为24.86亿元,环比增长3.97%;商品猪销售均价20.13元/公斤,环比增长7.07%,同比增长21.05%。天康生物的生猪销售价格同样有环比8.06%的增幅。
较早之前,养猪龙头牧原股份(002714.SZ,股价38.58元,市值2108.53亿元)也披露了8月简报。其中生猪月销量创今年新高,达到624.1万头,月销售收入则创去年8月以来新高。
养猪企业8月简报再次证实本轮猪周期的复苏逻辑。从其他方面来看,猪企的复苏势头逐渐变得明显,牧原股份最近开出月薪2万元到4万元招人。
9月7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河南招才引智创新发展大会上,牧原股份推出的“养猪岗”招聘启事。牧原股份招聘经理苏梦介绍,如果这批猪养得好,一个月能拿2万元以上。
牧原股份还公布了2025全球校园招聘信息,涉及卓越领头人计划、A类干部计划、达人计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卓越领头人计划的培养方向是总监、经理,其中战略工资是3万元/月~5万元/月,上岗工资是4万元/月~5万元/月,年薪在50万元~100万元。
A类干部计划涉及项目带头人和核心研发/专业人员,前者的上岗工资达到3万元/月~4.5万元/月,年薪40万元~80万元,后者为2.4万元/月~3万元/月,年薪30万元~60万元。
最后一部分涉及达人计划,场长、线兽医和业务主管。其中场长、线兽医的上岗工资是2万元/月~2.4万元/月,年薪30万元~60万元。业务主管的工资也有1.5万元/月~2.4万元/月,年薪20万元~40万元。
整体来看,上述招聘计划开出的薪资分为战略工资和上岗工资,战略工资低于上岗工资,月薪都超过1万元。
9月9日,牧原股份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养猪养得好,月薪确实有2万元~4万元,行业缺优秀的养猪人。现在的养猪方式和过去相比有了转变,从规模扩张转变为更注重养殖效率的高质量出栏。“让能把猪养好的人拿高薪”。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上一次猪企开高薪养猪还要追溯到2019年。彼时,有媒体报道称,牧原股份在知名高校招聘管培生,开出不菲薪酬:本科生2万元/月、硕士2.2万元/月、博士2.4万元/月。实际上,2019年正处于上一轮猪周期高点,跨界养猪的企业也很多。
除开牧原股份之外,其他上市公司开出万元薪资寻养猪人也不少见。
某招聘网站显示,正邦科技(002157.SZ,股价2.59元,市值240.82亿元)在衡阳的养户管理员转正后平均工资是1.2万元/月到1.8万元/月;2000头以上猪场管理经验的猪场场长工资为1.2万元/月到1.6万元/月。唐人神在天水招聘的生猪养殖场长(2年以上全面负责3000头以上规模经验)工资也是1.8万元/月到2万元/月。巨星农牧(603477.SH,股价17.26元,市值88.04亿元)在成都招聘兽医的工资为1.2万元/月到1.3万元/月。
上述牧原股份有关人士表示,尽管猪周期经过高峰和低谷,但养猪逻辑没有变,都是要考核生产成绩,主要涉及“活仔数、日增重、全程成活率、料比等”。相比过去,现在猪舍涉及大量的智能化应用,需要更多具有高学历、高技术、懂专业的年轻人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尽管2023年养猪行情不好,但牧原股份的职工薪酬金额同比增长1.51%。
上周,牧原股份接待机构调研时提到,2024年7月,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3.8元/kg,年底成本目标为13元/kg。公司后续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养殖生产成绩的改善,当前公司各项生产指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随着公司在疫病防控、营养配方、种猪育种、智能化与信息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持续投入,生产管理各环节的不断优化,生产效率将逐步提高。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