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24-08-07 13:32:47
每经评论员 杜宇
联创光电(SH600363,股价26.76元,市值121.8亿元)的一笔关联交易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8月5日晚间,公司公告称将以高达4.91亿元的现金对价,收购联创超导11%的股权,这一价格相较于净资产账面值溢价超20倍,立即引起了监管层的关注。上交所迅速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就收购事项明确监管要求,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此次收购的超高溢价率背后,联创超导的“含金量”究竟如何?作为一家专业高温超导磁体应用技术提供商,联创超导宣称公司拥有领先的技术,并在2023年首次实现盈利。然而,截至评估基准日,联创超导的股东全部权益账面值为1.94亿元,而采用收益法的评估值高达55.75亿元,增值率达2767.22%,这种巨大的评估差异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联创光电表示,本次交易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然而,联创超导2023年的营业收入仅为7539.8万元,归母净利润678.5万元,与未来三年累计6亿元的业绩承诺相比,差距甚远。
此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三高”(高估值、高商誉、高业绩承诺)问题一直是监管关注的焦点。高业绩承诺一旦落空,留给上市公司的将是大额的商誉减值风险。业内人士建议,上市公司在进行高溢价估值时,应加强风险提示,确保投资者利益。
在监管的强光照射之下,联创光电本次收购能否成行,值得持续关注。公司需要在确保合规的同时,向投资者展示其决策的合理性和长远规划,以重建市场信任。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