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证监会:坚持“趋利避害”的总体思路,加强程序化交易监管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12 18:31:25

4月12日,证监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一司司长张望军在会上介绍,这次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强交易监管作出了重要安排,其中明确要求要出台程序化交易监管规定,加强对高频量化交易监管。程序化交易是指投资者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生成或者下达交易指令的行为,市场一般也称为量化交易。从全球资本市场看,程序化交易已经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在一些成熟市场,程序化交易占比超过50%。我国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目前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持股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重在5%左右,交易金额占比约29%。

2019年《证券法》修订,将程序化交易纳入规制范围,明确了法律依据。近年来,证监会持续探索和完善程序化交易监管机制,去年9月指导证券交易所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截至去年底,全市场报告程序化交易账户11.9万个,已实现“应报尽报”。今年2月,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及时对个别量化机构异常交易行为采取监管措施,各方反响积极。

本次公开征求意见的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紧紧围绕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的主线,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思路,进一步对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全面、系统规定,切实提升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市场热点 监管 证监会 市场热点 市场热点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