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以“新质”开新局 成都郫都如何破题?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4-02 20:33:35

近年来,郫都科创活力迸发,城市含“新”量持续上升,曾经传统的农业大县,已蝶变为以创新引领的都市化新区。

创新驱动发展强调的本质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增长方式,这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眼下,全国各地正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这种创新起主导作用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将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区域竞合的胜负手。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渐进式、持续性的长期过程,既难以一蹴而就,更无法一劳永逸。越是提早谋划、长远布局的城市,越能够在新发展阶段抢占先机。

位于成都市西北的郫都区,就是“早鸟”之一。早在2016年,郫都就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也是其中四川省唯一入选的区域示范基地。2021年,郫都正式确立了高质量打造“科创高地”的发展目标定位。近年来,郫都科创活力迸发,城市含“新”量持续上升,曾经传统的农业大县,已蝶变为以创新引领的都市化新区。

今年前两个月,郫都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预计完成39亿元。一季度收官在即,以“新质”开新局,郫都究竟“新”在哪儿?

科技创新之基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当前全国各大城市比拼城市竞争力的“主战场”之一。在去年底发布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中,包括成都在内,有近四分之一的城市都来自中国。

郫都区曾是成都传统农业大县,豆瓣之乡、蜀绣之乡、盆景之乡是这里的名片。2021年,郫都区首次提出建设“科创高地、锦绣郫都”的全新发展战略,开启了现代化郫都建设的新征程。

成都市郫都区科创新城

为什么要打造“科创高地”?在郫都看来,这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背景下,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黄金发展机遇期的主动求变、乘势而为。

为此,郫都创新提出打造“一新城四中心”,以此作为建设现代化郫都的路径支撑。其中,一新城指的就是科创新城。2022年2月,规划总面积约106平方公里的科创新城启动建设。新城以菁蓉镇为核心,联动成都现代工业港、新经济产业园、成都智算中心、成都国盾融合创新中心、菁蓉湖和望丛片区,是西部(成都)科学城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基地的重要承载地。

“目前,位于科创新城的清水河高新技术产业走廊成都科幻中心已经入选全市首批‘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科创新城的打造,应该说是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的目标是‘一年成基、两年成形、三年成势’。”郫都区发改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去年末,科创新城片区已落地建设7个产业项目,总投资约62亿元。同时,新城核心区布局城市功能、环境提升、交通联达、公服配套4类功能提升项目25个,总投资100.6亿元。

成都智算中心

在科创新城的辐射带动下,2023年郫都区创新动能持续提升,再度上榜“赛迪创新百强区”,全区有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549家,同比增长13.4%;新经济企业15743家,同比增长21.9%;“四上”企业研发投入11.06亿元,同比增长55.8%;累计培育市级以上孵化平台28个,建成市级技术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平台5个,其中蜂鸟智造获首批人工智能领域四川省智能硬件中试研发平台,并入选成都市十大技术转移机构。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2月,郫都区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2.1亿元,同比增长230%;全区新经济企业新增269家,一季度预计新增500家,新经济营收预计同比增长7%。郫都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取得开门红。

产业创新之力

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首项任务。

在郫都区科创兴城的顶层设计下,亦是加快产业创新的稳健步伐。

近日,在郫都区智慧科技园内,由东方电气集团投资约15亿元打造的东方氢能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这个中国首座中欧合作氢能产业园致力于打造氢能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大力构建燃料电池及制氢、储氢、加氢、氢能综合利用企业集群,建设成为西部首座含制氢加氢一体示范站的氢能高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建设中的东方氢能产业园

“按照目前进度,我们一季度内会完成一期项目1~4号楼的验收和投用,包含办公和配套用房以及生产厂房。二期项目将打造西部首条车用氢气瓶检测线和临氢材料检测中心,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建设。”东方氢能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该负责人看来,企业在郫都布局氢能产业,正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次实践。“在我们进行产业园前期选址过程中,就注意到郫都区早有蜀都客车、金星集团等涉及氢能产业的大型企业聚集,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另一方面,氢能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没有完全市场化,但郫都对它的发展和布局已是不遗余力,还专门打造了绿色氢能产业功能区,这是一步有魄力、有远见的‘先手棋’。”

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必由之路。郫都区在氢能产业上的加码,切中的其实是时代的痛点。据悉,去年郫都区绿色低碳产业规上工业营业收入增长8.3%、创建近零碳排放示范单位3个,绿色发展进步明显。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是一方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样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川菜之魂”郫县豆瓣是郫都区享誉全国的金字招牌,立足优势赛道,郫都聚力再创新。在中国川菜产业城,郫都抢先布局川味预制菜,并推动制定郫县豆瓣产品新标准,引导企业开发零添加豆瓣、豆瓣蘸粉等“郫县豆瓣+”新产品,拓展佐餐、即食等消费新场景。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方面,积极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园区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目前已引入阿里天天工厂、华为数字机器人等智能化方案供应商,支持企业实施智能制造改造,成功申报市级智能工厂2家、市级数字化车间3家。

中国川菜产业城企业推进智能化生产制造

除此之外,郫都也是全省首个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重要承载地,并基于首个国家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等高能级平台优势,加快发展网络视听、数字文创等产业。

目前,郫都区已初步形成以电子信息、川菜产业、绿色氢能、影视文创等为代表的现代产业体系,2023年,全区规上工业产值94.06亿元,同比增长12.88%。今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7%。

人才创新之本

颁发海外人才“荐才大使”聘书,赛事最高奖金2万元,获奖并签约落地郫都区的项目,另行给予配套奖励……近日,2024“蓉漂杯”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双招双引”郫都区邀请赛拉开帷幕。

“这次比赛我一直在关注。近几年郫都区各项人才活动、政策层出不穷,让我们‘打工人’感受到了重视和关怀。”来自山东的毕先生是一名“蓉漂”,来到郫都区某新材料企业工作已5年有余,这些年郫都人才发展环境的打造令他印象深刻。

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归根结底要靠创新人才。近年来,郫都区围绕区域内重点产业引聚人才,加快各类优质人才团队建设步伐。仅在2023年,郫都各类人才活动就吸引了上万名青年人才参加,落户全日制大专及以上学历青年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1978人。

人才的层次水平,决定了一个地区产业发展能级的上限。因此,郫都区还持续强化现代产业体系人才支撑。通过开展“双招双引”,目前全区高层次人才已达200余名,市级以上顶尖创新创业团队项目8个。

郫都区锻造高素质人才工作者队伍专题培训班

要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人才仅仅靠挖、靠引,显然尚未触及创新发展的底层逻辑。放眼国内外,所有称得上人才之城的城市,本身都一定具备自主培育人才的资源基础和实施能力。

郫都也不例外。这里汇聚电子科大、西南交大等大中专院校20所、常年在校大学生25万人,已建成省级以上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创新平台37个,布局建设电子科大等3个环高校经济圈,建成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和省市级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102个,实现产业化项目312个。

“我们还精心搭建人才政策体系。聚焦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引进培育青年人才、建立人才礼遇制度等12个方面,制定出台《建设西部有影响力的人才向往之城若干政策措施》,为发展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科幻等特色产业提供支撑。”郫都区人才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郫都将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环境,深入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为青年人才发展提供全链条成长体系。

3月19日,2023年末成都市常住人口主要数据公布。在全市20个行政区划中,郫都区常住人口高居第三。“目前郫都区人才总量已达28万人,在新公布的全区常住人口169.68万人中,占比达到16.5%。”该负责人表示,截至2022年底,郫都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已有约2.5万人。

新质生产力,其实也是新“智”生产力。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智力支撑,更是引领区域实现创新突破的动力源。承载着巨量的人才活力和潜能,郫都正在打开一扇充满机遇的未来之门。

文/张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创新 人才 成都市 成都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