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公司研报

每经网首页 > 公司研报 > 正文

无锡振华:全年业绩提升显著,新能源与出口驱动成长(方正证券研报)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19 22:18:38

每经AI快讯,2024年1月19日,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点评无锡振华(605319)。

事件:1月18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至2.95亿,同比+221.33%至264.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0亿至2.85亿,同比+230.66%至292.65%。

新能源客户与出口增长,规模效应带来毛利率提升:公司已进入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长城汽车等国内知名主机厂供应商体系,并与特斯拉、理想、东风岚图等新能源主机厂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023年,特斯拉国内销量达到94.77万台,同比+33.3%,理想汽车销量达到37.60万台,同比+182.3%。出口方面,2023年上汽集团实现出口销售109.9万台,同比+21.3%。下游客户高增速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毛利率提升带动公司利润增长。

收购无锡开祥,贡献业绩增量: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无锡开祥100%股权的过户工作,无锡开祥纳入公司2023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2023年上半年,无锡开祥实现净利润3283.73万元,为公司当期业绩带来增量。同时,无锡开祥与公司签订盈利补偿协议,承诺在2023年至2025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9万元、8163万元、8330万元,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可转债扩建生产线,保障零部件产能供应:2023年12月,公司发布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预案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其中,郑州振华君润扩建厂区工程项目新建汽车车身零部件焊接生产线,新增年配套30万台套汽车焊接零部件产能,上海临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期)新建自动化冲压及焊接生产线,新增年40万台套汽车焊接零部件和2,000万件汽车冲压零部件产能,新增产能为公司未来零部件供应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21.80、29.05、35.75亿元,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73、3.65、4.5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07、15.76、12.58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来源:慧博投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曾健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AI快讯,2024年1月19日,方正证券发布研报点评无锡振华(605319)。 事件:1月18日,公司发布业绩预增公告,预计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60亿至2.95亿,同比+221.33%至264.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40亿至2.85亿,同比+230.66%至292.65%。 新能源客户与出口增长,规模效应带来毛利率提升:公司已进入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大通、长城汽车等国内知名主机厂供应商体系,并与特斯拉、理想、东风岚图等新能源主机厂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2023年,特斯拉国内销量达到94.77万台,同比+33.3%,理想汽车销量达到37.60万台,同比+182.3%。出口方面,2023年上汽集团实现出口销售109.9万台,同比+21.3%。下游客户高增速叠加原材料价格下降,毛利率提升带动公司利润增长。 收购无锡开祥,贡献业绩增量:公司于2023年2月完成无锡开祥100%股权的过户工作,无锡开祥纳入公司2023年度的合并财务报表范围。2023年上半年,无锡开祥实现净利润3283.73万元,为公司当期业绩带来增量。同时,无锡开祥与公司签订盈利补偿协议,承诺在2023年至2025年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819万元、8163万元、8330万元,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保障。 可转债扩建生产线,保障零部件产能供应:2023年12月,公司发布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债预案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亿元。其中,郑州振华君润扩建厂区工程项目新建汽车车身零部件焊接生产线,新增年配套30万台套汽车焊接零部件产能,上海临港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二期)新建自动化冲压及焊接生产线,新增年40万台套汽车焊接零部件和2,000万件汽车冲压零部件产能,新增产能为公司未来零部件供应提供保障。 盈利预测:预计2023-2025年公司实现营收21.80、29.05、35.75亿元,2023-2025年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73、3.65、4.5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1.07、15.76、12.58倍,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能源车渗透率增长不及预期;产能建设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 (来源:慧博投研)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编辑 曾健辉)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