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2024年外贸将率先解冻回暖,预计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还将进一步缩短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1-19 15:35:09

◎魏建国认为,2024年外贸进出口将率先解冻回暖,进出口贸易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双双实现正增长,无论外贸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在今年都将超过2023年。

◎魏建国预计,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在2024年有望进一步缩短,开放度和透明度会越来越高。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每经编辑 陈旭    

118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4年会”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围绕论坛主题,来自各领域的权威专家聚焦宏观经济议题,解读新鲜出炉的2023年经济数据,为中国经济发展把脉建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有益建议。

魏建国:今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进一步缩短

1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5.2%。对此,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活动现场表示,这是经历风雨洗礼以后沉甸甸的收获。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商业机构都先后调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并一致认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而中国外贸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说明我国政府所坚持的稳外资、稳外贸的政策叠加效应已经呈现。

 

魏建国认为,外贸的拐点已经出现,2024年外贸进出口将率先解冻回暖,进出口贸易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双双实现正增长,无论外贸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在今年都将超过2023年。

魏建国2024年市场体系和自贸区的发展作出了预测,他认为,2024年会有更多城市形成大码头,增进中国在全球资源配置的水平。同时,在尽快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方面,2024年有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在2024年会有更好的结合。此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进一步缩短,开放度和透明度会越来越高。“我相信自贸区、自贸港所实施的对照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对接方面也将有实质性的进展。”

杨伟民:当前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态势要采取放的方针

在活动现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对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是党的二十大以及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课题。

杨伟民作主旨演讲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什么是宏观经济治理,杨伟民认为,就是政府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通过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区域政策、市场监管、就业和收入分配政策等,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实行引导、调节和管理。

宏观经济治理的主体是政府,这里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也就是市场与政府关系意义上的政府,治理的对象就是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行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杨伟民进一步对如何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提出了建议: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各项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制来进行规范,并辅之以经济政策引导市场的资源配置。就当前而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采取放的方针,要充分相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亲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市场能解决的就要交给市场。

第二,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坚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宏观经济治理中要把握好各项目标、各项政策、各项手段之间的平衡,要把握好治理的时机、力度、效果,防止用力不均,方向相扭,顾此失彼、合成谬误、下猛药或者强刺激。

第四,坚持政策取向一致性,宏观经济治理的政策是多样化的,但各项政策必须保持一致性,增强协同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第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尽可能减少指标,不应通过设置指标的名义干预市场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同时明确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它只是一种引导,不是约束。

封面图片来源:新华社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1月18日,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24年会”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活动现场注意到,围绕论坛主题,来自各领域的权威专家聚焦宏观经济议题,解读新鲜出炉的2023年经济数据,为中国经济发展把脉建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出有益建议。 魏建国:今年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进一步缩短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经济2023年增长5.2%。对此,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活动现场表示,这是经历风雨洗礼以后沉甸甸的收获。近期多个国际组织和商业机构都先后调高了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并一致认为中国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而中国外贸在2023年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说明我国政府所坚持的稳外资、稳外贸的政策叠加效应已经呈现。 魏建国认为,外贸的拐点已经出现,2024年外贸进出口将率先解冻回暖,进出口贸易有望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双双实现正增长,无论外贸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在今年都将超过2023年。 魏建国对2024年市场体系和自贸区的发展作出了预测,他认为,2024年会有更多城市形成“大码头”,增进中国在全球资源配置的水平。同时,在尽快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市场体系方面,2024年有望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为的政府和有效的市场在2024年会有更好的结合。此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有望进一步缩短,开放度和透明度会越来越高。“我相信自贸区、自贸港所实施的对照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对接方面也将有实质性的进展。” 杨伟民:当前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态势要采取放的方针 在活动现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杨伟民对完善宏观经济治理进行了主旨演讲。他表示,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是党的二十大以及近年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课题。 杨伟民作主旨演讲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什么是宏观经济治理,杨伟民认为,就是政府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手段,通过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区域政策、市场监管、就业和收入分配政策等,对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实行引导、调节和管理。 “宏观经济治理的主体是政府,这里的政府是广义的政府,也就是市场与政府关系意义上的政府,治理的对象就是宏观经济运行和发展、行业发展、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行为、消费者的消费行为等。”杨伟民进一步对如何完善宏观经济治理提出了建议: 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各项目标任务,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主要是通过法制来进行规范,并辅之以经济政策引导市场的资源配置。就当前而言,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要采取放的方针,要充分相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亲手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能够解决很多问题的,市场能解决的就要交给市场。 第二,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其中之一就是坚持推动经济发展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保护产权和知识产权,恪守契约精神,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第三,坚持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宏观经济治理中要把握好各项目标、各项政策、各项手段之间的平衡,要把握好治理的时机、力度、效果,防止用力不均,方向相扭,顾此失彼、合成谬误、下猛药或者强刺激。 第四,坚持政策取向一致性,宏观经济治理的政策是多样化的,但各项政策必须保持一致性,增强协同性。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第五,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尽可能减少指标,不应通过设置指标的名义干预市场和市场主体的行为,同时明确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它只是一种引导,不是约束。
贸易 出口 经济发展 宏观经济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