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ESG一周丨我国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全球碳定价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5-24 19:10:40

每经记者 徐肖逍    每经编辑 董兴生    

ESG政策

我国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5月22日,由生态环境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海南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更新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落实。

点评:这是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展现了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ESG发布

世界银行:全球碳定价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界面新闻5月22日报道,世界银行发布的《2024年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碳定价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040亿美元。目前,世界各地运行的碳定价机制共计75种,产生的收入一半以上用于支持气候和自然相关项目。

点评:这份报告强调了碳定价在推动全球气候行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显示了全球范围内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随着碳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预计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

ESG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ESG评级存在四大乱象,亟待匡正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ESG评级市场主要有排名原则背离ESG初衷、榜单认知偏差误导投资者、借ESG逐利造成逆向选择、国际政治因素干扰评级客观性等四大乱象。

点评:当前ESG评价机构的准入门槛较低,导致评价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机构出于追求热点的目的,发布缺乏专业性和投资价值的排名,这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企业,也对中国ESG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资金向绿色产业和领域的正确流动。

联想集团副总裁陈敏仪: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企业要做好“一减一增”

5月22日,为呼吁工商业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在海南举行“生物多样性:工商业实践研讨会暨2024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年会”。联想集团副总裁陈敏仪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以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困扰社会发展的老问题提供新答案。对企业来说,必须要做好一减一增。“一减是企业要善其身,打造真正生态友好型的价值链,通过AI驱动的技术创新,将生产运营、价值链上下游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水资源等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陈敏仪指出,“一增是企业要济天下,沉淀自身经验,输出AI驱动的ESG解决方案,为企业、机构、平台提供一站式的低碳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与服务,创造10倍于己的新生态价值。”

点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议题并列为最受关注的全球重大挑战,与工商业韧性增长息息相关。过去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当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服务于企业绿色实践时,企业自身也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ESG行动

今年全国首个LNG接收站项目落地

5月21日上午,一艘满载6.6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玛可玛”号LNG运输船靠泊厦门港后石港区隆教作业区1号泊位,在厦门海关所属漳州海关的监管下顺利开展接卸作业,标志着今年全国首个新建LNG接收站项目落地投产。

点评: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使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LNG接收站的建成投产将为福建省清洁能源进口开辟新通道,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内蒙古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两年新开工21GW

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4年新开工10GW新型储能,建成投产6.5GW/29GWh;2025年再新开工新型储能11GW,建成投产14.5GW/65GWh。

点评:这一方案的发布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支持新型储能技术发展方面的积极行动。通过大规模建设新型储能设施,可以预期将有助于提高电网的调节能力,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首款电动轻型运动飞机交付

《科技日报》5月20日报道,国内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于5月18日在合肥正式交付。此次交付的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序列号20025)是中国民航局(CAAC)受理适航审定的第一款电动轻型运动飞机,也是国内唯一取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的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

点评: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的成功交付是中国航空工业在新能源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电动飞机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电动飞机的商业化运营和常态化销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电动飞机有望在未来航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ESG国际

澳大利亚发布首份电池发展战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3日,澳大利亚政府发布该国首份国家电池发展战略,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推动电池行业发展,以增强经济韧性。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工业与科学部长胡西奇当天联合发布了该战略。根据战略内容,澳方将重点建立能源存储系统、向全球市场提供经过加工的电池组件、打造更安全可靠的连接电网电池,以及为澳运输制造业提供电池。

点评:澳大利亚的这一国家电池发展战略是一个全面的计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对澳大利亚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全球新低!沙特当地风力项目发电成本降至0.0156美元/千瓦时

财联社5月22日报道,沙特电力采购公司(SPPC)近日在东京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牵头的财团签署了两份电力采购协议(PPA),并称他们在降低风能发电成本方面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Al-Ghat项目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为0.0156美元/千瓦时(折合0.112元人民币/千瓦时)。

点评:沙特当地风力项目发电成本创下世界纪录,对全球风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和成本控制提供了积极的示范。这一事件可能会激励更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中来,共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315872825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ESG政策 我国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 5月22日,由生态环境部、海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在海南举办,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我国更新发布了《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3—2030年)》,正在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实施方案》,支持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落地落实。 点评:这是中国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实现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通过这些措施,中国展现了在全球生态治理中的领导力和责任感。 ESG发布 世界银行:全球碳定价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界面新闻5月22日报道,世界银行发布的《2024年碳定价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碳定价收入达到创纪录的1040亿美元。目前,世界各地运行的碳定价机制共计75种,产生的收入一半以上用于支持气候和自然相关项目。 点评:这份报告强调了碳定价在推动全球气候行动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同时也显示了全球范围内在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和面临的挑战。随着碳定价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预计其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显著。 ESG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ESG评级存在四大乱象,亟待匡正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目前ESG评级市场主要有排名原则背离ESG初衷、榜单认知偏差误导投资者、借ESG逐利造成逆向选择、国际政治因素干扰评级客观性等四大乱象。 点评:当前ESG评价机构的准入门槛较低,导致评价机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机构出于追求热点的目的,发布缺乏专业性和投资价值的排名,这不仅误导了投资者和企业,也对中国ESG的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不利于资金向绿色产业和领域的正确流动。 联想集团副总裁陈敏仪:应对气候变化与保护生物多样性,企业要做好“一减一增” 5月22日,为呼吁工商业界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在海南举行“生物多样性:工商业实践研讨会暨2024工商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年会”。联想集团副总裁陈敏仪在会上表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可以为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困扰社会发展的老问题提供新答案。对企业来说,必须要做好一减一增。“一减是企业要善其身,打造真正生态友好型的价值链,通过AI驱动的技术创新,将生产运营、价值链上下游对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水资源等环境影响降至最低。”陈敏仪指出,“一增是企业要济天下,沉淀自身经验,输出AI驱动的ESG解决方案,为企业、机构、平台提供一站式的低碳转型、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与服务,创造10倍于己的新生态价值。” 点评: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议题并列为最受关注的全球重大挑战,与工商业韧性增长息息相关。过去几年的实践已经证明,当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服务于企业绿色实践时,企业自身也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ESG行动 今年全国首个LNG接收站项目落地 5月21日上午,一艘满载6.6万吨进口液化天然气(LNG)的“玛可玛”号LNG运输船靠泊厦门港后石港区隆教作业区1号泊位,在厦门海关所属漳州海关的监管下顺利开展接卸作业,标志着今年全国首个新建LNG接收站项目落地投产。 点评: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使用有助于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转型。LNG接收站的建成投产将为福建省清洁能源进口开辟新通道,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能源供应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内蒙古新型储能专项行动方案:两年新开工21GW 5月20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印发《内蒙古自治区2024—2025年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4年新开工10GW新型储能,建成投产6.5GW/29GWh;2025年再新开工新型储能11GW,建成投产14.5GW/65GWh。 点评:这一方案的发布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在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和支持新型储能技术发展方面的积极行动。通过大规模建设新型储能设施,可以预期将有助于提高电网的调节能力,增强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支持了可再生能源的进一步发展。 国内首款电动轻型运动飞机交付 《科技日报》5月20日报道,国内第一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轻型运动飞机于5月18日在合肥正式交付。此次交付的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序列号20025)是中国民航局(CAAC)受理适航审定的第一款电动轻型运动飞机,也是国内唯一取得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的双座电动轻型运动飞机。 点评:RX1E-A电动固定翼飞机的成功交付是中国航空工业在新能源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电动飞机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也为电动飞机的商业化运营和常态化销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电动飞机有望在未来航空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ESG国际 澳大利亚发布首份电池发展战略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3日,澳大利亚政府发布该国首份国家电池发展战略,计划投入大量资金推动电池行业发展,以增强经济韧性。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工业与科学部长胡西奇当天联合发布了该战略。根据战略内容,澳方将重点建立能源存储系统、向全球市场提供经过加工的电池组件、打造更安全可靠的连接电网电池,以及为澳运输制造业提供电池。 点评:澳大利亚的这一国家电池发展战略是一个全面的计划,旨在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国际合作,推动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的实施将对澳大利亚的能源结构和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全球新低!沙特当地风力项目发电成本降至0.0156美元/千瓦时 财联社5月22日报道,沙特电力采购公司(SPPC)近日在东京与日本丸红株式会社牵头的财团签署了两份电力采购协议(PPA),并称他们在降低风能发电成本方面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表示,Al-Ghat项目平准化能源成本(LCOE)为0.0156美元/千瓦时(折合0.112元人民币/千瓦时)。 点评:沙特当地风力项目发电成本创下世界纪录,对全球风能发电行业的发展和成本控制提供了积极的示范。这一事件可能会激励更多的国家和企业参与到风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中来,共同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