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每经专访张礼卿:现在不仅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更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26 21:57:53

日前,由朱民、张礼卿主编的《变局与应对:全球经济金融趋势与中国未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会后,张礼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要权衡好“短期应对”和“长期负担”。决策时需要考虑长期负担,要有长期主义观点,但也要考虑眼前的处境。不过,短期应对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每经记者 张宏    每经编辑 马子卿    

1月24日,由朱民、张礼卿主编的《变局与应对:全球经济金融趋势与中国未来》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发布。来自“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的十余位高层专家学者,立足全球经济治理宏观视角,探讨走向“滞胀”的全球经济、碎片化的国际金融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全球贸易和能源格局演变等17个重大专题领域。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宏 摄

在新书发布会上,中央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全球经济治理50人论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礼卿围绕人民币国际化等议题发表主旨演讲。

会后,张礼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时表示,扩大金融开放,对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是有益的。受到“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小院高墙”影响的企业应该加紧走出去

扩大金融开放,对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和降低融资成本是有益的

NBD:在建设开放金融市场的同时,有哪些“漏洞”需要注意和防范?

张礼卿:进一步扩大金融开放,允许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对于企业分散经营风险,降低融资成本是有益的。在开放环境下,企业可以自主决定是留在国内还是走出去。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创造良好的投资营商环境,要相信企业有能力客观地做出投资决定。

从维持宏观经济金融稳定角度来讲,开放之后监管部门需要加强风险防控。“门”打开的同时,面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可以通过妥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外汇市场干预和宏观审慎管理等政策工具进行应对。

当然,只要决定开放,就要准备面对风险,因为风险是很难彻底消除的。监管能做的,是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完全没有风险的改革是不存在的。如果任何风险都不愿或不能承受,那将一事无成。

NBD:在您看来,目前“出海”对于哪些企业来说机遇更大?

张礼卿: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调整正在倒逼中国企业走出去。受“友岸外包”“近岸外包”“小院高墙”影响明显的企业应该加紧走出去。

我们看到,不少受经济制裁影响较大的企业,已经走向东南亚等地区。这是“去风险”的行为,是理性的选择。如果不走出去,这些企业将面临失去市场等风险。

要权衡好“短期应对”和“长期负担”,及时调整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NBD:刚刚的演讲中您提到,我们目前不仅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刺激,更需要加快结构性改革。如果没有成功的结构性改革,这些刺激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长期的负担。那么,您认为“短期应对”和避免“长期负担”,何者更重要?

张礼卿:要权衡好“短期应对”和“长期负担”。一般说来,决策时需要考虑长期负担,要有长期主义观点。有时候,确实也要考虑眼前的处境,甚至采取一些相对极端的政策应对。不过,这种短期应对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进行调整。

NBD:在讨论提振经济的议题时,一些观点提到“大水漫灌”。您认为“大水漫灌”长远来看会带来什么负担?

张礼卿:主要是债务。一些国家在经济增长低迷时,往往选择扩大债务规模。他们引用了凯恩斯的话——“从长远看,我们都已死去”,以此来说明不考虑长远问题,要解决眼前的问题。

在增长和稳定面临严重挑战的时候,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扩张社会信用,具有合理性。但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一是要确保债务资源的合理有效使用,这是未来债务偿还的关键。二是在情况有所缓解时,要及时将政策重点转向国家财政和整个社会信用规模的可持续性。及时调整货币政策非常重要。


NBD: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CPI和PPI有所下降,您认为这种情况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应该如何应对?

张礼卿: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除个别月份外,CPI一直处于负值区间,PPI也处在负值区域。通货紧缩会显著影响消费和投资预期,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致命的不利影响。

由于商品和资产的价格持续下跌,消费者会推迟商品购买,企业会推迟原材料采购甚至整个项目的开工,金融投资者也会选择观望等待。另外,通货紧缩也将导致实际利率上升,从而加大企业的融资成本。一旦通货紧缩最终形成基本态势,那么,消费和投资更加不可能获得提升,内需扩大也将变得更加困难。

当前的市场信心不足和预期转弱,不只是因为生产过剩和订单缺乏,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性和结构性的。一方面,应加大财政政策的刺激力度,实施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恢复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政策环境。另一方面,应加快结构性改革,通过不断完善法制和投资营商环境,特别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产权和权益保护,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以便有效恢复企业的投资信心,促进投资预期转强。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41N1223560959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企业 经济 政策 经济政策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