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09-04 11:21:09
◎联合飞机虽然是以军工起家,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和电控共轴技术打破技术封锁。但近年来,联合飞机也在积极开拓民用无人机市场,多个“低空+”新业态已经走通了商业模式。
◎近日,联合飞机副总裁、深圳基地总经理范欣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每经记者 黄婉银 每经编辑 陈俊杰
每年7月,在重庆的巫山脚下,一场关于时间与新鲜的赛跑都会如期上演。巫山脆李,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成为这片土地的骄傲。然而,以往将巫山脆李从果园转运到江北国际机场需要9个小时,再运往全国各地的城市还需要更久的时间,影响了巫山脆李的品质和口感。
如何让巫山脆李快速跨越山川,让消费者尝到最新鲜的味道,一直是当地果农和物流业者面临的难题。
今年7月初,巫山脆李开园之际,联合飞机集团(以下简称联合飞机)携手“邮运通”,开启了一场创新的物流革命。21架无人机高飞,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新鲜的巫山脆李从果园直接送往机场,这是全国首次21架无人机协同运输。
无人机和邮航专机协同接力,传统的9小时运输时间被缩短至8分钟。上午采摘的脆李,下午便能出现在南京、上海等城市的超市货架上。
然而,这背后的故事并不简单。从山脚下海拔两三百米的果园到海拔1700米的巫山机场,30公里的盘山路上,天气多变,云雾缭绕,夏季的暴雨更是带来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传统的“邮政专车”运输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去年,巫山邮政建立了“陆空联运”体系,将到达巫山机场的时间缩短至1~2个小时。今年,联合飞机与巫山邮政的合作,更是将运输模式升级,创新性地提出无人机运输场景,实现了农产品从主产地乡镇直飞巫山机场的飞跃。
本次“脆李专机”包含1架TD550共轴无人直升机和20架Q20四旋翼飞行平台。TD550不受地形限制,具备自主起降、定点悬停、自主避障等能力,最大载重200kg,任务半径200km,巡航速度可达120~140km/h,空中抗风8级;Q20物流无人机单机单架次可运输10kg脆李,七级抗风,在风力风向不定的山谷中,依旧稳定飞行。
联合飞机虽然是以军工起家,拥有一系列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和电控共轴技术打破技术封锁。但近年来,联合飞机也在积极开拓民用无人机市场,多个“低空+”新业态已经走通了商业模式。
“过去十年证明,无人机在各行各业是可以得到广泛应用的,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如今,随着飞机越来越安全,性能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数量也会越来越多,规模化已经形成,今年应该可以说是低空经济应用爆发年。”
近日,联合飞机副总裁、深圳基地总经理范欣林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表示,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已超过千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NBD:过去10年我们证明了无人机在各行各业实践的可行性,但是为什么没有形成规模化?
范欣林:回顾行业在2007年时,能带上一个飞控系统(无人机的核心组件之一,相当于无人机的大脑和心脏,是无人机上用于接收、处理和执行飞行指令的电子设备)让无人机能独立自主地飞行,就已经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那个时候无人机的用量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谁家能卖出10架无人机就已经很厉害了。
到了2012年,行业的轰动性事件是能卖出100架无人机。而到了现在的低空经济时代,我们一次性签约就达到2万架无人机,所以说这个量的增长是指数级。同时,随着飞机越来越安全,性能越来越高,成本越来越低,数量也会越来越多,逐步实现规模化。
NBD:有观点说工业级无人机逐渐开始取代消费级无人机的投资热潮,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你怎么看?
范欣林:工业级和消费级无人机各自的应用领域和应用点是不一样的,倒不至于取代。但是将来工业级无人机产生的社会价值、社会效应,可能是会取代消费级无人机的。去年国内的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到2030年将达到2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呈现指数级的增长。
NBD:现在各地对于低空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都在逐渐加大,您认为未来还有哪些方面可以进一步加强或完善?
范欣林:我个人认为,每个地方政策都制定得很好,但是最终还是要解决无人机的落地和应用。也就是未来还需要政府和行业持续的支持,加强推进无人机更多应用场景落地,才能真正带动低空经济整个行业的发展。
NBD:为什么2023年才迎来低空经济元年?
范欣林:这主要与三个方面有关系,一是大的政策方针支持,二就是无人机的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三是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低空经济概念其实不是2023年才提出来的,早在2014年就提出来了。只是当时的概念是叫通用航空,发展思路也都是围绕通用航空进行。
但当时我们和欧美国家在通用航空上有很大的差距。比如美国的通用航空机场有2万多个,我们国内军用和民用通用航空机场加起来才700多个。飞机数量只有3000多架(包括教练机),美国则差不多是我们的70多倍。所以最开始按照通用航空这个思路发展,我们进步是比较缓慢的。
随着无人机在安全性、技术成熟度上产生质的飞跃,到2023年行业开始探索一种模式,就是以无人机为牵引的低空经济,其中就包括航空级无人机(空中小轿车、空中摩托车、空中自行车)、工业级无人机等。去年,民航局也颁发了全球首款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型号合格证(简称TC证),对低空经济的发展有里程碑的意义。
当然技术再火,关键还是要有应用,不然就只是摆设。所以另外一个关键点是,现在无人机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需求也越来越大,这也促成了低空经济的热潮。
过去10年证明了工业级无人机在各行各业都有广泛的应用,商业模式是跑得通的。我们认为2023年是低空经济元年,因为讲好了概念,2024年就可以开始实施、应用、推广,所以今年是低空经济应用爆发年。
这几个业态我们目前算是并驾齐驱发展,但是也有重点方向。我们目前就瞄准5个市场,军工、应急消防、农业植保、电力、低空物流和其他应用型低空经济市场。
NBD:公司目前在低空物流配送领域主要专注解决末端配送的难题,为什么选择先突破低空物流?无人机物流的成本会不会很高?
范欣林:低空物流配送应该是能最先去实现规模化应用落地的细分业务之一。无人机物流配送可以将时间效率大幅度提升,比如有些直线距离可能只有1~2公里,但如果遇到堵车,地面车程可能需要30~40分钟,无人机就只需要5分钟左右,这种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是能促进需求的。
还有一个角度就是解决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这个目前尝试很多,比如机器人、无人车、无人机等都有。但相较而言,我们认为最理想的模式是直接用无人机把货物通过窗户送到室内来,这是最容易实现的,也是最便捷的。
当然,这个前期投入的时候一定是高成本的。任何一个行业新产品的发展,开始产品的成本都是比较高的,尤其是规模小的时候。当随着运力的铺开、规模的扩大、需求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也是必然的。
封面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