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医工转化如何“直通”临床应用?业内探讨:生态进化是关键,数字化或大有可为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12 11:08:56

◎很多的技术路线是基于传统形态学的,如果转换成数字形式的话,实际上是另外的角度和维度,这是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尺度和角度,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海医汇理事、含元资本董事长胡煜表示:“所有成功的医工转化最后要落到优秀的项目和企业上。”

每经记者 彭斐    每经编辑 梁枭    

得益于医疗消费需求的释放以及政策对医疗体系的引导,中国大健康市场规模正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医工融合”“医工转化”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破局的重要途径。

“ChatGPT、Sora的横空出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越是技术迭代的加速,越需要系统的开放,越需要生态的搭建。”4月10日上午,在由盈康一生·海医汇举办的大健康生态大会暨海医汇平台发布仪式上,海尔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副总裁,盈康一生董事长,海医汇理事长谭丽霞表示。

数字化或将大有可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当前大健康产业乘势而起,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猛的新引擎之一。

医工转化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和突破,生态共建共享是关键。4月10日,科学技术部原副部长、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院长张来武在分享中强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创新增长方式的发展,不仅是科技创新,还要生态创新。这个生态是要共享的,是一个具有分享意义的志同道合的联合体。”

在张来武看来,在医工转化上,要靠科技创新与生态创新驱动发展来解决问题。更要基于数字化,如果未来的医疗不跟BT/IT结合,不跟大模型、专业模型结合,就无法体现我们的优势。

当然,对医疗领域来说,数字化的一个系统性问题,这也包括血液、脑科等不同的研究门类。

“把整个机体数字化是典型的系统概念,按照这样的发展理念,机体是复杂的,任何人都不可能把一个人体都搞清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院长、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程涛认为,我们所有的器官、系统,可及性最大的系统就是血液,因为它是流动的,血液可以作为我们信息的储存器,健康的预警器,也是诸多新药研发的试验田。

在程涛看来,很多的技术路线是基于传统形态学的,如果转换成数字形式的话,实际上是另外的角度和维度,这是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尺度和角度,中国学者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医工转化项目落地很重要

不过,从医学科学知识的突破到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创新,再到成果落地临床应用,这条道路并非坦途。

医疗行业相关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总体起步迟,相关配套制度还未完善,无法应对周期长、环节多、投入高的医学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同时,重学术、轻应用的传统价值理念和评价导向等多方面因素,投入高、产出少、成果转化率低,造成了目前成果转化工作不受重视的情况。

这也从侧面说明,当前我国的医工转化虽取得一系列成果,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谭丽霞认为,要把我们所有的科学创新转化成车间能看到的产品,把产品转化成商业价值,整个过程需要行业所有相关方的合力。

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海医汇理事、含元资本董事长胡煜表示:“所有成功的医工转化最后要落到优秀的项目和企业上。”

“能不能真正把科技创新变成为产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大健康产业参与者共同努力的点。”在谭丽霞看来,如果真正实现这个目的,那么基础科研一定会加速,成果转化一定会加速,临床问题的解决一定会加速。要实现这个目的,生态共创和生态进化的能力就非常重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数字化 医工转化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