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四川频道

每经网首页 > 四川频道 > 正文

党媒连连看丨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川苏皖三省代表委员强调要从“新”开始

川观新闻​ 2024-03-12 10:21:55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 寇敏芳 李强 朱文博

新华日报记者 张宣 杨易臻  周天琦 王子杰

安徽日报记者 吴量亮 罗广心

海报设计 周桐

今年全国两会上,“新质生产力”成为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期“党媒连连看”,四川日报全媒体创新方式,运用数字记者跨省联动新华日报和安徽日报的记者,邀请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仙辉,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进行共同探讨。

抢抓“新”机遇,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

今年初,随着大模型Sora的爆火,人工智能被更多人熟知,不少地方将人工智能视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并将其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和阵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主任陈仙辉 安徽日报供图

“新质生产力的最大特点是创新,创新在其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摆脱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 陈仙辉说,相比“互联网+”的巨大作用,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质生产力,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推动作用和影响,更是不可限量的。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兼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周志华 新华日报供图

江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周志华在调研中发现,江苏不少科技型企业正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新技术,把握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机遇,在智能制造领域开拓新市场。

“人工智能赋能推进的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的一种典型代表。” 周志华说,想要让人工智能在工业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一方面需要在算法、算力、数据这三方面更好地形成合力;另一方面,需要把工业领域的成熟经验知识和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去年,他和团队原创了“学件”这一全新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发展路径,将系统解决机器学习的复用难题。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厅长翟刚 李强 摄

今年,四川也将人工智能定位为“1号创新工程”,将从组织重大科技专项、支持创新团队、布局创新平台、打造应用场景、科技金融服务等方面超常规推进,以科技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翟刚介绍,今年四川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瞄准六大优势产业重点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中试熟化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创新平台,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把握“新”优势,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

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是引领。周志华认为,江苏作为经济大省、部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第一高地”、创新资源集聚的科教强省,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基础。今后,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自立自强上走在前”“在科技创新上率先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指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促进江苏新质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相匹配的人才体系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应把大力发展交叉学科、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去认识。”陈仙辉认为,现代学科发展越来越深入、越来越细分,但现在很多像光刻机之类的高科技产品,就是由很多不同学科技术联合交叉探索的成果。因此,应进一步打破现有高校、研究机构的不同学科、院系的壁垒,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不仅要为自主培养和引进的各类人才提供良好的物质和生活条件,更要为他们创造更多成长平台和发展机会,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真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对四川来说,传统产业体量大、占比高,尤其在六大优势产业中,有七成为传统产业。统筹“新”与“老”,四川提出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前瞻布局和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富有四川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翟刚表示,四川将统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专项行动计划,高标准推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攻关任务,聚力支持几十个具有战略性、带动性、成长性和比较优势的标志性产品,打造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编辑:蒋华

校对:罗玉龙 曾沧海

责编:唐伟荐 任鸿

审核:叶建平

来源:川观新闻

 

责编 赵桥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