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汽车早参丨大众小鹏合作深化;长安辟谣“收购高合”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3-01 08:04:12

每经记者 董天意    实习生 陈一豪    每经编辑 裴健如

丨 2024年3月1日 星期五 丨

NO.1 大众与小鹏合作深化

2月29日,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宣布,双方签署了技术合作联合开发协议,双方将联合开发两款面向中国市场的B级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已确定将于2026年上市,其中首款车型为SUV。作为联合开发协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还就车型及平台的共用零部件订立联合采购计划,旨在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

点评:大众集团与小鹏汽车的技术合作,标志着跨国汽车巨头与中国新兴电动车企业的深度融合,预示着对中国市场纯电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大推进。2026年的两款B级车型上市,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同时展现合作双方在降低成本和技术创新上的共同努力。

NO.2 长安汽车辟谣“收购高合”

2月29日,长安汽车在互动平台表示,近日,长安汽车关注到有关“长安汽车收购高合51%股份”“长安将接手高合汽车”等网络信息,以上信息均为不实报道。2月27日,高合汽车创始人、首席执行官丁磊到访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与长安汽车管理团队就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合作、资本运作等方面进行交流,本次高合汽车到访长安汽车属于正常的行业交流和商务接洽。

点评:长安汽车澄清关于收购高合汽车的不实报道,揭露了部分网络信息的不可靠性。此次双方的交流聚焦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技术合作,说明行业内的企业正寻求合作以加速技术发展和市场扩张。此事件也提醒公众在未经确认前,应对网络信息持谨慎态度。

NO.3 小米辟谣网传相关“调研”信息

2月29日,一份北京市领导调研小米汽车工厂的文件传出。这份文件透露了小米造车的近况,“经开区小米汽车工厂,2024年3月实现首车上市,4月交付,预计一季度整车产量约为2000辆,产值4亿元”。对此,小米公司发言人在其微博上澄清称,经详细询查,该信息完全失实,并不存在所谓相关“调研”及所谓关于产量产值的预估。

点评:网传的小米造车近况,体现出外界对小米造车进展的关注。而小米方面的辟谣,则显示出企业的谨慎态度。

NO.4 高合称提供员工快速离职通道

日前,高合汽车在内部发布员工公告称,考虑到短期资金紧张和重组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将为在停工停产期间想要离职的员工提供协商快签渠道,解除劳动合同。公告内容显示,高合汽车将为3月1日前签署了协议的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代通知金和未结薪资,即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时,向劳动者提供的法定“N+1”赔偿。不过,这笔补偿金无法立即发放给员工。公告称,结合高合汽车目前的资金状况,补偿金将在今年9月至12月期间,以每月25%的支付比例补偿到位。

点评:高合汽车的内部公告揭示了企业面临的资金挑战及其对员工权益的处理方式。在经济补偿方案上展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尽管补偿金的延期支付反映了公司资金紧张的程度。这一决策对于希望离职员工是双刃剑,既提供了一个退出的渠道,同时也测试了员工对公司未来的信心与耐心。

NO.5 极星获近10亿美元外部融资

近日,极星宣布,公司已获得9.5亿美元外部融资,将有助于极星加强未来商业布局,推动业务战略落地,实现2025年发展目标。对此,吉利控股集团CEO、极星董事会成员李东辉表示,作为极星的战略合作伙伴和重要股东,吉利控股将继续为该品牌提供全面的运营和财务支持。“我们将长期持有极星的股份,并适时参与极星未来的融资计划。”李东辉称。

点评:极星获得9.5亿美元的外部融资,这不仅显示了市场和投资者对于其品牌与未来发展潜力的认可,还体现了吉利控股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坚定支持。李东辉的声明强调了吉利控股对极星长期发展的承诺,这将进一步加速极星的商业布局和战略实施,为实现2025年的发展目标铺平道路。此举对提升极星品牌的全球竞争力将起到关键作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